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8世紀70年代,瑞典化學家舍勒將軟錳礦與濃鹽酸混合加熱,發(fā)現(xiàn)了氯氣的方法至今還是實驗室制備氯氣的主要方法,下列關(guān)于實驗室制氯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濃鹽酸在反應中起到酸性和氧化劑作用
B.將87g MnO2和足量濃鹽酸反應,與將含有146gHCl的濃鹽酸與足量MnO2反應制得的氯氣一樣多
C.為防止氯氣污染環(huán)境,必須進行尾氣處理,可選用飽和石灰水
D.收集氯氣時,可采用濕潤的淀粉KI試紙進行驗滿
【答案】D
【解析】
A.根據(jù)鹽酸與MnO2反應方程式,結(jié)合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分析判斷;
B.稀鹽酸還原性弱,不能與MnO2混合加熱可以制取氯氣;
C.根據(jù)Ca(OH)2的溶解度小分析;
D.根據(jù)氯氣的強氧化性及碘遇淀粉溶液變?yōu)樗{色判斷。
A. 軟錳礦與濃鹽酸混合加熱,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為:MnO2+4HCl(濃)MnCl2+Cl2↑+2H2O,在該反應中,濃鹽酸中的一部分Cl由-1價變?yōu)?/span>Cl2中的0價,失去電子,表現(xiàn)還原性,一部分化合價沒有變化,與Mn2+結(jié)合形成鹽,所以濃鹽酸在反應中起到酸性和還原劑作用,A錯誤;
B.87g MnO2的物質(zhì)的量是1mol,由于有足量濃鹽酸反應,所以根據(jù)方程式可知1mol MnO2會完全反應,產(chǎn)生1molCl2;146gHCl的物質(zhì)的量是146g÷36.5g/mol=4mol,但隨著反應的進行,鹽酸濃度降低,當為稀鹽酸時反應停止,所以生成的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小于1mol,故兩種情況反應產(chǎn)生的Cl2的物質(zhì)的量不等,B錯誤;
C.Cl2是大氣污染物,在尾氣排放前要進行處理,可根據(jù)Cl2能夠與堿反應的性質(zhì),用溶解度大的NaOH溶液進行吸收,由于Ca(OH)2微溶于水,因此一般不使用飽和石灰水吸收,C錯誤;
D.氯氣具有強的氧化性,在溶液中會發(fā)生反應:Cl2+2KI=2KCl+I2,I2遇淀粉溶液變?yōu)樗{色,因此可用濕潤的淀粉KI試紙進行驗滿,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D。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種粒子中,半徑按由大到小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①基態(tài)X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②基態(tài)Y的價電子排布式:3s23p5
③基態(tài)Z2-的電子排布圖
④W基態(tài)原子有2個能層,電子式為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中的顏色變化,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guān)的是
A | B | C | D | |
實驗 | 新制氯水滴入Na2S 溶液中 | 乙醇滴入K2Cr2O7酸性溶液中 | 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 草酸滴入KMnO4 酸性溶液中 |
現(xiàn)象 | 產(chǎn)生黃色渾濁 | 溶液由橙色變?yōu)榫G色 | 液體變?yōu)榧t褐色且澄清透明 | 產(chǎn)生無色氣體,溶液紫紅色褪去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實驗室進行鐵鹽與亞鐵鹽相互轉(zhuǎn)化實驗。
實驗Ⅰ:將Fe3+轉(zhuǎn)化為Fe2+
(1)Fe3+與Cu粉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學生用對比實驗法探究白色沉淀產(chǎn)生的原因,請?zhí)顚憣嶒炄f案:
實驗方案 | 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步驟1:取4mL①__________ mol/L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 CuSO4溶液與KSCN溶液反應產(chǎn)生了白色沉淀 |
步驟2:取4mL②__________mol/LFeSO4 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 | 無明顯現(xiàn)象 |
查閱資料:
已知①SCN-的化學性質(zhì)與I-相似 ②2Cu2++4I-=2CuI↓+I2
Cu2+與SCN-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Ⅱ:將Fe2+轉(zhuǎn)化為Fe3+
實驗方案 | 現(xiàn)象 |
向3mL0.1mol/LFeSO4溶液中加入 3mL0.5mol/L稀硝酸 | 溶液變?yōu)樽厣,放置一段時間后,棕色消失,溶液變?yōu)辄S色 |
探究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
查閱資料:Fe2++NOFe(NO)2+(棕色)
(3)用離子方程式解釋NO產(chǎn)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的角度對體系中存在的反應進行分析:
