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自然界的某些變化可能導致種群中個體數量發(fā)生改變,下列關于種群數量變化原因的分析,錯誤的是

A.1曲線用于指導防治害蟲,在a點開始防治很難達到理想效果

B.若圖2表示某湖泊的草魚數量,則b點后發(fā)生的變化主要是由于草魚繁殖能力太強

C.3c點后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該種群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D.若圖4表示草原生態(tài)系統中某羊群的數量,則d點后發(fā)生的變化可能是過度放牧所致

【答案】B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種群數量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考查學生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A、防治害蟲應在害蟲數量達到K/2之前效果最好,A正確;

B、若圖2所示為某湖泊中草魚的種群數量變化,則b點以后種群數量劇增可能是環(huán)境條件改善造成的,因為據圖可以看出K1已經是開始時環(huán)境的最大容納量了,后來的數量劇增且在更高的水平上波動只能是環(huán)境條件改善造成的,B錯誤;

C、種群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后,其數量可能會急劇減少,C正確;

D、過度放牧可以使羊群數最在短時間內增加,然后時間一長會因草場生態(tài)被破壞而減少,D正確。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不同的處理使神經纖維上膜電位產生不同的變化,下列有關處理方式、作用機理或對應結果錯誤的是( )

A.圖甲將神經纖維置于高Na+溶液中B.圖乙利用藥物阻斷Na+通道

C.圖丙利用藥物阻斷K+通道D.圖丁是利用藥物使Cl-通道打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高等動物體內細胞與外界進行的物質交換。

(1)圖中虛線內物質總稱為____,其中A代表___,B代表____,C代表___。

(2)填寫圖中D、E系統的名稱:D______;E______

(3)從圖中可以看出,維持內環(huán)境滲透壓的Na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進入內環(huán)境要經過____系統、_____系統。

(4)體內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如尿素等,從內環(huán)境排出體外要經過__系統、__系統。

(5)CO2不從組織液進入組織細胞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激素作為一種化學信使,能把某種調節(jié)的信息由內分泌細胞攜帶至靶細胞。圖示為影響血糖調節(jié)的因素及激素發(fā)揮作用的過程。

1)“刺激X”最可能是_________

2)腎上腺素增多可以使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強從而引起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與圖中刺激X→①→下丘腦→②→胰島A細胞的過程相比較,這兩個過程調節(jié)方式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者的關系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靶細胞依靠膜上受體接受信號,受體的化學本質是____,靶細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_,從而升高血糖。

4)有同學以血糖為例構建一個概念模型如下圖所示,請?zhí)顚懭笔У牟糠,若①血糖濃度升高則②__,圖中激素分泌量穩(wěn)態(tài)的維持是通過___(填“正”或“負”)反饋調節(jié)來實現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些小島上的蜥蜴進化過程,D、表示生物進化中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D表示的變異是突變

B.E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C.圖中體現了地理隔離導致生殖隔離過程

D.相對于C島來說,B島的自然環(huán)境可能與A島更接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想利用細菌快速繁殖的特點處理廢棄的淀粉殘渣,他們從土壤中篩選出淀粉分解菌,并用稀碘液處理培養(yǎng)平板,對其分解淀粉的能力進行研究,平板上菌落情況和測量數據如下圖、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菌種

菌落直徑C(mm)

透明圈直徑H( mm)

H/C

細菌I

5.1

12

2.4

細菌II

8.1

13.0

1.6

細菌III

8.2

0

1)要從土壤中分離目標菌,所用培養(yǎng)基應以___________________為唯一碳源除此之外,培養(yǎng)基上還應提供的基本營養(yǎng)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3)等,此培養(yǎng)基稱作_______________ (填用途)培養(yǎng)基。

2)要想將土壤稀釋液均勻地涂在平板上,應該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進行接種。

3)在從土壤中分離目標菌時,發(fā)現培養(yǎng)基上三種細菌都能生長并形成菌落(如上圖)。細菌III沒有產生透明圈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如果要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最強的目標菌,應選擇細菌____ (“ I”“II”“III")的菌落進一步純化 ,選擇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動物精子形成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如果分裂時3和4不分離,則產生的精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均異常

B. 若在復制時沒有發(fā)生任何差錯,則該細胞一定能產生4種類型的精細胞

C. 若染色體1和2發(fā)生部分片段交換,則減數分裂無法正常進行

D. 如果基因N發(fā)生突變,則該細胞產生的精細胞有一半出現異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種真菌(含線粒體)中蛋白質的合成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結構Ⅰ、Ⅱ代表的結構或物質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

2)完成過程①需要的從細胞質進入細胞核的物質有__________。

3)由圖可知,基因表達過程中轉錄的場所有_______

4)根據圖和表格判斷:Ⅲ為____(填名稱)。Ⅲ攜帶的氨基酸是_____。若蛋白質2在線粒體內膜上發(fā)揮作用,其功能可能是參與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階段。

5)用某種藥物處理該細胞后,發(fā)現細胞質基質中RNA含量顯著減少,推測這種藥物抑制的過程是_____(填序號),其線粒體功能_______(選填不會)受到這種藥物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實驗動物蛙為材料,開展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研究。

1)關于反射弧分析的實驗及有關問題如下:為驗證脊蛙屈腿反射(屬于屈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實驗思路是用1%H2S04溶液刺激蛙一側后肢的趾尖,出現屈腿,說明反射弧完整。刺激感受器與產生屈腿不是同時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

2)若用5% H2S04溶液刺激蛙一側后肢的趾尖后,再用1% H2S04溶液刺激該趾尖,沒有觀察到屈腿其原因是___。若取上述一段神經,用某種藥物處理阻斷了Na+通道,然后剌激該神經,其動作電位將__________

3)將蛙腦破壞,保留脊髓,做蛙心靜脈灌注,以維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動。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分別連接電位計ab。將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電位計ab有電位波動,出現屈反射。下圖為該反射弧結構示意圖。用簡便的一組實驗驗證興奮能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單向傳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