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不同條件下酶促反應的速率變化曲線,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在c點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將加快
B. 在a點增加底物濃度,反應速率將加快
C. be段影響反應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底物濃度
D. II比I反應速率慢的原因是溫度低使酶活性降低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下圖1為生產HIV單克隆抗體的過程,圖2為運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HIV疫苗的操作簡要路徑。 據圖分析回答。
(1)圖1中,過程①稱為_____________技術,過程②融合實驗完成后得到的雜交瘤細胞所產生的抗體的優(yōu)點是 ____________ 。
(2)圖2中, 過程①需要用到________酶。一個DNA片段進行擴增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PCR技術,如果這個過程中消耗了引物62個,則進行了______輪的DNA復制。
(3)若將重組質粒導入小鼠受精卵細胞中,通常應采取_____________技術。
(4)用限制酶處理DNA片段,可使特定核苷酸序列特定部位的_____________鍵斷開。若用X、Y兩種限制酶作用于圖2中的DNA片段,并進行電泳分析,其結果如下圖。 A至D選項中,關于兩種酶切位置的判斷,正確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濕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穩(wěn)定環(huán)境、物種保護及資源供應等功能;如下圖中甲、乙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濕地中兩種生物當年的種群數量(Nt)和一年后的種群數量(Nt+1)之間的關系,直線P表示Nt+1=Nt,則不正確的是
A. 甲曲線上A、B、C三點中,表示種群數量增長的是B點
B. 乙曲線上D、E、F三點中,表示種群數量相對穩(wěn)定的是F點
C. 當Nt小于a時,甲、乙兩條曲線中甲曲線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D. 該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由淺水區(qū)向陸地方向依次生長著蘆葦、堿蓬、檉柳等,這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甜味對動物來說預示能量的存在,研究發(fā)現雌激素與甜味感知密切相關。請回答問題。
(1)圖1是味覺感受器細胞膜接受刺激產生興奮的過程示意圖。
由圖可知,化合物與味蕾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通過G蛋白激活離子通道,使Na+以__________方式大量內流,膜內電位__________,產生興奮,進而傳導到__________形成味覺。
(2)為探究雌激素(E2)與甜味感知之間的關系,研究者采用E2對體外培養(yǎng)的味覺感受器細胞(STC-1)進行實驗處理,結果如下。
①動物細胞培養(yǎng)液中通常需要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以防止污染。
②為驗證其受體可在STC-1細胞中表達,研究者提取了細胞中的__________,通過逆轉錄獲得cDNA后進行PCR擴增,并將擴增結果分別與對照組1、對照組2即__________的兩組細胞進行比較,結采如圖2。據圖可知,STC-1細胞可響應E2信號。
③研究者用E2處理STC-1細胞,并用②中方法檢測了甜味受體TIR2基因的表達量,結果如圖3。由結果可知,E2濃度為__________時,對甜味受體基因表達的促進作用最顯著。
(3)請據此推測女性在孕期雌激素水平顯著升高易發(fā)生肥胖的原因及其意義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甲、乙、丙三圖表示酶濃度一定時,反應速率和反應物濃度、溫度、pH的關系。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圖甲中,因反應液中酶的數量有限,當反應物達到一定濃度時,反應速率不再上升
B. 圖乙中,a點對應的溫度稱為最適溫度
C. 圖乙中,溫度超過a點后反應速率急劇下降,其原因是高溫條件下酶變性失活
D. 圖丙中,pH從6上升到10的過程中,酶活性先增強,后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薺菜的果實形狀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三角形基因(B)對卵形基因(b)為顯性,但當另一圓形顯性基因(A)存在時,基因B和b都不能表達。現有一對親本雜交,后代的分離比為圓形∶三角形∶卵形=6∶1∶1,則該親本的基因型可能為
A. AaBb×AabbB. aabb×AabbC. Aabb×aaBbD. AaBb×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哪項不是決定蛋白質分子多樣性的原因
A. 組成蛋白質分子的氮基酸種類不同 B. 形成蛋白質分子的縮合方式不同
C. 不同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不同 D. 各種蛋白質分子的肽鍵數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不同濃度的2,4一D處理未授粉的番茄子房,得到無子番茄平均重量如下圖所示。據圖可得出的結論是
A. 2,4—D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B. 適宜濃度的2,4一D可以促進扦插枝條生根
C. 025mg/L時,隨濃度升高2,4—D的促進作用增強
D. 利用2,4一D獲得無子番茄的最適濃度在2030mg/L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加試題)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蝗災是指由蝗蟲引起的災變;认x極喜歡溫暖干燥的環(huán)境,因而蝗災往往和旱災相伴而生,有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的說法。
材料二 2014年8月底,成千上萬只蝗蟲成群掠過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的上空,這團龐大的“黑云”給該國900萬農業(yè)工作者帶來恐慌。下表為塔那那利佛氣候資料表。
(1)根據材料分析塔那那利佛蝗災多發(fā)的原因。
(2)簡述蝗災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