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對某地區(qū)人類的遺傳病進行調查,在調查中發(fā)現甲種遺傳。ê喎Q甲。┑陌l(fā)病率較高,往往是代代相傳,乙種遺傳病(簡稱乙。┑陌l(fā)病率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該地區(qū)10000人中表現情況統(tǒng)計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請分析回答:
有甲病、無乙病 | 無甲病、有乙病 | 有甲病、有乙病 | 無甲病、無乙病 | |
男性 | 279 | 250 | 7 | 4464 |
女性 | 281 | 16 | 3 | 4700 |
(1)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發(fā)病情況,應在______________調査并計算發(fā)病率。
(2)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體上。
(3)假設被調査群體中患甲病的純合子為100人。則被調査的人群中顯性基因(A)的基因頻率是______________%。
(4)如圖是該小組的同學在調査中發(fā)現的甲。ɑ驗A、a)、乙。ɑ驗B、b)的家庭系譜圖。
請據圖回答:
①II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IV6是男孩,則該男孩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IV6是女孩,則其為乙病攜帶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群中隨機抽樣 常 3.35 aaXBXB 或 aaXBXb 3/8 1/4
【解析】
題目中遺傳方式的判斷:
甲。焊鶕p親患病,后代女兒正常,女兒正常的基因來自父親,父母雖有正常的基因但仍得病,致病基因為顯性。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女兒必從父方得到帶有顯性致病基因的X染色體而致病,所以甲病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乙病:根據遺傳系譜圖可知,乙病是隱性基因控制的,根據表格調查的結果,乙病中男性發(fā)病率較高,女性發(fā)病率較低,可判斷乙病是伴X隱性遺傳.
(1)對于甲病和乙丙的發(fā)病情況,為避免人為因素干擾,確保調查結果的準確性,應在人群中隨機調查并計算發(fā)病率。
(2)根據表中數據,甲病的男女比例接近于1:1,與性別無關,乙病的發(fā)病率男大于女,且與性別有關,因此可得出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
(3)調查總人數是10000人,患甲病總人數是570人,純合子是100人,雜合子是470人,顯性基因(A)的基因頻率是。
(4)①由遺傳系譜圖可得,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Ⅲ3患乙病,其父母均表現正常,可推知Ⅲ2的基因型可能為aaXBXB或aaXBXb。
②由題意推知Ⅲ1的基因型為AaXBY,而Ⅲ2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XB,二者婚配所生男孩正常的概率是。
③Ⅲ1的基因型為AaXBY,而Ⅲ2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XB,其后代女孩中攜帶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病毒HIV造成艾滋病的病程,顯示人體內產生免疫力與HIV出現的情況。此外在臨床上,初期與潛伏期時并無病癥出現。試問在潛伏期時要如何采樣與檢測來判斷病人是否已被感染( )
A. 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測定HIV的存在
B. 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測定HIV抗體的存在
C. 采取血液直接測定HIV的存在
D. 采取血液直接測定HIV抗體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閱讀下文,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正常細胞中含有抑癌的P53基因,能表達抗病毒蛋白,幫助修復輕度變異的基因,也能使重復變異的細胞發(fā)生凋亡而避免腫瘤的發(fā)生;若它失活而不能表達,則基因突變的細胞易形成腫瘤;蛑委熌[瘤是根本的方法,腺病毒以其嗜好增殖細胞和對人體基本無害而成為良好的基因載體。野生型腺病毒含有抑制P53基因活性的55Kda基因,以及病毒復制基因E1,因此需要重新構建有療效的、安全的腺病毒。圖甲、乙中箭頭所指為相應限制酶切點。
(1)DNA解旋酶直接作用于脫氧核苷酸之間的____________鍵(化學鍵);DNA限制酶直接作用于脫氧核苷酸之間的____________鍵(化學鍵)。
(2)構建重組腺病毒時,限制酶最好選擇______________,理由是:既可以去除_____基因以防止病毒復制后損傷健康細胞,同時還能破壞___________基因以防止其____________。
(3)將目的基因與腺病毒重組時,重組的成功率較低,依然還有大量非重組的野生型病毒的DNA,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獲得更多重組病毒,采用的方法是:獲取人體某腫瘤細胞→將E1基因導入腫瘤細胞的基因組中→重組病毒侵染含E1基因的腫瘤細胞→體外培養(yǎng)侵染的細胞。該過程中利用腫瘤細胞能不斷復制的特點可以為病毒提供更多的生活場所,那么選用含E1基因的腫瘤細胞進行重組病毒侵染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篩選重組病毒,可采用離心分層純化法,其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DNA分子片段含有1000個堿基對。經擴增后,分別只用限制酶EcoRⅠ與同時用EcoRⅠ和HalⅢ兩種方法切割,其電泳結果如圖丙所示,可推斷限制酶HalⅢ在該DNA片段上的切點有________________個。
