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潮濕的深層土壤中,鋼管主要發(fā)生厭氧腐蝕,有關厭氧腐蝕的機理有多種,其中一種理論為厭氧細菌可促使SO42-H2反應生成S2-,加速鋼管的腐蝕,其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O+O2+4e-=4OH-

B. SO42-H2的反應可表示為:4H2+SO42--8eS2-+4H2O

C. 鋼管腐蝕的直接產物中含有FeS、FeOH2

D. 在鋼管表面鍍鋅或銅可減緩鋼管的腐蝕

【答案】C

【解析】

A.正極上水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H2,電極反應式為2H2O +2e-=2OH-+H2,故A錯誤;

BSO42-H2在厭氧細菌的催化作用下反應生成S2-H2O,離子反應式為:4H2+SO42-S2-+4H2O,故B錯誤;

C.鋼管腐蝕的過程中,負極上Fe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的Fe2+,與正極周圍的S2-OH-分別生成FeSFe(OH)2,故C正確;

D.在鋼管表面鍍鋅可減緩鋼管的腐蝕,但鍍銅破損后容易形成Fe-Cu原電池會加速鐵的腐蝕,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苯甲酸乙酯是重要的精細化工試劑,常用于配制水果型食用香精。實驗室制備流程如圖:

試劑相關性質如下表:

苯甲酸

乙醇

苯甲酸乙酯

常溫性狀

白色針狀晶體

無色液體

無色透明液體

沸點/℃

249.0

78.0

212.6

相對分子量

122

46

150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

與水任意比互溶

難溶于冷水,微溶于熱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

回答下列問題:

(1)為提高原料苯甲酸的純度,可采用的純化方法為__。

(2)步驟①的裝置如圖所示(加熱和夾持裝置已略去),將一小團棉花放入儀器B中靠近活塞孔處,將吸水劑(無水硫酸銅的乙醇飽和溶液)放入儀器B中,在儀器C中加入12.2g純化后的苯甲酸晶體,30mL無水乙醇(約0.5mol)和3mL濃硫酸,加入沸石,加熱至微沸,回流反應1.52h。儀器A的作用是__。

(3)隨著反應進行,反應體系中水分不斷被有效分離,儀器B中吸水劑的現(xiàn)象為__。

(4)反應結束后,對C中混合液進行分離提純,操作I_;操作II所用的玻璃儀器除了燒杯外還有__

(5)反應結束后,步驟③中將反應液倒入冷水的目的除了溶解乙醇外,還有__;加入試劑X___(填寫化學式)。

(6)最終得到產物純品10.0g,實驗產率為__%(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短周期元素RX、Y、Z、TRT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均是電子層數(shù)的2倍;Y元素能與大多數(shù)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形成化合物;Z+Y2-電子層結構相同。五種元素的原子半徑與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 Y、Z組成的化合物只含離子鍵

B. 氫化物的沸點:Y < X

C. T、R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TR的強

D. Y分別與TX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是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做原電池原理的實驗時,有如下實驗步驟:

用導線將靈敏電流計的兩端分別與純凈的鋅片和銅片相連接(如圖1);

把一塊純凈的鋅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

把一塊純凈的銅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

用導線把鋅片和銅片連接起來后,再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如圖2)。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步驟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步驟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步驟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步驟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過實驗步驟該同學頭腦中有了一個猜想(或假設),該猜想是_______。

(6)為了證實該猜想,該同學又設計了第步實驗,請簡要畫出第步實驗的裝置示意圖。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及其敘述正確的是

A.氫氣的燃燒熱為285.5 kJ·mol1,則水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H2O(l)===2H2(g)O2(g) ΔH=285.5 kJ·mol1

B.已知2C(石墨,s)O2(g)===2CO(g)ΔH=221 kJ·mol1,則石墨的燃燒熱為110.5 kJ·mol1

C.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則在一定條件下將1 mol N23 mol H2置于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最多可放出92.4 kJ的熱量

D.已知C(石墨,s)==C(金剛石,s)ΔH>0,則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0.4molX氣體和0.6molY氣體混合于2L密閉容器中,使它們發(fā)生如下反應:4X(g)+5Y(g) nZ(g)+6W(g)。2min末已生成0.3molW,若測知以Z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5mol/(L·min),試計算

(1)2min內用W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

(2)2min末時Y的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學反應方程式中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min末,恢復到反應前溫度,體系內壓強是反應前壓強的_____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化學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原子經濟,即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所期望的最終產物,原子利用率為100%.以下制備反應中最符合原子經濟要求的是

A.甲烷與氯氣制備一氯甲烷B.與消石灰反應制取漂白粉

C.銅和濃硝酸反應制取硝酸銅D.CH3CCH+CO+CH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化學對于化學反應提出了原子經濟性的要求。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是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轉化為產物,不產生副產品,實現(xiàn)零排放。下列幾種生產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經濟性最好的是(  )

A.+C2H5Cl+HCl

B.+C2H5OH+H2O

C.+CH2=CH2

D.+CH3CH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化學反應A2(g)2B2(g)===2AB2(g)(AB2的分子結構為B—A—B)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進行一定需要加熱

B.該反應的ΔH=-(E1E2)kJ·mol1

C.斷裂1 molA—A鍵和2 mol B—B鍵,放出E1 kJ能量

D.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