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B基因存在于水稻基因組中,僅在體細胞和精子中正常表達,在卵細胞中不轉錄。為研究B基因表達對卵細胞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來獲取能夠在卵細胞中表達B基因的轉基因植株。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注:啟動子﹡指可在水稻卵細胞中啟動轉錄的啟動子;
Luc基因表達的熒光素酶能催化熒光素產生熒光
A.B基因在水稻卵細胞中不轉錄,可能是B基因的啟動子在卵細胞中無法啟動轉錄
B.可從水稻體細胞和精子中提取RNA構建的cDNA文庫中獲得B基因中編碼蛋白的序列
C.過程②在培養(yǎng)基中應加入卡那霉素以檢測T-DNA是否整合到水稻細胞染色體DNA上
D.在鑒定和篩選轉基因植株時,可以檢測加入熒光素的該植株卵細胞中是否發(fā)出熒光
【答案】ABD
【解析】
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
(1)目的基因的獲。悍椒ㄓ袕幕蛭膸熘蝎@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
(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感受態(tài)細胞法。
(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分子水平上的檢測:
①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雜交技術;
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分子雜交技術;
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
個體水平上的鑒定:抗蟲鑒定、抗病鑒定、活性鑒定等。
A、啟動子是與RNA聚合酶結合并能起始mRNA合成的序列,所以B基因在水稻卵細胞中不能轉錄,可能是B基因的啟動子在卵細胞中無法啟動轉錄,A正確;
B、目的基因獲取途徑之一就是從cDNA文庫中獲得,B正確;
C、檢測T-DNA是否整合到水稻細胞染色體DNA上,應該用DNA分子雜交法,C錯誤;
D、由于基因表達載體上有Luc基因,其表達的熒光素酶能催化熒光素產生熒光,所以在鑒定和篩選轉基因植株時,可以檢測加入熒光素的該植株卵細胞中是否發(fā)出熒光,D正確。
故選AB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基因控制性狀的流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①過程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四種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RNA
B. 某段DNA上發(fā)生了基因突變,但形成的蛋白質不一定會改變
C. ②過程中需要多種轉運RNA,轉運RNA不同,所搬運的氨基酸也不相同
D. 人的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基因對性狀的直接控制,使結構蛋白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特異性免疫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示過程表示體液免疫,由抗體在體液中發(fā)揮作用
B.吞噬細胞在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過程中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C.c為漿細胞,能特異性識別抗原并分泌抗體
D.d為記憶細胞,可較長時間保持對該抗原的記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COVID19”,為有包膜病毒。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50~200 nm。顆粒表面有棒狀突起,使病毒表面看起來形如花冠,故而得名。COVID19基因組長度為29.8 kb,為單股正鏈RNA,其5′端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1yA)結構,可直接作為翻譯模板。
(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故該病毒只能侵染受損細胞,使人患病
B. 由于沒有核糖體,這種病毒無法合成蛋白質,其包膜組成一定不含蛋白質
C. 病毒的遺傳物質水解后可產生一分子核苷、一分子含氮堿基與一分子磷酸
D. 此病毒的單股正鏈RNA,只有轉錄形成對應的負鏈RNA才能附著在細胞的核糖體上
(2)這種病毒的遺傳物質為________,研究人員緊急研發(fā)了核酸檢測試劑盒,以此來檢測病毒,檢測此病毒的核酸可使用________法。研究人員發(fā)現,病毒的中間宿主為蝙蝠,某些情況下,病毒可在不同動物身體內翻譯出基本相同的多肽鏈,這是因為________。
(3)病毒入侵人體后,引起相關細胞分泌抗體,該抗體并不會與其他病癥的抗原結合,這體現了__________________,此原理也可應用于該病的檢測。若要用細胞工程的方法生產針對COVID19上抗原的單克隆抗體,用到的技術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將COVID19不穩(wěn)定的RNA轉換成DNA后,技術人員常采用熒光定量PCR技術定量檢測樣本中病毒的核酸含量。其原理如圖,在PCR反應體系中每加入一對引物的同時,加入一個與某條模板鏈互補的熒光探針,當________催化子鏈延伸至探針處,會水解探針,使熒光監(jiān)測系統(tǒng)接受到熒光信號,即每擴增一次,就有一個熒光分子生成。反應最終的熒光強度與PCR起始狀態(tài)________含量呈正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所將擬南芥的三個抗鹽基因SOSI、SOS2、SOS3導入玉米,篩選出成功整合的耐鹽植株(三個基因都表達才表現為高耐鹽性狀)。如圖表示三個基因隨機整合的情況,讓三株轉基因植株自交,后代高耐鹽性狀的個體比例最小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三者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空間搭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以粳稻東農416(DN416)為材料,進行了系列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1)研究人員將DN416的種子空間搭載12天后,返回地面在原環(huán)境中種植,測定其幼苗的凈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Gs,氣孔張開的程度)和葉綠素含量的變化,結果如下表。