(6)如果需將目的基因利用PCR技術擴增10次,則需要在緩沖液中至少加入[_____]個引物。
A.210 B. 210 +2 C.211 D.2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人體水平衡調竹機理,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當血漿滲透壓升高時,能感受其變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腦
B.圖示過程既有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jié)又有反饋調節(jié)
C.圖示中的B、C分別為腎小管和集合管、渴覺中樞
D.由圖可知通過調節(jié)水的來源和去路可以維持水的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3個圓所構成的關系圖,其中甲為大圓,乙和丙分別為大圓之內的小圓。符合這種關系的是
A.突觸、突觸前膜、突觸小體
B.細胞外液、血漿、組織液
C.種群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隨機分布
D.生態(tài)系統(tǒng)、種群、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人員構建了用特定光束激活X神經元的小鼠模型袁以研究X神經元對水平衡的調節(jié)作用.用三組模型小鼠進行了如下實驗,開始光刺激后,測量15分鐘內的飲水量,結果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
A.X神經元應位于下丘腦的水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
B.實驗中的A組比B組小鼠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多
C.A組實驗小鼠的下丘腦產生渴覺導致飲水增加
D.光激活X神經元所誘導的飲水與口渴程度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帶的一種非冬眠小型哺乳動物.如圖為持續(xù)寒冷刺激下機體調節(jié)褐色脂肪組織細胞(BAT細胞)產熱過程的示意圖。
(1)在持續(xù)寒冷刺激的條件下,BAT細胞中的脂肪酸主要去路是_____。
A.與甘油在線粒體內重新合成甘油三酯
B.轉化成丙酮酸后再進入線粒體參與糖代謝
C.在細胞質基質中被氧化成二碳化合物后再進入線粒體
D.在線粒體基質中被氧化成二碳化合物后再參與三羧酸循環(huán)
(2)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腦部分傳出神經末梢釋放,此過程使BAT細胞中cAMP增加,導致部分脂肪分解.另一方面寒冷刺激還能使下丘腦合成并釋放的_____量增加,最終導致體內甲狀腺激素的量增加.
(3)有氧呼吸過程中大量ATP是在_____(部位)合成的,該結構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濃度梯度的推動下合成ATP。在BAT細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該結構對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無法合成ATP.那么在BAT細胞中有氧呼吸最后階段釋放出來的能量的特別變化是_____。
(4)UCP﹣1基因的表達要經過_____過程實現,BAT細胞內的_____能促進該基因的表達。
(5)綜上所述,在持續(xù)寒冷的環(huán)境中,布氏田鼠通過_____調節(jié),最終引起BAT細胞中和,實現產熱增加,維持體溫的穩(wěn)定.
人體脂質代謝的失衡會引發(fā)肥胖和高脂血癥.下表是某患者的血脂檢驗報告單.
項目名稱 | 檢查結果 | 參考范圍 |
總膽固醇mmol/L | 5.70 | 3.60~6.50 |
甘油三酯mmol/L | 2.63 | 0.45~1.18 |
密度蛋白mmol/L | 1.16 | 0.90~1.68 |
低密度蛋白mmol/L | 5.01 | 2.84~4.10 |
(6)高脂血癥對人體的最大危害是引起_____。
(7)根據檢查結果,患者患有_____,對該患者的治療建議是服用_____藥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體后,HIV濃度與T細胞濃度變化的曲線。下列對該圖的分析,錯誤的是
A. HIV主要攻擊T細胞,T細胞發(fā)育成熟的場所是胸腺
B. 可通過注射免疫抑制劑達到治療艾滋病的目的
C. HIV識別并入侵T細胞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
D. 一年后機體對HIV的清除速度,遠低于其增殖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左圖示水稻光合作用的過程,右圖表示水稻突變體(葉綠素b完全缺失的)與野生型水 稻在不同光照釋放氧氣情況(其他培養(yǎng)條件相同),請據圖回答。
(1)左圖中物質a是______________, 過程I發(fā)生的場所在______________。
(2))結構A是葉綠體的______________。
A.外膜 B.內膜
C.基質 D.類囊體膜
(3)左圖所示生理過程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已有知識,據右圖分析,下列說話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
①突變體水稻的呼吸作用強度小于野生型水稻的呼吸作用強度
②光強度為n點時,突變體水稻的氧氣產生速率大于野生型水稻
③光強度為m點時,突變體水稻比野生型水稻氣孔開放程度要小
④光強度為m點時,要提高野生型水稻光合作用強度,可考慮提高C02濃度
(5)如果水稻出現葉綠素a完全缺失的突變,______________(能/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