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空氣污染已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威脅。下列氣體不屬于大氣污染物的是

A. 氮氧化物 B. 硫氧化物 C. 二氧化碳 D. PM2.5顆粒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是空氣的組成成分,二氧化碳不是大氣污染物,故C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化學】

對叔丁基苯酚可用于生產(chǎn)油溶性酚醛樹脂等。實驗室以苯酚、叔丁基氯[(CH3)3CCl]等為原料制備對叔丁基苯酚的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按圖組裝儀器,在三頸燒瓶中加入2.2 mL叔丁基氯(過量)和1.41 g苯酚,攪拌使苯酚完全溶解。

步驟2:向三頸燒瓶中加入無水AlCl3固體作催化劑,不斷攪拌,有氣體放出。

步驟3:反應緩和后,向三頸燒瓶中加入8 mL水和1 mL濃鹽酸,即有白色固體析出。

步驟4:抽濾得到白色固體,洗滌,用石油醚重結晶,得對叔丁基苯酚1.8 g。

(1)儀器X的名稱為 。

(2)步驟2中發(fā)生主要反應放熱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

該反應溫度不宜過高(60),其原因是 ,可采取的措施為 。

(3)實驗結束后,對產(chǎn)品進行光譜鑒定結果如下。其中屬于紅外光譜的譜圖是 (填字母)。

4)本實驗中,對叔丁基苯酚的產(chǎn)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反應A(g)B(g)C(g)D(s) 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的能量變化表現(xiàn)為釋放能量

B. 該反應中反應物AB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C的能量

C. 該反應的能量變化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熱能、電能等其它形式

D. 該反應能量變化的實質(zhì)是舊化學鍵斷裂與新化學鍵形成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測定某僅含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有機化合物的結構,進行了如下實驗。首先取該有機化合物樣品4.6 g,在純氧中完全燃燒,將產(chǎn)物先后通過濃硫酸和堿石灰,兩者分別增重5.4 g和8.8 g;然后用質(zhì)譜儀測定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經(jīng)測定得到如圖1所示的質(zhì)譜圖;最后用核磁共振儀處理該有機物,得到如圖2所示的核磁共振氫譜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

(1)該有機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___________;

(2)該有機物的實驗式為___________;

(3)能否根據(jù)該有機物的實驗式確定其分子式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該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

(4)請寫出該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表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Y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為M與N元素核電荷數(shù)之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氫化物穩(wěn)定性:N>Z,因為N的氫化物中存在氫鍵

B.簡單離子半徑:N>X,是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且X的核

電荷數(shù)更大

C.元素的非金屬性:M>Y,是因為M單質(zhì)能與YN2反應生成Y單質(zhì)

D.熔沸點:YN2>MN2,是因為YN2的分子間作用力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選修3物質(zhì)結構與性質(zhì)]

鐵氧體是一種磁性材料,具有廣泛的應用。

(1)基態(tài)鐵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為[Ar] 。

(2)工業(yè)制備鐵氧體使用水解法,制備時常加入尿素[CO(NH2)2]、醋酸鈉等堿性物質(zhì)。尿素分子中四種不同元素的電負性由大至小的順序是 ;醋酸鈉中碳原子的雜化類型是

(3)工業(yè)制備鐵氧體也可使用沉淀法,制備時常加入氨(NH3)、聯(lián)氨(N2H4)等弱堿。比較下表中氨(NH3)、聯(lián)氨(N2H4)的熔、沸點,解釋其高低的主要原因 。

(4)上圖是從鐵氧體離子晶體Fe3O4中,取出的能體現(xiàn)其晶體結構的一個立方體,則晶體中的氧離子是否構成了面心立方最密堆積 (填“是”或“否”),該立方體是不是Fe3O4的晶胞 (填“是”或“否”),立方體中三價鐵離子處于氧離子圍成的 空隙(填空間結構)。

(5)解釋Fe3O4晶體能導電的原因 ,根據(jù)上圖計算晶體的密度 gcm3。(圖中a=0.42nm,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環(huán)境污染影響人類生存,治理污染是化學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

.汽車尾氣主要成分有CO、SO2、氮氧化物等,科學家目前正嘗試用二氧化鈦(TiO2)催化分解汽車尾氣。

(1)已知:2NO(g)+O2==2NO2(g) ΔH1=113.0 kJmol1

2SO2(g)+O2(g)==2SO3(l) ΔH2=288.4 kJmol1

請判斷反應NO2(g)+SO2(g)==NO(g)+SO3 (l),在低溫下能否自發(fā)進行,并說明理由

(2)已知TiO2催化汽車尾氣降解的原理為:

2CO(g)+O2(g)2CO2(g);4NO(g)+3O2(g)+2H2O(g)4HNO3(g)。

在O2濃度幾乎不變的條件下,模擬CO、NO的降解,得到降解率隨時間變化如圖1所示。反應40秒后檢測到混合氣體中N2濃度明顯上升而HNO3(g)濃度有所降低,請用化學方程式并結合化學反應原理解釋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 。

圖2為在不同顆粒間隙的瀝青混凝土(α、β型)和不同溫度下,實驗進行相同一段時間(t秒)后測得的CO降解率變化。已知50、t秒時容器中O2濃度為0.01 molL1,求此溫度下在α型瀝青混凝土中CO降解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下列關于圖2 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根據(jù)降解率由b到c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CO降解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bKc

B.相同溫度下β型瀝青混凝土中CO降解速率比α型要大

C.a(chǎn)點的數(shù)據(jù)反映出CO與O2之間所發(fā)生的有效碰撞頻率是整個實驗過程中最高的

D.d點降解率出現(xiàn)突變的原因可能是溫度升高后催化劑失效

對燃煤煙氣的脫硫、脫硝處理是環(huán)境科學研究的熱點。

(3)工業(yè)上采用尿素[CO(NH2)2]濕法進行脫硫和脫硝,其過程表示如下

上述過程中脫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尿素溶液中存在如下反應:CO(NH2)2(aq)+H2ONH2COONH4(aq) (ΔH<0),研究表明,增大溶液中NH2COONH4的濃度會使脫硫速率明顯加快,因此工業(yè)生產(chǎn)中常將溫度控制在60左右原因是溫度過低,該反應進行很慢,使溶液中NH2COONH4的含量較少; (請將原因補充完整)。

工業(yè)上常用NaOH溶液吸收法脫硝,化學方程式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現(xiàn)有平均組成為NOxNO、NO2混合氣體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后沒有氣體剩余,x的取值范圍為 ;反應后溶液中n(NO2)n(NO3)= (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101kPa時,1g甲醇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同時放出22.68kJ熱量,下列表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的是( )

A. CH3OHl+O2===CO2g+2H2O(l)H =-725.8kJ/mol

B. 2CH3OH(l)+3O2(g)====2CO2(g)+4H2O(l) H =+145.6kJ/mol

C. 2CH2OH(l)+3O2(g)====2CO2(g)+4H2O(l) H =-22.68kJ/mol

D. CH3OH(l) +O2(g)===CO2g+2H2O(g) H =-725.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化學概念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化合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B. 金屬氧化物均為堿性氧化物

C. 燒堿、純堿、熟石灰都是堿

D. BaSO4、NaOH、HNO3都是強電解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