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表示蠶豆葉肉細胞葉綠體中部分代謝變化,其中M、N、X代表小分子物質,①、②、③代表生理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組成M的化學元素來源于H2O和ADP
B.物質X由磷酸基、脫氧核糖和含N堿基組成
C.完成過程①離不開生物膜,過程②、③在葉綠體基質中完成
D.過程③的物質轉化過程是CO2→C5→C3→C6HI2O6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二倍體高等動物(2n=6)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其體內某細胞處于細胞分裂某時期的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所示分裂過程只發(fā)生在該動物某些器官內
B.該細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為aBX、AbY、aBXA、bY
C.圖示細胞中沒有四分體,有6條染色體,DNA分子可能多于12
D.如該細胞由圖示狀態(tài)繼續(xù)完成分裂過程,會出現不均等分裂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劇烈運動時產生的 CO2是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共同的產物
B.O2濃度為零時,細胞呼吸強度等于零
C.細胞呼吸中每個階段都有 ATP 的合成
D.在電子傳遞鏈中,特殊分子所攜帶的氫和電子分別傳遞給氧,形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農業(yè)研究所將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抗蟲基因(Bt)導入棉花,篩選出Bt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體上的抗蟲植株(假定Bt基因都能正常表達)。某些抗蟲植株體細胞含兩個Bt基因,這兩個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整合情況有右圖所示的三種類型(黑點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點);讓這些含兩個Bt基因抗蟲的植株自交,后代含抗蟲基因的個體的比例大小順序是 ( )
A.甲、丙、乙B.甲、乙、丙C.丙、乙、甲D.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所對一個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了幾年的跟蹤調查。如圖所示某種魚遷入此生態(tài)系統(tǒng)后的種群數量 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1)圖 A、B 能反映魚種群數量變化的曲線是_____。
(2)t2 時期后,種群數量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
(3)若在 t2 時種群數量為 K,為了保護這種魚類資源不被破壞,以便持續(xù)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應使這種魚的種群數量 保持在_____值水平,因為此時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觀點認為生長素能誘導細胞壁酸化,增大其可塑性從而使細胞伸長。為驗證上述觀點,請根據以下提供的材料與用具,以豌豆種子萌發(fā)后的上胚軸切段為對象,完善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
供選的材料和用具:豌豆種子萌發(fā)后的上胚軸切段,配置顯微測量儀的顯微鏡,0.1 毫米刻度尺,中性緩沖液,生長素溶液,弱酸性緩沖液,蒸餾水,培養(yǎng)皿等。
(說明:緩沖溶液可以維持酸堿度的恒定且對植物的代謝沒有影響)
回答下列問題:
(1)完善實驗思路:
① 取三個培養(yǎng)皿并編號,________ ,再在各培養(yǎng)皿中加入相等數量的豌豆種子萌發(fā)后的上胚軸切段。
② 制作臨時裝片,使用________ 測量每組________ ,并求平均值。
③ 將各組置于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每隔 20 分鐘重復步驟②的操作。
④ 統(tǒng)計和分析實驗數據。
(2)根據實驗數據推測生長素除了能促進細胞壁酸化外,必定還有其它作用促進細胞伸長。請設計一個坐標系,用曲線圖表示該實驗最可能的結果。
____
(3)進一步研究發(fā)現生長素促進細胞伸長的機理之一是:生長素能促進細胞內 H+通過________ 方式進入細胞壁中,在酸性條件下, ____活性上升,使細胞壁變松弛,導致細胞的________ 能力加強,促使細胞快速伸長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為豚鼠胰腺腺泡細胞合成并分泌胰蛋白酶的示意圖,其中①~⑥表示不同細胞結構,實驗初始時此細胞中注人3H標記的亮氨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細胞生物膜系統(tǒng)僅包括②③④⑤⑥,其中結構②③間不需囊泡進行聯(lián)系
B.圖中細胞②中出現放射性早于④,④運輸的物質具有催化功能而②中無此功能
C.圖中③可合成、加工并運輸胰蛋白酶,上述過程中③的膜面積基本不發(fā)生變化
D.細胞分泌胰蛋白酶需依靠⑥的結構特點,上述過程表明生物膜的成分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田鼠種群t年與t+1年種群數量的比值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外界環(huán)境條件基本不變),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t2年結束時該種群的數量最大
B.在t2~t3時間段該種群數量的增長速率逐漸增大
C.t1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為穩(wěn)定型
D.利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田鼠的種群密度時,第二次被捕捉的難度增大,得到的結果比實際數值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態(tài)學家P.A.Haefner對褐蝦在不同含鹽量和不同溫度條件下的耐受能力進行了研究。其研究的部分數據繪成如圖曲線(曲線旁的百分比為褐蝦死亡率)。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與15℃水溫比較,5℃水溫下褐蝦對鹽度耐受范圍窄
B. 在25℃水溫、30‰鹽度時,只有10%的褐蝦能夠生存
C. 在20℃水溫條件時,30‰左右的鹽度最適宜其生存
D. 由圖可見,溫度和鹽度等因子共同影響生物的生命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