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H2O2是一種綠色試劑,在化學工業(yè)中用于生產過氧乙酸、亞氯酸鈉等的原料,醫(yī)藥工業(yè)用作殺菌劑、消毒劑。某化學小組為探究H2O2的性質做了如下實驗:
(1) 下表是該小組研究影響過氧化氫(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時采集的一組數(shù)據(jù)。
研究小組在設計方案時,考慮了濃度、____、____因素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
(2) 另一研究小組擬在同濃度 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濃度對H2O2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限選試劑與儀器:30% H2O2、0.1 mol·L-1FeCl3、蒸餾水、錐形瓶、雙孔塞、水槽、膠管、玻璃導管、量筒、秒表、恒溫水浴槽、注射器。設計實驗裝置,完成圖1方框內的裝置示意圖(要求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能直接體現(xiàn)反應速率大小)。________
圖1 圖2
(3) 對于H2O2分解反應,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為比較Fe3+和 Cu2+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研究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①可通過觀察________,比較得出結論。
②有同學提出將0.1 mol·L-1FeCl3溶液改為0.05 mol·L-1Fe2(SO4)3更為合理,其理由是___。
(4) 已知 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H2O、Fe3+和 Cl-三種微粒,甲同學又做了兩種猜想。
猜想 1: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 Fe3+。
猜想 2: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____。
完成表格驗證猜想:
所需試劑 | 操作及現(xiàn)象 | 結論 |
_______ | _________ | Cl-對H2O2分解無催化作用 |
【答案】 溫度 催化劑 反應產生氣泡快慢 消除陰離子不同對實驗的干擾 Cl- H2O2,鹽酸 向盛有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鹽酸,然后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木條不復燃
【解析】(1)過氧化氫在常溫下很難分解得到氧氣,其分解速度受濃度、溫度、催化劑等因素的影響,設計實驗方案來驗證時,控制變量以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2)利用排水量氣法收集一定體積的氧氣,用盛滿水的量筒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并用導管與圖1連接;(3)①根據(jù)反應生成氣體的快慢分析;②根據(j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有可能是氯離子起的作用,改為Fe2(SO4)3使陰離子相同,更為合理;(4)由于雙氧水溶液中有水,排除水作催化劑,根據(jù)猜想1可知猜想2應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l-;為驗證猜想2可向盛有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HCl,然后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木條不復燃,得出結論.
(1)根據(jù)表中給出的數(shù)據(jù),無催化劑不加熱的情況下,不同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都是幾乎不反應,在無催化劑加熱的情況下,不同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都分解,說明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與溫度有關,但是得到相同氣體的時間不同,濃度越大,反應的速度越快,說明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與濃度有關;比較同一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如30%時,在無催化劑加熱的時候,需要時間是360s,有催化劑加熱的條件下,需要時間是10s,說明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與溫度、催化劑有關。(2)利用排水量氣法收集一定體積的氧氣,用盛滿水的量筒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并用導管與圖1連接,裝置圖為:;(3)①該反應中產生氣體,而且反應放熱,所以可根據(jù)反應產生氣泡快慢來判斷;②H2O2催化作用有可能是氯離子起的作用,改為Fe2(SO4)3使陰離子相同,這樣可以消除陰離子不同對實驗的干擾,更為合理。(4)由于雙氧水溶液中有水,則可排除水作催化劑,根據(jù)猜想1可知猜想2應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Cl-;為驗證猜想2可向盛有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HCl,然后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木條不復燃,得出結論:Cl-對H2O2分解無催化作用;所需試劑:雙氧水,鹽酸,操作及現(xiàn)象:向盛有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HCl,然后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木條不復燃。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研究生鐵(含碳)與濃硫酸的反應情況及產物的性質,設計如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的名稱______________;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及尾氣處理裝置未畫出)。實驗過程中,裝置B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裝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該沉淀是____(填化學式)。
