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同學通過實驗研究鈉及其化合物的有關性質,請回答相關問題.
(1)實驗室中少量的鈉通常保存在 中,在實驗室中取用鈉的儀器是 .
(2)若將鈉在空氣中加熱,鈉會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同時生成 色的固體,寫出該產物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將金屬鈉投入水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該同學在實驗室欲配制500mL0.1mol/L NaOH溶液. ①配制溶液時肯定不需要如圖所示儀器中的(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還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填儀器名稱).
②根據(jù)計算,該同學應用托盤天平稱取NaOH的質量為 .
③該同學將所配制的NaOH溶液進行測定,發(fā)現(xiàn)濃度大于0.1mol/L.下列操作會引起所配濃度偏大的是 .
A.燒杯未進行洗滌
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
C.NaOH在燒杯中溶解后,未冷卻就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并進行定容
D.往容量瓶轉移時,有少量液體濺出
E.在容量瓶中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
F.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復搖勻,靜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
【答案】
(1)鑷子
(2)2Na2O2+2H2O=4NaOH+O2↑
(3)2Na+2H2O=2Na++2OH﹣+H2↑
(4)AC;燒杯、玻璃棒;2.0g;CE
【解析】解:(1)因為鈉的密度比水小,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所以少量的鈉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在實驗室中取用鈉的儀器是鑷子,所以答案是:煤油;鑷子;(2)鈉在空氣中加熱燃燒生成淡黃色的Na2O2固體,Na2O2與H2O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方程式為:2Na2O2+2H2O=4NaOH+O2↑;所以答案是:2Na2O2+2H2O=4NaOH+O2↑;(3)金屬鈉投入水中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離子方程式為:2Na+2H2O=2Na++2OH﹣+H2↑;所以答案是:2Na+2H2O=2Na++2OH﹣+H2↑;4)①配制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定容→搖勻→裝瓶→貼簽,一般用天平稱量(用到藥匙)稱量,在燒杯中溶解,冷卻后轉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轉移完畢,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將洗滌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適量蒸餾水,當加水至液面距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點與刻線相平,塞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所以需要的儀器為: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肯定不需要平底燒瓶(A)、分液漏斗(C),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燒杯、玻璃棒,所以答案是:AC;燒杯、玻璃棒;②實驗室配制500mL0.1mol/L的NaOH溶液,質量為:0.5L×0.1mol/L×40g/mol=2.0g,所以答案是:2.0g;③A.燒杯未進行洗滌,導致n偏小,則濃度偏小,故錯誤; 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無影響,故錯誤;
C.NaOH在燒杯中溶解后,未冷卻就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并進行定容,導致溶液體積偏小,則濃度偏大,故正確;
D.往容量瓶轉移時,有少量液體濺出,導致n偏小,則濃度偏小,故錯誤;
E.在容量瓶中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小,則濃度偏大,故正確;
F.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復搖勻,靜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大,則濃度偏小,故錯誤;
所以答案是:CE.
【考點精析】掌握鈉的化學性質是解答本題的根本,需要知道鈉的化學性質:與非金屬反應;與水反應;與酸反應;與鹽溶液反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各物質的所屬類別及性質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選項 | A | B | C | D |
物質 | 乙烯 | 氯化鈉 | 氫氧化鐵膠體 | 生鐵 |
類別 | 烴 | 離子化合物 | 混合物 | 合金 |
性質 | 不可燃 | 熔融態(tài)能導電 | 能產生丁達爾現(xiàn)象 | 易發(fā)生電化學腐蝕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298K時,已知下列物質的溶度積
CH3COOAg | AgCl | Ag2CrO4 | Ag2S | |
Ksp | 2.3×10-3 | 1.8×10-10 | 1.12×10-12 | 6.3×10-50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等體積濃度均為0.02 mol/L的CH3COONa和AgNO3溶液混合能產生沉淀
B. 向濃度均為0.01 mol/L的CrO42-和Cl-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入AgNO3溶液時,CrO42-先沉淀
C. 在CH3COOAg懸濁液中加入鹽酸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H3COOAg+H++C1-= CH3COOH+AgCl
D. 上述四種飽和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c(CH3COOAg)>c(AgCl)>c(Ag2CrO4)>c(Ag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密閉容器中充入物質A和B,發(fā)生反應aA(g)+bB(g)cC(g)。反應過程中,物質A的體積分數(shù)和C的體積分數(shù)隨溫度(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在T1、T3溫度時達到化學平衡
B. 該反應在T2溫度時達到化學平衡
C. 該反應的逆反應是放熱反應
D. 升高溫度,平衡會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能源開發(fā)、環(huán)境保護、資源利用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為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應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
B. 綠色化學的核心是應用化學原理對環(huán)境污染進行治理
C. 實現(xiàn)化石燃料清潔利用,就無需開發(fā)新能源
D.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應分類回收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酸亞鐵加熱至高溫會分解,生成—種金屬氧化物M和兩種非金屬氧化物。某化學研究小組利用下列裝置加熱至高溫使FeSO4分解。
實驗步驟:
將一定量FeSO4固體置于硬質玻璃管中,打開活塞K,通入一段時間N2,關閉活塞K。加熱A中的玻璃管一段時間,待A中固體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熱,打開K,緩慢通入氮氣至玻璃管冷卻。
(1)已知M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70%,M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
(2)按圖組裝好儀器(已省略夾持儀器)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在一定溫度下按上述圖示裝置進行實驗。
操作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用方程式解釋原因 |
打開K,通入一段時間N2,關閉K。加熱A中玻璃管一段時間 | 洗氣瓶B中①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 |
A中固體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熱,打開K,緩慢通入N2至玻璃管冷卻 | 硬質玻璃管最終可以看到③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 |
(3)某同學欲驗證硫酸亞鐵分解產物中含有的另一種非金屬氧化物N。
①從實驗裝置D、E、F、G中,選用兩個裝置與裝置A連接進行實驗,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______→______。
②能證明生成了非金屬氧化物N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A、B、C、D四種氣體,A是密度最小的氣體,B在通常情況下呈黃綠色,把四種氣體分別通入酸性硝酸銀溶液中,通入B、D氣體時立即出現(xiàn)白色沉淀,純凈的A可以在B中安靜地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把無色無刺激氣味氣體C通入澄清石灰水時變渾濁.
(1)A、B、C、D的分子式分別為:ABCD .
(2)寫出下列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與B;B與水;B與NaOH溶液;C與澄清石灰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Zn(NH3)4]SO4配合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SO42﹣是內界 B. 配位數(shù)是4
C. Zn2+是中心離子 D. NH3是配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