反應Ⅰ:Fe2+與HNO3反應;反應Ⅱ:Fe2+與NO反應
①反應Ⅰ是一個不可逆反應,設計實驗方案加以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請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溶液由棕色變?yōu)辄S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鉛蓄電池的工作原理為Pb+PbO2+2H2SO42PbSO4+2H2O,現(xiàn)用如圖裝置進行電解(電解液足量),測得當鉛蓄電池中轉(zhuǎn)移0.4 mol電子時鐵電極的質(zhì)量減少11.2 g。請回答下列問題。
(1)A是鉛蓄電池的___________極,鉛蓄電池正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放電過程中電解液的密度___________ (填“減小”、“增大”或“不變”)。
(2)Ag電極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______,該電極的電極產(chǎn)物共____________g。
(3)Cu電極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_______,CuSO4溶液的濃度____________(填“減小”、“增大”或“不變”)
(4)如圖表示電解進行過程中某個量(縱坐標x)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則x表示___________。
a.各U形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體積
b.各U形管中陽極質(zhì)量的減少量
c.各U形管中陰極質(zhì)量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OCl2(g)CO(g)+Cl2(g) ΔH>0,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①升溫、诤闳萃ㄈ胂∮袣怏w、墼黾CO濃度、軠p壓、菁哟呋瘎、藓銐和ㄈ胂∮袣怏w,能提高COCl2轉(zhuǎn)化率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選修3:物質(zhì)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鐵氰化鉀,化學式為K3[Fe(CN)6],主要應用于制藥、電鍍、造紙、鋼鐵生產(chǎn)等工業(yè)。其煅燒分解生成KCN、FeC2、N2、(CN)2等物質(zhì)。
(1)基態(tài)K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簡寫式為___________。 K3[Fe(CN)6]中所涉及的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未成對電子數(shù)最多的是_________,各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
(2)(CN)2分子中存在碳碳鍵,則分子中σ鍵與π鍵數(shù)目之比為_______。KCN與鹽酸作用可生成HCN,HCN的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_。
(3)CO能與金屬Fe形成Fe(CO)5,該化合物熔點為253 K,沸點為為376 K,其固體屬于_____晶體。
(4)下圖是金屬單質(zhì)常見的兩種堆積方式的晶胞模型。
①鐵采納的是a堆積方式.鐵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_____,該晶體中原子總體積占晶體體積的比值為____(用含π的最簡代數(shù)式表示)。
②常見的金屬鋁采納的是b堆積方式,鋁原子的半徑為r pm,則其晶體密度為_____g·cm-3(用含有r、NA的最簡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下列裝置制備并檢驗Cl2的性質(zh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Ⅰ圖中:如果MnO2過量,濃鹽酸就可全部消耗完
B.Ⅱ圖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氣體約為10mL(條件相同)
C.Ⅲ圖中:生成藍色的煙,若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藍綠色
D.Ⅳ圖中:干燥的有色布條不褪色,濕潤的有色布條能褪色,說明Cl2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正投入生產(chǎn)的大型蓄電系統(tǒng)如圖所示。放電前,被交換膜隔開的電解質(zhì)為Na2S2和NaBr3,放電后分別變?yōu)?/span>Na2S4和NaBr。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S22――2e-===S42-
B. 充電時,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3Br--2e-===Br3-
C. 放電時,Na+經(jīng)過離子交換膜,由b池移向a池
D. 充電時,M接電源負極,N接電源正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