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圖為甲、乙兩種不同類型血友病的家系圖。Ⅲ3不攜帶甲型血友病基因,Ⅲ4不攜帶乙型血友病基因,Ⅱ1、Ⅱ4均不攜帶甲型和乙型血友病基因。不考慮染色體片段互換和基因突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型血友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乙型血友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 1與正常男性婚配所生的子女患血友病的概率為5/16

C. 3與Ⅲ4再生1個乙型血友病的特納氏綜合征女孩,她的染色體異常是由Ⅲ3造成的

D. 若甲型血友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編碼最后1個氨基酸的2個堿基對缺失而來,則其表達的多肽鏈比正常的短

【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伴性遺傳、人類遺傳病等知識,屬于遺傳規(guī)律的應用。分析系譜圖:Ⅲ4患甲型血友病,Ⅲ2患乙型血友病,但Ⅱ1、Ⅱ4均不攜帶甲型和乙型血友病基因,因此甲型血友病和乙型血友病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甲型血友病和乙型血友病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錯誤;根據Ⅱ代的情況推理得到Ⅲ3基因型及概率為是1/2XABXAB1/2XABXaB,Ⅲ4患甲型血友病,但其不攜帶乙型血友病基因,因此Ⅲ4的基因型是XAbY,則Ⅳ1的基因型及概率為3/4XABXAb1/4XaBXAb,其與正常男性(XABY)婚配所生的子女患血友病的概率為3/4×1/4+1/4×1/2=5/16,B正確;由于特納氏綜合癥個體缺少1X染色體,所以Ⅲ3與Ⅲ4再生1個乙型血友病的特納氏綜合征女孩,她的染色體異常是由Ⅲ4造成的,C錯誤;正;蚓幋a最后1個氨基酸的2個堿基對缺失可能導致終止密碼提前或推后出現,則其表達的多肽鏈比正常的短或長,D錯誤,所以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酶只能在細胞內發(fā)揮作用

B.線粒體基質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C.酶是活細胞產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

D.高溫和低溫均能破壞酶的結構使其失去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熒光蛋白簡稱GFP,最初是從維多利亞多管發(fā)光水母中分離出來的結構蛋白。其相關數據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蛋白質含有2條肽鏈

B. R基上的氨基有16

C. 該肽鏈水解時,水中氫的去向是形成氨基

D. 在合成該物質時相對分子量減少了22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中動植物糖類、脂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區(qū)曾做過一項實驗,將30.大量的鴨子引入農田捕食水稻蝗蟲,結果僅需2000只鴨子就能把4000畝地里的蝗蟲進行有效控制。為研究蝗蟲種群數量變化規(guī)律,該實驗還建立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模型。圖丙表示引入鴨子后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時的兩種群數量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圖模型屬于物理模型,曲線變化反映了鴨子和蝗蟲間存在的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

B. 若僅從甲模型分析,圖中最可能代表蝗蟲和鴨的K值的數據分別為N3和P3

C. 若蝗蟲最初有N0只,每天增加3%,呈“J”型增長,則t天后種群數量為N0·0.03t

D. 圖丙中H為蝗蟲數量變化,圖甲中的①②③④的種群數量變化可依次對應圖丙中的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所示化合物的結構分析回答:

1)該化合物中,①表示_________,⑦表示_________。

2)該化合物由________個氨基酸失去________個水分子而形成,這種反應叫作____________,在這個過程中,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_________。

3)該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種類不同,是由_______決定的,其編號是_________。

4)該化合物含________個肽鍵,存在于編號________之中。

5)該化合物含有_______個游離的氨基和________個游離的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U型管中的半透膜可允許水分子和單糖通過,而不允許二糖通過,m側是蒸餾水,n側是0.3g/mL的蔗糖溶液,實驗開始時m、n兩側液面等高。一段時間后,當m、n兩側液面不再變化時,向n側加入蔗糖酶(已知蔗糖酶不影響溶液滲透壓)。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實驗開始時,m、n兩側不會發(fā)生滲透作用

B. 實驗開始后,n側液面逐漸升高,當m、n兩側液面不再變化時兩側溶液濃度相等

C. 加入蔗糖酶之后,n側液面先升高后降低

D. 加入蔗糖酶一段時間后,當m、n兩側液面不再變化時,n側液面仍然明顯高于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農業(yè)生產上有一種廣泛使用的除草劑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長期使用會污染土壤。為修復被污染的土壤,可按圖示程序選育出能降解該除草劑的細菌。已知該除草劑(含氮有機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該除草劑的培養(yǎng)基不透明。請分析回答:

(1)微生物接種是微生物學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術,該技術的核心是_______

(2) 在選育過程中,應將土壤浸出液接種于以該除草劑為唯一______的培養(yǎng)基上。通過比較單菌落周圍__________的大小,可篩選出高效的目的菌。實驗結果如右圖顯示的A~E五種菌株中,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3) 若想對初步篩選得到的目的菌進行純化并計數,可采用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將lmL土壤溶液分別稀釋10倍和100倍,每種稀釋度各在3個平板上分別接入0.lmL稀釋液,經過適當培養(yǎng)后,6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為59、57、58和2、7、5,空白對照組的平板上沒有菌落,則每升土壤溶液中活菌數的理論值為_____________個。實際上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數比通過統(tǒng)計所得的這一數值要大,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科研人員用放射線處理該細菌,獲得突變株A和B,然后對突變株A和B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接種的菌種

一般培養(yǎng)基

實驗處理及結果

A

不生長

添加營養(yǎng)物質甲,能生長

B

不生長

添加營養(yǎng)物質乙,能生長

A+B

能生長

不添加營養(yǎng)物質甲、乙,能生長

請分析突變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種于一般培養(yǎng)基中能生長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肝細胞與甲、乙、丙三種細胞外液的物質交換關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甲、乙、丙依次為組織液、血漿、淋巴

B. 甲中的葡萄糖進入肝細胞需穿過兩層磷脂分子

C. NaHCO3等緩沖物質可使乙的pH穩(wěn)定在7.35~7.45

D. 肝細胞、甲、乙三部位CO2濃度大小關系為乙>甲>肝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