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氨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化肥、冷凍劑等,F(xiàn)向一固定容積的反應器中通入2molN26molH2在催化劑作用下加熱至平衡狀態(tài),測得此時容器內(nèi)壓強比反應前減小了,列式計算H2的平衡轉化率___

2)燃料的燃燒將化學能轉化成熱能,提供了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所需要的能量和動力,F(xiàn)將標況下8.96L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氣體和足量氧氣充分混合并點燃,燃燒產(chǎn)物經(jīng)過濃硫酸充分吸收后增重16.2g,則混合氣體中乙烷和乙烯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多少___?

【答案】40% 1:3

【解析】

1)設反應達到平衡時,氮氣反應了xmol,

N2(g)+3H2(g)2NH3(g)

起始(mol) 2 6 0

變化(mol) x 3x 2x

平衡(mol) (2-x) (6-3x) 2x

根據(jù)題意,有,解得x=0.8;

氫氣的平衡轉化率。

2)設混合氣體中乙烷的物質的量為xmol,乙烯的物質的量為ymol

;

;

依題意有x+y=0.4,3x+2y=0.9;

解得y=0.3,x=0.1,故混合氣體中乙烷和乙烯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能電池是以表面涂有釕(Rii)基配合物的TiO2光敏染料的透明導電玻璃和鍍Pt導電玻璃為極板。其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

下列關于該電池敘述正確的是

A. 電池工作時電能由光能直接轉化而來,不涉及化學能轉化

B. 電池工作的總反應為:RuII+I3-=RuIII+3I-

C. 當太陽光照射光敏染料時,光敏染料所在電極的電勢低于鍍Pt導電玻璃電極

D. 電池工作時,為持續(xù)供電,需要定期補充有關電解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可逆反應①X(g)+2Y(g)2Z(g) ②2M(g)N(g)+P(g)分別在密閉容器的兩個反應室中進行,反應室之間有無摩擦、可滑動的密封隔板。反應開始和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有關物理量的變化如圖所示:

反應開始 平衡(I 平衡(II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達平衡(I)時體系的壓強與反應開始時體系的壓強之比為1011

B. 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C. 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

D. 達平衡(I)時,X的轉化率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研人員借助太陽能,將光解水制H2與脫硫結合起來,既能大幅度提高光解水制H2的效率,又能脫除SO2,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裝置可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B. 催化劑a表面發(fā)生還原反應,產(chǎn)生H2

C. 催化劑b附近的溶液pH增大

D. 吸收1 mol SO2,理論上能產(chǎn)生1 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室溫下,將1.000 mol/L鹽酸滴入20.00 mL 1.000 mo1/L氨水中,溶液pH和溫度隨加入鹽酸體積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a點由水電離出的c(H+) = 1.0 × 10-14 mo1/L

B. b點:c(NH4) > c(Cl) > c(OH) > c(H)

C. c點:鹽酸與氨水恰好完全反應

D. d點后,溶液溫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電離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不能說明氯元素的非金屬性比硫元素強的是(

A. 溶解性:HCl > H2SB. Cl2+H2S→2HCl+S

C. 穩(wěn)定性: HCl > H2SD. 3Cl2+2Fe2FeCl3S+FeFe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mol H21mol I2置于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H2(g)+I2(g)2HI(g)+9.4kJ,至t1時刻到達平衡狀態(tài),下列物理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不符合事實的是(

A

B

C

D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A(s)+2B(g)2C(g)+D(g) △H<0,F(xiàn)將1 mol A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將4 mol C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時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積為甲的2倍,t1時兩容器內(nèi)均達到平衡狀態(tài)(如圖1所示,隔板K不能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保持活塞位置不變,升高溫度,達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體積分數(shù)均減小

B. 保持溫度和活塞位置不變,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2 mol B,達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濃度是乙中C的濃度的2

C. 保持溫度和乙中的壓強不變,t2時分別向甲、乙中加入等質量的氦氣后,甲、乙中反應速率變化情況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t1前的反應速率變化已省略)

D. 保持溫度不變,移動活塞P,使乙的容積和甲相等,達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體積分數(shù)是甲中C的體積分數(shù)的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為探究Na2CO3溶液的性質,需要480mL 0.2molL-1Na2CO3溶液。溶液的配制過程如圖所示:

(1)指出配制過程中兩處明顯錯誤_______________.

(2)請分析下列情況對所配溶液濃度產(chǎn)生的影響: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濃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偏低的有________,無影響的是________。

①用左物右碼的方法稱量(使用游碼);②碳酸鈉不純,其中混有氯化鈉;③容量瓶未經(jīng)干燥使用;④稱量碳酸鈉時所用砝碼生銹;⑤移液過程中有少量溶液濺出;

(3)向標準配制的0.2molL-1Na2CO3溶液50mL,逐滴加入0.2molL-1Ba(OH)2溶液50mL。該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molL-1(忽略溶液體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