對照組 | 實驗組 | |
Pn | 25.52士2. 32 | 18.46土1.30 |
Gs | 253.62士21. 61 | 191.84土19.91 |
葉綠素含量(mg/g) | 35.12 | 26.35 |
①氣孔導度的變化主要影響光合作用____________ 反應階段,影響該反應的內部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
②表中數據顯示____________ ,說明空間搭載抑制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從而降低了DN416的凈光合速率。
(2)為探究空間搭載后葉綠素含量變化影響DN416光合作用的機制,研究人員做了進一步檢測。
①光系統(tǒng)是由蛋白質和葉綠素等光合色素組成的復合物,具有____________ 的作用,包括光系統(tǒng)Ⅰ(PSⅠ)和光系統(tǒng)Ⅱ(PSⅡ)。如圖所示,PSⅡ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一方面將水分解為氧氣和H+,同時產生的電子經傳遞,可用于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在ATP合酶的作用下,____________ 濃度梯度提供分子勢能,促使ADP與Pi反應形成ATP。
②葉綠素熒光參數是描述植物光合作用狀況的數值,Fo反映葉綠素吸收光能的能力,Fv/Fm反映PSⅡ的電子傳遞效率。研究人員測定了(1)中不同組別的葉綠素熒光參數,發(fā)現實驗組中Fo和Fv/Fm均比對照組低,說明____________ 。
(3)研究人員同時研究了空間搭載對粳稻東農423(DN423)光合作用的影響,發(fā)現其光合速率明顯提升。這與DN416的研究結果相反,原因可能是空間搭載對水稻光合作用的影響與不同品種間____________ 的差異密切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fā)現,擬南芥的H基因突變體在22℃下生長與野生型無差別,而30℃下生長則葉片呈白色?蒲腥藛T對此進行研究。
(1)30℃時,葉片呈白色的原因是葉綠體發(fā)育異常,_______合成受阻所致。
(2)測序發(fā)現,突變體的H基因發(fā)生了如圖1所示的突變,導致H蛋白異常?蒲腥藛T提取野生型和突變體的葉片蛋白,用抗原-抗體雜交方法檢測H蛋白,結果如圖2所示。
①對比圖1中野生型和突變體的內含子序列,可知突變體的H基因發(fā)生的堿基對改變是______,這導致mRNA增加了100多個堿基,推測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據圖2分析,在蛋白質水平上,突變體的改變是______。
(3)科研人員用特定抗體檢測H蛋白在葉綠體內的分布,結果如圖3所示。
①圖3中的葉綠體蛋白、葉綠體基質蛋白和類囊體蛋白,應提取自______(填“野生型”或“H基因突變體”)植株葉片。圖中各泳道的蛋白上樣量均保持一致。
②下列有關該實驗設計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a.D1蛋白抗體和RbcL蛋白抗體的雜交結果表明葉綠體基質蛋白和類囊體蛋白充分分離
b.D1蛋白抗體和RbcL蛋白抗體的雜交結果可作為H蛋白抗體與抗原陽性反應的對照
c.H蛋白抗體雜交結果中1、2、3泳道條帶大小差異主要是操作誤差造成的
③依據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4)H蛋白是一種熱應激蛋白(溫度升高時表達),調控葉綠體基因編碼的RNA聚合酶的活性。據此推測,H基因突變體在30℃時葉子呈白色的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綿羊雖是第一種體細胞克隆成功的哺乳動物,但該技術體系仍然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體外培養(yǎng)體系對綿羊體外胚胎發(fā)育至關重要。已有研究表明,在胚胎培養(yǎng)液中添加維生素C可顯著提高豬體細胞克隆胚胎囊胚率,但不知對綿羊克隆胚胎囊胚率是否有影響,某獸醫(yī)研究所對此進行了研究。下圖為實驗過程中獲得重組細胞的大致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實驗二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移植,收集的小尾寒羊卵母細胞應培養(yǎng)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期)進行去核,去核實際操作是用微型吸管吸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分別為實驗一和實驗二在胚胎培養(yǎng)液中加入維生素C后的相關實驗結果:
實驗一:不同濃度維生素C對綿羊孤雌胚胎發(fā)育的影響
維生素C濃度/(molL-1) | 重復次數 | 胚胎總數 | 卵裂率 | 桑椹胚率(桑椹胚數/卵裂數) | 囊胚率(囊胚數/卵裂數) |
0 | 3 | 120 | 82.80 | 26.47 | 15.73 |
50 | 3 | 141 | 82.37 | 28.60 | 20.92 |
100 | 3 | 99 | 83.89 | 21.70 | 14.34 |
200 | 3 | 80 | 85.56 | 22.61 | 12.29 |
實驗二:維生素C對綿羊體細胞克隆胚胎發(fā)育的影響
維生素C濃度/(molL-1) | 重復次數 | 胚胎總數 | 卵裂率 | 桑椹胚率(桑椹胚數/卵裂數) | 囊胚率(囊胚數/卵裂數) |
x | 3 | 70 | 83.93 | 28.89 | 14.96 |
0 | 3 | 76 | 87.05 | 22.53 | 9.47 |
①題圖中“孤雌激活處理”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而能發(fā)育成早期胚胎,以便進行實驗一。
②據表中數據可知,進行實驗一可以為實驗二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二中“x”處數據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綜合實驗一和實驗二結果可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塘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圖,圖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中E表示蠶一段時間內未利用的能量
B.圖中B表示用于桑樹生長發(fā)育繁殖的能量
C.第一、二營養(yǎng)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可以用(E+F+G+C)/A表示
D.因為桑基魚塘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所以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