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科研小組為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假設細胞呼吸產生的熱量不會使瓶中氣壓升高),開始時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的顏色基本不變,反應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由藍逐漸變黃。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實驗過程中酵母菌細胞呼吸釋放的CO2全部來自線粒體
B.14C6H12O6不能進入線粒體,故線粒體中不能檢測出放射性
C.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的顏色由藍變黃說明酵母菌的呼吸強度在增強
D.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的顏色一開始不變是因為酵母菌只進行了有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據圖分析,圖示裝置沒有通氣,因此酵母菌先進行一段時間的有氧呼吸,然后進行無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使錐形瓶中的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
A、根據以上分析已知,酵母菌先進行有氧呼吸,再進行無氧呼吸,因此產生的二氧化碳來自于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A錯誤;
B、14C6H12O6不能進入線粒體,但其分解形成的丙酮酸能進入線粒體,因此線粒體中能檢測出放射性,B錯誤;
C、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的顏色由藍變黃說明酵母菌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增多,但是不能說明酵母菌的呼吸強度在增強,C錯誤;
D、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的顏色一開始不變是因為酵母菌只進行了有氧呼吸,產生了少量的二氧化碳,D正確。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高等動物體內一個正在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僅標注部分染色體示意圖),關于該細胞說法錯誤的是
A.該時期的細胞可用于制作染色體組型
B.該細胞含有1個染色體組和2套完整的遺傳信息
C.該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但可以發(fā)生等位基因的分離
D.圖中同時存在A基因和a基因,這是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導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動物體溫調節(jié)過程的部分示意圖,圖中①、②、③代表激素,當某健康人走出溫暖房間進入非常寒冷的環(huán)境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進入寒冷環(huán)境后,機體通過皮膚毛細血管收縮,汗液分泌減少等各種途徑減少散熱,使散熱量低于炎熱環(huán)境
B.血液中激素①和③會增加,①③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狀腺
C.激素①、②對垂體的作用效應分別為促進、抑制
D.骨骼肌受有關神經支配,不自主戰(zhàn)栗,通過機體調節(jié)使機體產熱量多于散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1月,《Nature》發(fā)表了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他們借助轉基因干細胞,成功挽救一名患有由基因突變導致的罕見皮膚病的小男孩,使其擁有全新的皮膚。簡要過程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基因文庫中獲取“正常基因”是常用方法之一,從基因文庫中獲取目的基因是比較復雜的,需要根據目的基因的有關信息,如______(答出兩點即可)等特性獲取目的基因。圖中病毒在此過程中,作為______,將正;蛩腿肫つw干細胞。
(2)從小男孩尚存的正常皮膚上采集一小塊皮膚(包括其中干細胞),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處理,目的是______。對改造的皮膚干細胞進行細胞培養(yǎng)時,應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目的是______。
(3)圖中①所采用的技術手段是______,一般情況下該技術過程中______(填“會”或“不會”)發(fā)生脫分化,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突觸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結構①為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提供 ATP
B.②中的神經遞質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釋放至突觸間隙
C.當興奮傳導到③時,膜內由負電位變?yōu)檎娢?/span>
D.結構④上的受體與遞質特異性結合后,膜外由正電位變?yōu)樨撾娢?/spa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某成年患者血液化驗的部分結果,分析其體內最可能發(fā)生的是
項目 | 結果 | 參考值 | 單位 |
血糖 | 4.87 | 3.6——6.1 | mmol/L |
甲狀腺激素 | 15.3 | 4.5——12.5 | ug/dL |
Na+ | 126 | 135——145 | mmol/L |
Ca+ | 2.39 | 2.02——2.06 | mmol/L |
A.胰島素促進葡萄糖運出肝細胞
B.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增加
C.下丘腦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減少
D.會出現肌無力等癥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血紅蛋白的提取與分離:
①將洗滌好的紅細胞倒入燒杯中,加入蒸餾水和甲苯,其中加入甲苯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利用凝膠色譜法分離蛋白質,常選用血紅蛋白為材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質特性)而達到蛋白質分離,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一般分為四步:樣品處理、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圖1是凝膠色譜法分離血紅蛋白時樣品的加入示意圖,正確的加樣順序是____________。如果紅色區(qū)帶__________________,說明色譜柱制作成功。
④一同學通過血紅蛋白醋酸纖維薄膜電泳,觀察到正常人和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的血紅蛋白電泳結果如下圖所示。由圖可知攜帶者有2種血紅蛋白,從分子遺傳學的角度作出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ABO血型是由紅細胞膜上A、B抗原決定的血清中的凝集素會與相應抗原發(fā)生特定的凝集反應。不同血型的抗原和凝集素分布如下表:
ABO血型 | 抗原類型 | 凝集素類型 |
A | A型 | 抗B凝集素 |
B | B型 | 抗A凝集素 |
AB | A型、B型 | 無 |
O | 無 | 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
欲鑒定某血樣的ABO血型,設計實驗如下。請完善實驗步驟、預測實驗結果和結論,并完成分析與討論。
材料和用具:載玻片一個、滴管若干、抗A凝集素試劑、抗B凝集素試劑和待測血樣等。
(1)實驗思路:
①將抗A、抗B凝集素試劑分別滴加在載玻片的兩側(如圖)。
②在抗A凝集素試劑和抗B凝集素試劑中各滴加一滴_________。
③一段時間后,觀察血滴有無_________現象。
(2)結果和結論:把預期的實驗結果和結論以表格的形式呈現(陽性結果用“+”表示,無陽性結果用“-”表示)_________。
(3)分析與討論:
①為提高血型鑒定的準確率,既要用凝集素試劑檢測血型,還要用已知血型的________與待檢者的血清混合來檢測血型。
②凝集素屬于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位點位于Y形結構的________。
③動物的抗A凝集素或抗B凝集素雖為抗體,但一般認為其產生不是通過自身抗原的刺激后經體液免疫產生的。請例舉事實以支持該觀點。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過敏反應的原理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過敏反應為抗原首次進入機體引起的免疫反應,表現為發(fā)作迅速,反應強烈
B. 圖中首次進入人體的過敏原與再次進入的過敏原的類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C. 過敏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細胞免疫,其調節(jié)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jié)
D. 過敏反應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圖中靶細胞釋放的組織胺等物質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平滑肌收縮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