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如圖為細胞膜結構圖,其中a和b分別代表不同分子或離子進出細胞的方式.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線粒體膜、葉綠體膜中的結構③的排列方式不同
B.神經細胞去極化時Na+通過②進入細胞,且不需要ATP
C.氧氣進入細胞可用 b表示,這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和不對稱性
D.將③包裹大分子藥物,定向送入靶細胞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性

【答案】B
【解析】解:A、細胞膜、線粒體膜、葉綠體膜中都含有膜,③磷脂雙分子層構成基本骨架,排列方式相同,A錯誤; B、神經細胞去極化時Na+通過②進入細胞的方式是協助擴散,需要載體,不需要ATP,B正確;
C、氧氣進入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b表示自由擴散出細胞,C錯誤;
D、將③包裹大分子藥物,定向送入靶細胞是胞吞,體現了膜的流動性,D錯誤.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反射弧結構模式圖,a、b分別是放置在傳出神經和骨骼肌上的電極,用于刺激神經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傳出神經上的電位計,用于記錄神經興奮電位;d為神經與肌細胞接頭部位,是一種突觸.

(1)用a刺激神經,產生的興奮傳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縮(屬于或不屬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能或不能)在c處記錄到電位.
(3)正常時,用a刺激神經會引起骨骼肌收縮;傳出部分的某處受損時,用a刺激神經,骨骼肌不再收縮,根據本題條件,完成下列判斷實驗:
①如果 , 表明傳出神經受損.
②如果 , 表明骨骼肌受損.
③如果 , 表明部位d受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是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乙表示真核細胞中囊泡運輸的種形式,請據圖回答:

(1)圖甲B細胞中⑦的功能是
(2)圖甲中,有磷脂參與構成的結構有(填寫圖中序號).核仁與圖中的(填寫圖中序號)的形成有關.
(3)DNA粗提取實驗中破碎A細胞常采用的操作是 , 而破碎B細胞時需加入洗滌劑,其作用是
(4)據圖乙可知,是囊泡主要的發(fā)源地,起著交通樞紐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膜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細胞膜作為系統的邊界,能夠維持細胞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B. 細胞的膜結構中可能形成囊泡的是內質網和高爾基體膜

C. 構成細胞膜及細胞器膜的磷脂分子都是可以運動的

D. 胰島細胞中高爾基體膜成分的更新速率快于口腔上皮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短肽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化合物含2個游離的羧基
B.該化合物是由3種氨基酸脫水縮合而來
C.該化合物含有2個肽鍵
D.該化合物被稱為三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組成生物體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幾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這種差異的產生,取決于

A. 兩者的結構完全不同 B. 兩者R基團組成的不同

C. 酪氨酸的氨基多 D. 精氨酸的羧基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三個水稻品種,基因型分別為AABBdd、AabbDD和aaBBDD。如果從插秧(移栽幼苗)到獲得種子(或花粉)為一次栽培,運用單倍體育種技術,利用以上三個品種獲得基因型為aabbdd的植株最少需要幾次栽培(  )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G蛋白偶聯受體調控著細胞對激素、神經遞質的大部分應答.如圖表示促甲狀腺激素與靶細胞膜內側的G蛋白偶聯受體結合,活化G蛋白,進而引起細胞內一系列代謝變化的過程.請回答:
(1)促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細胞是 , G蛋白偶聯受體的化學本質最可能是
(2)圖中過程①需要細胞質為其提供作為原料,催化該過程的酶是
(3)寒冷刺激時,圖中的生物學效應指的是
(4)受寒冷刺激時,皮膚冷覺感受器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強,膜電位將變?yōu)?/span> . 在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突觸中,信號轉換的一般方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農場面積為140hm2 , 農場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黑線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鷹前來捕食,某研究小組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該農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100只,標記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獲280只,發(fā)現其中有2只帶有標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鷹的遷入率增加會影響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
B.該農場黑線姬鼠的種群密度約為100只/hm2
C.黑線姬鼠種群數量下降說明農場群落的豐富度下降
D.植物→鼠→鷹這條食物鏈,第三營養(yǎng)級含能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