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一定溫度下將3mol CO2和2mol H2混合于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
CO2(g)+H2(g)═CO(g)+H2O(g)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K= .
(2)已知在7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1=0.6,則該溫度下反應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數K2= , 反應 CO2(g)+ H2(g) CO(g)+ H2O(g)的平衡常數K3= .
(3)已知在1 0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4為1.0,則該反應為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4)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是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c(CO2)=c(CO)
C.生成a mol CO2的同時消耗a mol H2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5)在1 000℃下,某時刻CO2的物質的量為2.0mol,則此時v(正)v(逆)(填“>”、
“=”或“<”).該溫度下反應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為 .
【答案】
(1)
(2)1.67;0.77
(3)吸熱
(4)C
(5)>;40%
【解析】解:(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K= ,所以答案是: ;(2)反應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數K2= = = =1.67;反應 CO2(g)+ H2(g) CO(g)+ H2O(g)的平衡常數K3= = =0.77,
所以答案是:1.67;0.77;(3)在1 0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4為1.0,升高溫度平衡常數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說明正反應是吸熱反應,所以答案是:吸熱;(4)A.該反應前后氣體的計量數之和不變,則無論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容器中壓強始終不變,則不能根據壓強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錯誤;
B.c(CO2)=c(CO),該反應可能達到平衡狀態(tài),也可能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與反應物濃度及轉化率有關,所以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錯誤;
C.生成a mol CO2的同時消耗a mol H2 , 說明同一物質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正確;
D.混合氣體的質量不變、物質的量不變,所以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始終不變,不能據此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錯誤;故選C;
5)
CO2(g)+ | H2(g) | ═ | CO(g)+ | H2O(g) | |
起始 | 1.5 | 1 | 0 | 0 | |
反應 | 0.5 | 0.5 | 0.5 | 0.5 | |
平衡 | 1 | 0.5 | 0.5 | 0.5 |
濃度商= =0.5<1,則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所以v(正)>v(逆);
3mol CO2和2mol H2混合于2L的密閉容器中,則二氧化碳和氫氣的起始濃度分別為1.5mol/L、1mol/L,在1 000℃下,某時刻CO2的物質的量為2.0mol,某時刻二氧化碳的濃度是1mol/L,
設該溫度下達到平衡時,反應的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濃度為x
CO2(g)+ | H2(g) | ═ | CO(g)+ | H2O(g) | |
起始 | 1.5 | 1 | 0 | 0 | |
反應 | x | x | x | x | |
平衡 | 1.5﹣x | 1﹣x | x | x |
,x=0.6
二氧化碳的轉化率= =40%,
所以答案是:>;40%.
【考點精析】認真審題,首先需要了解化學平衡常數的含義(指在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里,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不變的狀態(tài)),還要掌握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狀態(tài)判斷:①v(B耗)=v(B生)②v(C耗):v(D生)=x : y③c(C)、C%、n(C)%等不變④若A、B、C、D為氣體,且m+n≠x+y,壓強恒定⑤體系顏色不變⑥單位時間內某物質內化學鍵的斷裂量等于形成量⑦體系平均式量恒定(m+n ≠ x+y)等)的相關知識才是答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離子在常溫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0的無色溶液中:Cl﹣、Na+、SO 、Fe2+
B.在 ?=1012的溶液中:NH 、NO 、K+、Cl﹣
C.加入鋁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 、NO 、Cl﹣
D.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Al3+、SCN﹣、B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密閉容器中,用等物質的量的A和B發(fā)生如下反應:A(g)+2B(g)2C(g),反應達平衡時,若混合氣體中A和B的物質的量之和與C的物質的量相等,則這時A的轉化率為( )
A.40%
B.50%
C.60%
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更簡便地制取干燥的NH3 , 適合的方法是( )
A.NH4Cl與濃H2SO4混合共熱,生成的氣體用堿石灰進行干燥
B.N2+3H2 2NH3 , 用燒堿進行干燥
C.加熱濃氨水,氣體用堿石灰干燥
D.加熱NH4HCO3 , 氣體用P2O5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四種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數依次增大,請結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W | X | Y | Z | |
結構或性質 |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其氣態(tài)氫化物反應得到離子化合物 | 焰色反應呈黃色 | 在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中,離子半徑最小 | 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之和為零 |
(1)Z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族.
(2)上述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有一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均能與其他三種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該元素是(填元素符號).
(3)①下列可作為比較X和Y金屬性強弱的依據是(填序號).a.自然界中的含量
b.相應氯化物水溶液的pH
c.單質與水反應的難易程度
d.單質與酸反應時失去的電子數
②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解釋X的金屬性強于Y的原因: .
(4)W的一種氫化物HW3可用于有機合成,其酸性與醋酸相似.體積和濃度均相等的HW3與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溶液混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混合后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5)Y單質和Mg組成的混合物是一種焰火原料,某興趣小組設計如下所示的實驗方案,測定混合物中Y的質量分數.
能確定混合物中Y的質量分數的數據有(填序號).
a.m、n b.m、y c.n、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的主要成分對應正確的是
A | B | C | D | |
物質 | 加碘食鹽 | 漂粉精 | 食用純堿 | 鋁熱劑 |
主要成分 | NaCl I2 | CaCl2 Ca(ClO)2 | NaHCO3 | Al2O3 Fe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視為一個國家工業(yè)發(fā)展水平的一種標志.目前的重要生產方法是“接觸法”,有關接觸氧化反應2SO2+O2 2SO3 , 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故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氣不可能全部轉化為三氧化硫
B.達到平衡后,反應就停止了,故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均為零
C.一定條件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 , 則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平衡的過程中,正反應速率不斷減小,逆反應速率不斷增大,某一時刻,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D.在利用上述反應生產三氧化硫時,要同時考慮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和化學反應速率兩方面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乙硼烷(B2H6)堿性燃料電池是一種新型電池,具有能量轉化效率高、無污染等優(yōu)點,其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O2+4e﹣+2H2O═4OH﹣
B.電池工作時,Na+通過陽離子交換膜向右移動
C.轉移6mol電子理論上消耗乙硼烷的質量為14g
D.消耗1mol B2H6時負極參與反應的n(OH﹣)為1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