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鑒定蛋白質時,事先會留出一些豆?jié){,其主要目的是( )

A. 重復兩次,結果準確

B. 再用于還原糖的鑒定

C. 與加入雙縮脲試劑后的顏色作對照

D. 失敗后還可以重做

【答案】C

【解析】在做蛋白質鑒定實驗時,若選用大豆做材料,必須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須稀釋,防止其粘在試管壁上不易涮洗.在獲得大豆組織液后,應預留部分組織樣液,與加入試劑的反應物顏色作對比,以檢驗實驗結果,證明發(fā)生紫色反應是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chǎn)生的.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模式圖,請據(jù)圖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圖①細胞在顯微鏡下可清晰地看到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
B.圖②細胞可發(fā)生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C.圖③所示的時期,細胞內(nèi)的高爾基體的活動顯著加強
D.圖④所示的時期,細胞中的DNA數(shù)目不變,但染色體數(shù)量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人體內(nèi)激素調(diào)節(jié)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激素在細胞間具有傳遞信息的作用

B. 激素含量極微,且起作用后即被滅活

C. 激素隨血液只運輸給相應的靶器官、靶細胞

D. 不同激素所作用的靶器官、靶細胞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歷史上,巴厘島阿貢火山噴發(fā)出來的火山巖漿覆蓋了大面積的山體,所到之處生物全部死亡,在隨后的若干年間上演了非常緩慢的群落演替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火山巖上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

B. 只有被大自然摧毀的群落才會發(fā)生演替

C. 人類重建家園的過程中可改變自然演替的方向

D. 人工種植地衣可加快火山巖上的群落演替進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天鵝種群數(shù)量增長的“J”型曲線和“S”型曲線。若不考慮遷入和遷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改善其棲息環(huán)境,可使K值提高

B. 對該種群密度的取樣調(diào)查可以采用標志重捕法

C. bc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 比較曲線Y與曲線X,表明自然狀態(tài)下種群無法超出理想狀態(tài)下的最大增長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中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2表示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象.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 CD段形成的原因
(2)觀察染色體的最佳時期是圖2中的圖,此時,染色體:染色單體:DNA=
(3)圖2中細胞處于圖1中的BC段.
(4)觀察有絲分裂過程的實驗不能選擇高度分化的體細胞為實驗材料,因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A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共有8種

B細胞生物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

C葉綠體、線粒體和核糖體都含有DNA

D一種病毒只含有DNA或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水稻品種莖稈的高矮是一對相對性狀,對兩個純合親本雜交產(chǎn)生的F1進行測交,其后代中雜合子的概率是(

A.0 B.25% C.50% D.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用32P的磷酸鹽作標記物浸泡蠶豆幼苗,追蹤蠶豆根尖細胞分裂情況,得到蠶豆根尖分生區(qū)細胞連續(xù)分裂數(shù)據(jù)如下:
試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蠶豆的細胞周期可用(0→19.3)或(2→21.3)來表示
B.蠶豆根尖細胞分裂的細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C.DNA含量加倍和染色體數(shù)量加倍分別發(fā)生在b段和e段
D.處于間期的細胞大約占10.3%,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大約占89.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