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應對霧霾污染、改善空氣質量需要從多方面入手。
Ⅰ.研究發(fā)現(xiàn),NOx是霧霾的主要成分之一,NOx主要來源于汽車尾氣。
已知:N2(g)+O2(g)2NO(g) ΔH=180.50 kJ·mol-1
2CO(g)+O2(g)2CO2(g) ΔH=-566.00 kJ·mol-1
為了減輕大氣污染,人們提出在汽車尾氣排氣管口采用催化劑將NO和CO轉化成無污染氣體參與大氣循環(huán),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Ⅱ.開發(fā)利用清潔能源可減少污染,解決霧霾問題。甲醇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和應用前景,一定條件下用CO和H2合成CH3OH:CO(g)+2H2(g)CH3OH(g),在2 L密閉容器中充入物質的量之比為1∶2的CO和H2,在催化劑作用下充分反應。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體積分數(shù)在不同壓強下隨溫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
(1)該反應的反應熱ΔH________(填“>”或“<”)0,壓強的相對大小與p1________(填“>”或“<”)p2。
(2)該反應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項中,不能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內氣體壓強不再變化
B.v(CO)∶v(H2)∶v(CH3OH)=1∶2∶1
C.容器內的密度不再變化
D.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E.容器內各組分的質量分數(shù)不再變化
(4)某溫度下,在保證H2濃度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容器的體積,平衡________(填字母)。
A.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不移動
作出此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CO(g) +2NO(g) N2(g)+2CO2(g) ΔH=-746.50 kJ·mol-1 < > K= BC C 保證c(H2)不變情況下,增大容器體積,c(CH3OH)與c(CO)同等倍數(shù)減小,根據(jù)濃度商Q=,推得Q=K,所以平衡不移動
【解析】I.已知:N2(g)+O2(g)2NO(g)△H=+180.50kJmol-1①
2CO(g)+O2(g)CO2(g)△H=-566.00kJmol-1②
根據(jù)蓋斯定律:②-①得到:2NO(g)+2CO(g)2CO2(g)+N2(g)△H=-746.50 kJmol-1;
II.(1)由圖可知,升高溫度,CH3OH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平衡逆向移動,則該反應的△H<0,300℃時,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CH3OH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所以p1>p2;
(2)因為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為生成物濃度的冪次方之積比上反應物濃度的冪次方之積,所以該反應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 K=;
(3)A.隨反應進行混合氣體物質的量減小,恒溫恒容下壓強減小,容器中壓強保持不變說明到達平衡,故A不選;B.v(CO):v(H2):v(CH3OH)=1:2:1,未說明正逆反應方向,不能說明反應到達平衡,故B選;C.混合氣體總質量不變,恒溫恒容下,容器內氣體密度始終保持不變,不能說明反應到達平衡,故C選;D.混合氣體總質量不變,隨反應進行混合氣體物質的量減小,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增大,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說明到達平衡,故D不選;E.容器內各組分的質量分數(shù)不再變化說明到達平衡,故E不選;故選BC;
(4)某溫度下,在保證H2濃度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容器的體積,說明c(CH3OH)與c(CO)同等倍數(shù)減小,又濃度商Qc==K,所以平衡不移動,故答案為C。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加徳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62gNa2O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O2-數(shù)為NA
B. 標準狀況下,6.72LNO2與水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0.1NA
C. 常溫常壓下,16g甲烷(12C1H4)所含的中子數(shù)為10NA
D. 常溫常壓下,14g由N2和CO組成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shù)目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合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青銅是我國使用最早的合金 B. 鋼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合金
C. 古代常用金屬鐵鑄造貨幣 D. 焊錫中加入鉛是為了降低熔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相同溫度下,體積均為1 L的四個密閉容器中,保持溫度和容積不變,以四種不同的投料方式進行反應。平衡時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已知2SO2(g)+O2(g) 2SO3(g) ΔH=-196.6 kJ·mol-1]。
容器 | 甲 | 乙 | 丙 | 丁 |
起始投料量 | 2 mol SO2+1 mol O2 | 1 mol SO2+0.5 mol O2 | 2 mol SO3 | 2 mol SO2+2 mol O2 |
反應放出或吸收的熱量(kJ) | a | b | c | d |
平衡時 c(SO3) (mol·L-1) | e | f | g | h |
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 a=c;e=g B. a>2b;e>2f
C. a>d;e>h D. c+98.3e>196.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物質用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單質硅可以做光導纖維
B. 明礬可用作凈水劑
C. 氧化鋁可用來制耐火坩堝
D. 二氧化硫可在某些行業(yè)用于殺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A元素最外層與次外層的電子數(shù)之差為3,B為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1)D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
(2)將C的低價態(tài)氧化物中通入到D單質的水溶液會使之褪色,體現(xiàn)了甲的_____性, 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A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乙,現(xiàn)將過量Cu加入到100mL8.0mol/L乙的濃溶液中,充分反應,共收集到6.72L (標準狀況)氣體,則該氣體的成分是________,還原劑失電子數(shù)為_________。
(4)將兩份足量的B單質分別加入到等體積等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生成氣體的體積比為_______,若將反應后所得的溶液混合,會生成白色沉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B單質表面的氧化膜可用NaOH溶液除去,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標準狀況下,1mol H2O的體積約為22.4L
B. 11g CO2和5.6L N2所含分子數(shù)相同
C. 常溫常壓下,22.4L H2的物質的量小于1mol
D. 決定氣體摩爾體積的主要因素是分子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 Fe在少量Cl2中燃燒生成FeCl3
B. Al2O3和Fe2O3均可與NaOH溶液反應
C. SiO2與酸、堿均不發(fā)生反應
D. 二氧化硫、氯水均有漂白作用,其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l)Ti(BH4)3是一種儲氫材料,可由TiCl4和LiBH4反應制得。
①基態(tài)Ti3+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有______個。
②LiBH4由Li+和BH4-構成,BH4-的空間構型是________,B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_____________。
③某儲氫材料是第三周期金屬元素M的氫化物,M的部分電離能如下表所示:
I1/ kJ·mol-1 | I2/ kJ·mol-1 | I3/ kJ·mol-1 | I4/ kJ·mol-1 | I5/ kJ·mol-1 |
738 | 1451 | 7733 | 10540 | 13630 |
M是_____ (填元素符號)。
(2)銅晶體中銅原子的堆積方 式如圖1所示,銅晶體中原子的堆積模型屬于______。
(3)A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5,銅與A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圖2所示(黑點代表銅原子)。
①該晶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該化合物難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此化合物的氨水溶液遇到空氣則被氧化為深藍色,深藍色溶液中陽離子的化學式為_______。
③已知該晶體的密度為pg . cm-3,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為NA,已知該晶體中Cu原子和A原子之間的最短距離為體對角線的1/4,則該晶體中Cu原子和A原子之間的最短距離為__________________p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