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少一半發(fā)生在: ( )
A.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B.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C.聯(lián)會時期 D.四分體時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 )
①解離的目的是用藥液使組織細胞彼此分離開來
②解離后需要漂洗,便于染色
③壓片是為了將根尖細胞壓成薄層,使之不相互重疊影響觀察
④一個細胞中染色體的動態(tài)連續(xù)變化是觀察的主要內容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燒傷、過敏等情況下,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會異常增高,此時不可能發(fā)生( )
A.血漿蛋白隨液體滲出毛細血管
B.細胞間隙液減少
C.血漿滲透壓下降
D.淋巴液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紫外線易使生物體內脂類氧化而破壞其功能,據此分析,植物體短暫的暴露在紫外線照射條件下,光合作用立即受到抑制的原因可能是( )
A.催化暗反應的酶受到破壞
B.類囊體的薄膜受到破壞
C.基質中的DNA受到破壞
D.基質中的核糖體受到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細胞分裂時觀察不到紡錘體的是( )
①細菌細胞
②根的分生區(qū)細胞
③蛙紅細胞
④蛙的次級精母細胞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假設A、b代表玉米的優(yōu)良基因,這兩種基因是自由組合的,F(xiàn)有AABB、aabb兩個品種,為培育出優(yōu)良新品種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圖所示。
(1)由品種AABB、aabb經過①、②、③過程培育出新品種的育種方法稱為 。若經過②過程產生的子代總數(shù)為1552株,則其中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理論上有 株。基因型為Aabb的類型經過過程③,子代中AAbb與aabb的數(shù)量比是 。
(2)過程 是單倍體育種。與“過程①②③”的育種方法相比,這種育種的優(yōu)勢是 。過程⑦的育種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代生物科技在畜牧業(yè)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以下是科學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種牛的過程。請據圖答有關問題。
(1)為提高良種奶牛的繁殖能力,在獲取卵母細胞之前需用________________對奶牛進行處理,目的是使其________________。
(2)“轉基因牛”D培育過程中,常用受精卵作為外源基因的受體細胞,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過程h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圖中數(shù)字標號③代表的結構為________________,c→d過程需對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蛐褪欠裣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培育良種牛的過程中,都運用了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在動物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為防止雜菌的污染而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驗證生長素類似物A對小麥胚芽鞘(幼苗)伸長影響的實驗中,將如圖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餾水中1小時后,再分別轉入5種濃度的A溶液(實驗組)和含糖的磷酸鹽緩沖液(對照組)中.在23℃的條件下,避光振蕩培養(yǎng)24小時后,逐一測量切段長度(取每組平均值),實驗進行兩次,結果見圖2.
請分析并回答:
(1)生長素類似物是對植物生長發(fā)育有重要調節(jié)作用的一類化合物.本實驗中 mg/L濃度的溶液促進切段伸長的效果最明顯。
(2)振蕩培養(yǎng)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 以滿足切段細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與溶液成分接觸更均勻。
(3)圖2中,濃度為O.OOlmg/L的溶液對切段伸長 (選填“有”或“無”)促進作用;與濃度為lmg/L的結果相比,濃度為10mg/L的溶液對切段的影響是 。
圖2中,濃度為0.1mg/L時實驗二所得數(shù)據與實驗一偏差較大,在做原始記錄時對該數(shù)據應 (選填下列選項前的字母)
A.舍棄 B.修改 C.如實填寫
為檢驗該濃度下相關數(shù)據的可靠性,還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