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無水MgBr2可用作催化劑。實驗室采用鎂屑與液溴為原料制備無水MgBr2,裝置如圖1,主要步驟如下:

步驟1 三頸瓶中裝入10 g鎂屑和150 mL無水乙醚;裝置B中加入15 mL液溴。

步驟2 緩慢通入干燥的氮氣,直至溴完全導入三頸瓶中。

步驟3 反應完畢后恢復至常溫,過濾,濾液轉移至另一干燥的燒瓶中,冷卻至0℃,析出晶體,再過濾得三乙醚合溴化鎂粗品。

步驟4 室溫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卻至0℃,析出晶體,過濾,洗滌得三乙醚合溴化鎂,加熱至160℃分解得無水MgBr2產(chǎn)品。

已知:①MgBr2反應劇烈放熱;MgBr2具有強吸水性。

②MgBr2+3C2H5OC2H5MgBr3C2H5OC2H5

請回答: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實驗中不能用干燥空氣代替干燥N2,原因是___________。

2)如將裝置B改為裝置C(圖2),可能會導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

3)步驟3中,第一次過濾除去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

4)有關步驟4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可用95%的乙醇代替苯溶解粗品

B.洗滌晶體可選用0的苯

C.加熱至160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苯

D.該步驟的目的是除去乙醚和可能殘留的溴

5)為測定產(chǎn)品的純度,可用EDTA(簡寫為Y4-)標準溶液滴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Mg2++ Y4-="===Mg" Y2-

滴定前潤洗滴定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測定時,先稱取0.2500g無水MgBr2產(chǎn)品,溶解后,用0.0500 mol·L-1EDTA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EDTA標準溶液26.50 mL,則測得無水MgBr2產(chǎn)品的純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

【答案】1)干燥管 防止鎂屑與氧氣反應,生成的MgO阻礙MgBr2的反應

2)會將液溴快速壓入三頸瓶,反應過快大量放熱而存在安全隱患

3)鎂屑

4BD

5從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測液,傾斜著轉動滴定管,使液體潤濕內(nèi)壁,然后從下部放出,重復2-3

②97.5%

【解析】試題分析:(1)儀器A為干燥管,本實驗要用鎂屑和液溴反應生成溴化鎂,所以裝置中不能有能與鎂反應的氣體,例如氧氣,所以不能用干燥的空氣代替干燥的氮氣,故答案為:防止鎂屑與氧氣反應生成的氧化鎂阻礙MgBr2的反應,故答案為:干燥管;防止鎂屑與氧氣反應,生成的MgO阻礙MgBr2的反應;

2)將裝置B改為C裝置,當干燥的氮氣通入,會使氣壓變大,將液溴快速壓入三頸瓶,反應過快大量放熱存在安全隱患,裝置B是利用干燥的氮氣將溴蒸氣帶入三頸瓶中,反應可以容易控制防止反應過快,故答案為:會將液溴快速壓入三頸瓶,反應過快大量放熱而存在安全隱患;

3)步驟3過濾出去的是不溶于水的鎂屑,故答案為:鎂屑;

4A95%的乙醇中含有水,溴化鎂有強烈的吸水性,故A錯誤;B.加入苯的目的是除去乙醚和溴,洗滌晶體用0°C的苯,可以減少產(chǎn)品的溶解,故B正確;C.加熱至160°C的主要目的是分解三乙醚合溴化鎂得到溴化鎂,不是為了除去苯,故C錯誤;D.該步驟是為了除去乙醚和溴,故D正確;故選BD

5滴定前潤洗滴定管是需要從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測液,傾斜著轉動滴定管,使液體濕潤內(nèi)壁,然后從下步放出,重復2-3次,故答案為:從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測液,傾斜著轉動滴定管,使液體潤濕內(nèi)壁,然后從下部放出,重復2-3次;依據(jù)方程式Mg2++Y4-═MgY2-分析,溴化鎂的物質(zhì)的量=0.0500mol/L×0.02650L=0.001325mol,則溴化鎂的質(zhì)量為0.001325mol×184g/mol=0.2438g,溴化鎂的產(chǎn)品的純度=×100%=97.5%,故答案為:97.5%。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zhì)結構與性質(zhì)]