(2)裝置A中還會產生CO2氣體,請寫出產生C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驗證裝置A中產生的氣體中含有CO2,應先從下列①~④中選出必要的裝置(最簡單)連接A裝置中c處管口,從左到右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然后再進行的操作是從a處多次鼓入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堿石灰① 品紅溶液② 高錳酸鉀溶液③ 澄清石灰水④
(4)某同學通過驗證實驗后期裝置A中產生的氣體中還含有H2,理由是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系統(tǒng)命名法命名有機物 主鏈碳原子數(shù)均為7個
B.某烴的分子式為C10H14 , 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分子結構中只有一個烷基,符合條件的烴有4種
C.碳原子數(shù)小于或等于8的單烯烴中,與HBr加成產物只有一種結構,符合條件的單烯烴有6種
D.經測定C3H7OH和C6H12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質量分數(shù)為8%,則此混合物中碳的質量分數(shù)是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分子或離子中,能提供孤對電子與某些金屬離子形成配位鍵的是( )
①H2O ②NH3 ③Cl- ④CN- ⑤CO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Ⅰ.消除汽車尾氣中的NO、CO,有利于減少PM2.5的排放。已知如下信息:
b.①N2(g)+O2(g)===2NO(g) ΔH1
②2CO(g)+O2(g)===2CO2(g) ΔH2=-565 kJ·mol-1
(1)ΔH1=________。
(2)在催化劑作用下NO和CO轉化為無毒氣體,寫出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Ⅱ. SO2、CO、NOx是對環(huán)境影響較大的氣體,對它們的合理控制和治理是優(yōu)化我們生存環(huán)境的有效途徑。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25℃、101 kPa時:
①2SO2(g)+O2(g)2SO3(g) ΔH1=-197 kJ·mol-1
②H2O(g)===H2O(l) ΔH2=-44 kJ·mol-1
③2SO2(g)+O2(g)+2H2O(g)===2H2SO4(l) ΔH3=-545 kJ·mol-1
則SO3(g)與H2O(l)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應2H2(g)+O2(g)===2H2O(g)
ΔH=-241.8 kJ·mol-1,根據(jù)下表數(shù)據(jù)求x=_______kJ·mol-1。
化學鍵 | H—H | O=O | O—H |
斷開1 mol化學 鍵所需的能量/kJ | 436 | x | 46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變化不屬化學科學研究的范疇的是( )
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
B.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
C.原子彈發(fā)生劇烈爆炸
D.生產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Ⅰ:一組同學按下圖裝置(固定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
(1) 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2) 實驗過程中,能證明濃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強于氫元素的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
(3) 為說明濃硫酸中的水是否影響B(tài)裝置現(xiàn)象的判斷,還需進行一次實驗。實驗方案為___________。
實驗Ⅱ:另一組同學對銅與濃硫酸反應產生的黑色沉淀進行探究,實驗步驟如下:
i. 將光亮銅絲插入濃硫酸,加熱;
ii. 待產生黑色沉淀和氣體時,抽出銅絲,停止加熱;
iii. 冷卻后,從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分離出黑色沉淀,洗凈、干燥備用。
查閱文獻:檢驗微量Cu2+的方法是向試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若產生紅褐色沉淀,證明有Cu2+。
(4) 該同學假設黑色沉淀是CuO。檢驗過程如下:
①將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時間后,再滴加K4[Fe(CN)6] 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
②將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時間后,再滴加K4[Fe(CN)6] 溶液,未見紅褐色沉淀。由該檢驗過程所得結論:________________。
(5) 再次假設,黑色沉淀是銅的硫化物。實驗如下:
實驗裝置 | 現(xiàn)象 |
1. A試管中黑色沉淀逐漸溶解 2. A試管內上方出現(xiàn)紅棕色氣體 3. B試管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 |
①現(xiàn)象2說明黑色沉淀具有____性。
②能確認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現(xiàn)象是_______,相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③為確認黑色沉淀是“銅的硫化物”,還需進行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烯雌酚是一種激素類藥物,結構如圖,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可與NaOH和NaHCO3發(fā)生反應
B.可以用有機溶劑萃取
C.1mol該有機物可以與5molBr2發(fā)生反應
D.該有機物分子中,可能有18個碳原子共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