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用焦炭還原NO的反應為:2NO(g)+C(s)N2(g)+CO2(g),向容積均為1L的甲、乙、丙三個恒容恒溫(反應溫度分別為400℃、400℃、T℃)容器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測得各容器中n(NO)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表所示:

t/min

0

10

20

30

40

n(NO)(甲容器)/mol

2.00

1.50

1.10

0.80

0.80

n(NO)(乙容器)/mol

1.00

0.80

0.65

0.53

0.45

n(NO)(丙容器)/mol

2.00

1.45

1.00

1.00

1.00

①該反應為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②乙容器在50min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NO的濃度是______,050min內(nèi)用NO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NO)=_______。

(2)用焦炭還原NO2的反應為:2NO2(g)+2C(s)N2(g)+2CO2(g),在恒溫條件下,1molNO2和足量C發(fā)生該反應,測得平衡時NO2CO2的物質的量濃度與平衡總壓的關系如圖所示:

AC兩點的濃度平衡常數(shù)關系:Kc(A)_______Kc(C)(填“<”、“>”或“=”)。

A、B、C三點中NO2的轉化率最高的是______(填“A”、“B”或“C”)點。

③計算B點時該反應的壓強平衡常數(shù)Kp(B)=________Kp是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平衡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shù))。

【答案】放熱 0.4mol/L 0.012 mol·L-1·min-1 = C 3MPa

【解析】

(1)①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縮短。根據(jù)比較甲容器和丙容器中的數(shù)據(jù),丙容器中先達到平衡,則說明丙容器中溫度高;升高溫度達到平衡時丙容器中NO的物質的量高于甲容器,說明溫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移動,所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②根據(jù)2NO(g)+C(s)N2(g)+CO2(g)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相同溫度下,甲與乙為等效平衡,故乙平衡時NO的物質的量為甲平衡時的一半,即n(NO)=0.4mol,所以c(NO)=0.4mol÷1L=0.4mol/L,則050min內(nèi)用NO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NO)==0.012 mol·L-1·min-1;

(2)①AC兩點的溫度相同,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故濃度平衡常數(shù)關系:Kc(A)=Kc(C);

②反應2NO2(g)+2C(s)N2(g)+2CO2(g)的正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根據(jù)平衡移動原理,增大壓強,化學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逆反應方向移動,故A、B、C三點中NO2的轉化率最高的是C點;

③設生成CO2的物質的量濃度2xmol/L,則必然會同時產(chǎn)生xmol/LN2,反應消耗NO2的濃度為2xmol/L,平衡時NO2的濃度為(1-2x)mol/L,B點時NO2CO2濃度相等,則1-2x=2x,解得x=0.25,所以平衡時各種氣體的物質的量濃度c(NO2)=c(CO2)=0.5mol/Lc(N2)=0.25mol/L。因B點時NO2CO2濃度相等,則NO2CO2的分壓也相等,即Kp(NO2)=Kp(CO2),所以B點的壓強平衡常數(shù)Kp(B)==3MP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xiàn)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鈷是熔點高的金屬,可與氯氣反應制氯化鈷,氯化鈷易潮解,可用于催化劑的制備、氨的吸收等。制備氯化鈷的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的氧化性強于。

(1)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用止水夾夾住、之間的橡皮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________(將步驟補充完整),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裝置燒瓶中的固體為漂粉精,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裝置的洗氣瓶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裝置硬質玻璃管中的玻璃纖維的作用是________。

(4)中物質的名稱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5)鈷有多種氧化物,與濃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

(6)氯化鈷溶液與氯化鋁溶液類似,直接蒸干不能得到固體,使氯化亞砜混合加熱可以得到氯化鈷固體,原因是________

(7)向氯化鈷溶液中加入草酸鈉,生成草酸鈷晶體,將草酸鈷晶體在空氣中充分加熱,將反應生成的氣態(tài)物質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質量為的,剩余固體為鈷的某種氧化物,其質量為,計算確定鈷的氧化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H2O2分解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實驗測得 70 ℃時不同條件下H2O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表明,其他條件相同時,H2O2濃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圖乙表明,其他條件相同時,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

C.圖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時,溶液堿性越強,H2O2分解速率越快

D.圖丙和圖丁表明,堿性溶液中,Mn2+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容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xA(g)+yB(g)zC(g),圖1表示200℃時容器中A、B、C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圖2表示不同溫度下達到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隨起始的變化關系。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200℃時,反應從開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mol·L-1·min-1

B.由圖2可知反應xA(g)+yB(g)zC(g)ΔH<0,且a=2

C.若在圖1所示的平衡狀態(tài)下,再向體系中充入He,重新達到平衡前v()>v()

D.200℃時,向容器中充入2molA1molB,達到平衡時,A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是由導熱材料制成的密閉容器,B是一耐化學腐蝕且易于傳熱的氣球.關閉K2,將等量且少量的NO2通過K1、K3分別充入A、B中,反應起始時,A、B的體積相同.(已知:2NO2(g) N2O4(g) ΔH<0)

(1)一段時間后,反應達到平衡,此時A、B中生成N2O4的速率是vA______vB(“>”、“<”“=”);若打開活塞K2,氣球B______(變大”、“變小不變”).

(2)關閉活塞K2,若在A、B中再充入與初始量相等的NO2,則達到平衡時,NO2的轉化率αA________(增大”、“減小不變”);若分別通入等量的氖氣,則達到平衡時,ANO2的轉化率將________,BNO2的轉化率將______(變大”、“變小不變”).

(3)室溫下,若A、B都保持體積不變,將A套上一個絕熱層,B與外界可以進行熱傳遞,則達到平衡時,______中的顏色較深.

(4)若在容器A中充入4.6 gNO2,達到平衡后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57.5,則平衡時N2O4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如圖所示,測定中和熱時,大小兩燒杯間填滿碎泡沫的作用是固定小燒杯

B.若用50mL 0.55mo1·L-1的氫氧化鈉溶液,分別與50mL 0.50mo1·L-1的鹽酸和50mL 0.50mo1·L-1硫酸充分反應,兩反應測定的中和熱不相等

C.加入NaOH溶液的正確操作是一次迅速加入

D.若用50mL 0.55mo1·L-1的氫氧化鈉溶液與50mL 0.25 mol/L硫酸溶液反應測得中和熱,NaOH溶液稍過量是沒必要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g)B(g) C(g)D(g)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和溫度的關系如下:

溫度/

700

9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數(shù)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 ΔH________0(填“<”“ >”“ =”);

(2)830℃時,向一個5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0 molA0.80 molB, 反應經(jīn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________,如果這時向該密閉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氬氣,再次達平衡時A的轉化率 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下列選項可作為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的依據(jù)是______

a.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b.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改變

cc(A)不隨時間改變 d.單位時間里生成CD的物質的量相等

(4)1200 ℃時反應C(g)D(g) A(g)B(g)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中進行X2(g)+4Y2(g)2Z2(g)+3Q2(g)的反應,其中X2、Y2、Z2Q2的起始濃度分別是0.1mol·L1、0.4mol·L1、0.2mol·L10.3mol·L1當反應達到平衡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可能是

A.c(X2)=0.15mol·L1B.c(Y2)=0.9mol·L1

C.c(Z2)=0.3mol·L1D.c(Q2)=0.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