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圖各變化中,E為無色無味的液體(常溫下),F(xiàn)為銀白色金屬,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淡黃色固體,G為常見的無色氣體(反應條件均已省略).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室中,少量F保存在
 
中,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2)若A是一種強堿,D是一種無色氣體,遇HCl氣體能產(chǎn)生白煙,反應①在溶液中加熱進行,則反應①中產(chǎn)生氣體D的離子方程式是
 

(3)若反應①在加熱條件下進行,單質A和化合物B按物質的量之比為1:2發(fā)生反應,且C、D是兩種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則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考點:無機物的推斷
專題:推斷題
分析:(1)F為銀白色金屬,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淡黃色固體,則F為Na,E為無色無味的液體(常溫下),與Na反應生成G與H,且G為常見的無色氣體,則E為H2O,G為H2,H為NaOH;
(2)若A是一種強堿,D是一種無色氣體,遇HCl氣體能產(chǎn)生白煙,可推知D為氨氣,反應①是銨鹽與強堿反應;
(3)若反應①在加熱條件下進行,單質A和化合物B按物質的量之比為1:2發(fā)生反應,且C、D是兩種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應碳與濃硫酸反應,可推知A為碳,B為硫酸,C為二氧化碳,D為二氧化硫,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1)F為銀白色金屬,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淡黃色固體,則F為Na,E為無色無味的液體(常溫下),與Na反應生成G與H,且G為常見的無色氣體,則E為H2O,G為H2,H為NaOH,則:
在實驗室中,少量Na保存在煤油中,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
故答案為:煤油;2Na+2H2O═2NaOH+H2↑;
(2)若A是一種強堿,D是一種無色氣體,遇HCl氣體能產(chǎn)生白煙,可推知D為氨氣,反應①是銨鹽與強堿反應,反應①中產(chǎn)生氨氣的離子方程式是:NH4++OH-
  △  
.
 
NH3+H2O,
故答案為:NH4++OH-
  △  
.
 
NH3+H2O;
(3)若反應①在加熱條件下進行,單質A和化合物B按物質的量之比為1:2發(fā)生反應,且C、D是兩種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應碳與濃硫酸反應,可推知A為碳,B為硫酸,C為二氧化碳,D為二氧化硫,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C+2H2SO4(濃)
  △  
.
 
CO2↑+2SO2↑+2H2O,
故答案為:C+2H2SO4(濃)
  △  
.
 
CO2↑+2SO2↑+2H2O.
點評:本題考查無機物推斷,物質的顏色、狀態(tài)及反應現(xiàn)象等是推斷突破口,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質,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苯環(huán)結構中不存在C-C單鍵與C=C雙鍵的交替結構,可以作為證據(jù)的是(  )
①苯不能使溴水反應褪色
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③苯在一定條件下既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又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④經(jīng)測定,鄰二甲苯只有一種結構
⑤苯是正六邊形.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弱,可用銅罐代替鐵罐貯運濃硝酸
B、向FeBr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變淺黃色是因為生成了Br2
C、在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后出現(xiàn)發(fā)黑現(xiàn)象,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說明BaCl2溶液有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寶藏,海水中蘊含80多種元素,氯堿工業(yè)原料都來自于海水.在氯堿工業(yè)中,曾用石棉隔膜電解槽來電解食鹽水(如圖甲所示).

(1)寫出兩電極的反應式:陽極
 
,陰極
 

(2)石棉隔膜的作用是
 

(3)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電解工藝不斷革新,電解效率和產(chǎn)品純度得到提高.20世紀80年代起,隔膜法電解工藝逐漸被離子交換膜電解技術取代.離子交換膜電解槽(如圖乙所示)中⑥、⑦分別是
 
、
 

(4)已知一個電子的電量是1.602×10-19C,在離子膜電解飽和食鹽水時電路中通過電子1.929×105C,則產(chǎn)生NaOH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于一個化學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可用△H-T△S判斷,若△H-T△S<0,反應能自發(fā)進行;若△H-T△S>0,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氮以及燃料燃燒不完全所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它們是現(xiàn)代化城市的重要大氣污染物.為了減輕大氣污染,人們提出用以下反應來治理汽車尾氣:2NO(g)+2CO(g)=N2(g)+2CO2(g),你能否判斷這一方案是否可行?理論根據(jù)是什么?(已知在298K、101kPa下,該反應的△H=-113.0kJ?mol-1,△S=-145.3J?mol-1?K-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氣態(tài)烴在標況下的密度為2.59g/L,取一定量的該烴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時生成CO2和水蒸氣在同溫同壓下的體積比為4:5.試通過計算求出該烴的分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25℃時,CH3COOH和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a(CH3COOH)=l.7×10-5mol/L,Kb(NH3?H2O)=1.7×l0-5mol/L.現(xiàn)有常溫下1mol/L的醋酸溶液和1mol/L的氨水,且知醋酸溶液的pH=a,試回答下列問題:
(1)醋酸溶液中存在的電離平衡用電離方程式表示為
 

(2)將上述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
 

(3)飽和氯化銨溶液顯酸性,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向飽和氯化銨溶液中加入少量Mg(OH)2固體,固體完全溶解.甲、乙兩位同學分別提出了不同的解釋:
甲同學:由于NH4+水解呈酸性,其H+結合Mg(OH)2電離的OH-,使Mg(OH)2溶解
乙同學:由于Mg(OH)2?Mg2++2OH-,NH4++OH-?NH3?H2O,使Mg(OH)2溶解.請你設計一個實驗驗證兩位同學的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蛇紋石石棉”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氧化鎂和結晶水,它的化學式是Mg6[(OH)4Si2O5]2
(1)“蛇紋石石棉”的氧化物形式為
 
,其中原子半徑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Si原子的最外層的電子排布式為
 
,SiO2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SiCl4比SiO2的熔點
 
(填“低”、“高”),原因是
 

(4)從哪些方面不能判斷Si和O的非金屬性強弱
 

A.利用Si和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SiO2與水不發(fā)生反應
C.Si在一定條件下與氧氣反應,生成SiO2D.H2SiO3的酸性比H2O的酸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試驗的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分液時,分液漏斗的上層液體應由上口倒出
B、檢驗NH4+時,往試樣中加入NaOH溶液,微熱,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檢驗逸出的氣體
C、配置0.1000mol?L-1氫氧化鈉溶液時,將液體轉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用加熱分解的方法區(qū)分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