【題目】(1)肼(N2H4)又稱聯(lián)氨,廣泛用于火箭推進劑、有機合成及燃料電池,NO2的二聚體N2O4則是火箭中常用氧化劑。肼燃料電池原理如圖所示,通入氧氣的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 L密閉容器中,800 ℃時反應2NO(g)+O2(g) 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表:
時間/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①到達平衡時NO的轉化率為_________。
②用O2表示從0~2 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下圖所示,表示NO2變化曲線的是________。
④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v(NO2)=2v(O2)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v逆(NO)=2v正(O2) D.容器內的密度保持不變
【答案】O2+4e-+2H2O=4OH-65%1.5×10-3 mol·L-1·s-1bBC
【解析】
(1)原電池中負極發(fā)生失去電子的氧化反應,正極發(fā)生得到電子的,因此通入N2H4的電極是負極,通入氧氣的電極是正極,電解質溶液顯堿性,則正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O2+4e-+2H2O=4OH-。
(2)①到達平衡時剩余NO 0.007mol,消耗NO是0.020mol-0.007mol=0.013mol,所以NO的轉化率為0.013mol/0.020mol×100%=65%。
②從0~2 s內消耗NO是0.020mol-0.008mol=0.012mol,所以根據方程式可知消耗氧氣是0.006mol,濃度是0.006mol÷2L=0.003mol/L,則用O2表示從0~2 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0.003mol÷2s=1.5×10-3 mol·L-1·s-1。
③NO2是生成物,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平衡時生成NO2是0.013mol,濃度是0.013mol÷2L=0.0065mol/L,所以表示NO2變化曲線的是b。
④A.v(NO2)=2v(O2)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則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A錯誤;
B.正反應體積減小,則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正確;
C.v逆(NO)=2v正(O2)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正確;
D.密度是混合氣的質量和容器容積的比值,在反應過程中質量和容積始終是不變的,因此容器內的密度保持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D錯誤。
答案選BC。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制硫酸的主要反應之一為2SO2(g)+O2(g)2SO3(g),反應過程中能量的變化如圖所示。
(1)由圖可知該反應的正反應為_____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升高溫度,平衡向_________(填“正反應”或“逆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速率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逆反應速率_____________。
(3)向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后,圖中E1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E3___________。
(4)已知:2H2S(g)+O2(g)=2S(s)+2H2O(g) △H=-442.4 kJ·mol-1;
S(s)+O2(g)=SO2(g) △H=-297.0 kJ mol-1。
則H2S(g)與O2(g)反應產生SO2(g)和H2O(g)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當此反應轉移3 mol電子時,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硫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還含有少量Al2O3、 MgO、SiO2等雜質)制備鐵紅工藝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還原焙燒后,Fe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
(2)“酸浸”實驗中,需加入絮凝劑沉淀雜質。絮凝劑用量和過濾時間對鐵紅成份的影響如下表所示。由表可知,所采用的最佳實驗條件為__________。
絮凝劑用量/×10-6t | 過濾時間min | Fe2O3含量% | SiO2含量% |
40 | 5 | 96.5 | 0.12 |
50 | 10 | 97.9 | 0.10 |
60 | 20 | 98.3 | 0.07 |
100 | 40 | 99.4 | 0.01 |
150 | 150 | 99.5 | 0.008 |
(3)若“合成”中c(Mg2+)=0.01mol/L,加入NH4HCO3(設溶液體積增加1倍),當Fe2+恰好沉淀完全時,溶液中c(Fe2+)=1.0×10-5mol/L,此時是否有MgCO3沉淀生成?_______(列式計算)。FeCO3、MgCO3的Ksp分別為3.2×10-11、3.0×10-8。
(4)“合成”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5)“合成”過程中溫度對亞鐵離子轉化率的影響如下圖,分析選擇反應溫度為40℃的原因是________。
(6)“煅燒”中由FeCO3制備Fe 2O3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7)本流程中,鋁元素是以________(填化學式)span>形式被除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 0.3 mol A、0.1 mol C 和一定量的 B 三種氣體, 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 3A(g) B(g)+2C(g),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t0~t1 階段的 c(B)變化未畫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若 t1=15 s,則用 A 的濃度變化表示 t0~t1階段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0.004 mol·L-1·s-1
B. t1時該反應達到平衡, A 的轉化率為 60%
C. 該容器的容積為2 L,B的起始的物質的量為 0.02 mol
D. t0~t1 階段, 此過程中容器與外界的熱交換總量為 a kJ,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3A(g)B(g)+2C(g) ΔH=-50a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海帶中含有碘元素。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流程,通過實驗證明海帶中存在碘元素,并從海帶中提取出碘單質。
根據實驗流程回答下列各題:
(1)步驟①中灼燒所用到硅酸鹽材質的儀器,除酒精燈外還有______。
(2)步驟③的操作名稱為______。
(3)經過步驟③以后,所得濾液中主要含有可溶性的無機鹽:氯化鈉、硫酸鈉、碘化鈉等。為了將I-變?yōu)榈鈫钨|,可加入經硫酸酸化的雙氧水氧化,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檢驗步驟④是否成功的方法是______。
(4)步驟⑤操作名稱是______。
(5)為了進一步制得純凈的碘單質,可以通過步驟⑥實現,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已知實驗中得到的粗碘為碘的CCl4溶液,CCl4的沸點76.8℃、I2的沸點184.4℃。
①指出圖中錯誤的地方并改正______。
②錐形瓶中先收集到的物質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取乙烯的反應原理為:CH3CH2OHCH2=CH2↑+H2O,選用下圖A進行反應。但常因溫度過高而使乙醇和濃硫酸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設計下列實驗以確認上述混合氣體中存在乙烯和二氧化硫,試回答下列問題。
(1)將下列所給的試劑中選出所必需的試劑,按氣流方向從左到右依次是:______(可重復,填字母)。
A.品紅溶液 B.NaOH溶液 C.濃H2SO4 D.溴水
(2)能說明二氧化硫氣體存在的現象是______。
(3)使用裝置Ⅲ的目的是______。
(4)確定含有乙烯的現象是______。
(5)寫出IV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