高溫煉銅的反應之一為2CuFeS2O2Cu2S2FeSSO2。

(1) Cu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

(2) Cu、Zn的第二電離能:I2(Cu)________(“>”“<””)I2(Zn)。

(3) SO2分子中S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為________,分子的空間構型為________,與SO2互為等電子體的分子有________(寫一種)。

(4) [Cu(CH3CN)4]是非常穩(wěn)定的絡合離子,配體中σ鍵和π鍵個數(shù)之比為________

(5) Fe2、Fe3能與CN絡合,其結構如圖所示。該離子可形成鐵藍鉀鹽,該鉀鹽的化學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標準狀況下,將22.4LHCl完全溶于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為1g/mL),溶液的密度為ρg/cm3(ρ>1),溶液的體積為VmL,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w,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 mol/L。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w=×100% c=1molL1 ③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于0.5w④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小于0.5w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茂鐵可用作燃料的節(jié)能消煙劑、抗爆劑等。實驗室制備二茂鐵裝置示意圖如圖

已知:二茂鐵熔點是173℃,在100℃時開始升華;沸點是249℃。

制備二茂鐵的反應原理是:2KOH+FeCl2+2C5H6=Fe(C5H5)2+2KCl+2H2O

實驗步驟為:

在三頸燒瓶中加入25g粉末狀的KOH,并從儀器a中加入60mL無水乙醚到 燒瓶中,充分攪拌,同時通氮氣約l0min;

再從儀器a滴入5.5mL新蒸餾的環(huán)戊二烯(C5H6質(zhì)量為5.225g),攪拌;

將足量的無水FeCl2(CH3)2SO(二甲亞砜,作溶劑〕配成的溶液25mL裝入儀器a中,慢慢滴入儀器c中,繼續(xù)攪拌45min;

再從儀器a加入25mL無水乙醚攪拌;

c中的液體轉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鹽酸、水各洗滌兩次,分液得橙黃色溶液;

蒸發(fā)橙黃色溶液,得二茂鐵粗產(chǎn)品。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b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

(2)步驟中通入氮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步驟用鹽酸洗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步驟是二茂鐵粗產(chǎn)品的提純,該過程在下圖中進行,其操作名稱為_____________;該操作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為了確認得到的是二茂鐵,還需要進行的一項簡單實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最終制得純凈的二茂鐵4.3g,則該實驗的產(chǎn)率為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000g溶劑中所含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來表示的溶液濃度叫質(zhì)量物質(zhì)的量濃度,其單位是mol/kg。5mol/kg的硫酸的密度是1.29g/cm3,則其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A. 3.56mol/LB. 4.33mol/LC. 5.00mol/LD. 5.23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進行如下反應:NOg+COg1/2N2g+CO2g△H=-3732KJ/mol,達到平衡后,為提高NO的轉化率和該反應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催化劑同時升高溫度

B. 加催化劑同時增大壓強

C. 升高溫度同時充入N2

D. 降低溫度同時增大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族序數(shù)之和為10;Y的原子半徑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WZ形成的化合物常溫下可與飽和NaCl溶液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常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X的單質(zhì)是人類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常用材料

B. Y元素可以形成多種含氧酸

C. X元素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態(tài)沒有游離態(tài)

D. WZ形成的化合物與飽和NaCl溶液的反應要選用如上圖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條件下,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合成氨時將氨液化分離,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B. H2、I2、HI 混合氣體加壓后顏色變深

C. 實驗室常用排飽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Cl2

D. 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溶液顏色變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條件下,對于可逆反應X(g) + 3Y(g) 2Z(g),若X、Y、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1、c2、c3(均不為零),達到平衡時,X、Y、Z的濃度分別為0.1 mol/L、0.3 mol/L、0.08 mol/L,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c1:c2 = 1:3 B. 平衡時,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為3:2

C. X、Y的轉化率相等 D. c3的取值范圍為0 mol/L < c3 < 0.14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