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丘腦在人體部分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下圖所示。
⑴在血糖平衡調節(jié)過程中,胰島B細胞可接受的信號分子有(寫兩種)___________。
⑵嚴重腹瀉失水過多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位于________的滲透壓感受器受刺激產生興奮,該興奮可使垂體釋放更多的________激素。
⑶天氣寒冷時,下丘腦可分泌__________通過作用于垂體再促進甲狀腺的分泌活動,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細胞是__________。通常機體會源源不斷地產生甲狀腺激素,以維持甲狀腺激素的動態(tài)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葡萄糖(濃度變化)、神經遞質 下丘腦 抗利尿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幾乎)全身細胞 甲狀腺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了
【解析】
下丘腦地位和功能:
①感受:滲透壓感受器感受滲透壓升降,維持水代謝平衡。
②傳導:可將滲透壓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導至大腦皮層,使之產生渴覺。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使之分泌相應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環(huán)境溫度低時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在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促使垂體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調節(jié):體溫調節(jié)中樞、血糖調節(jié)中樞、滲透壓調節(jié)中樞。
⑴當血糖升高時,胰島B細胞接受葡萄糖、神經遞質、胰高血糖素等信號分子刺激后分泌量增加。
⑵嚴重腹瀉失水過多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位于下丘腦的滲透壓感受器受刺激產生興奮,該興奮一方面?zhèn)髦链竽X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產生口渴感;另一方面可使抗利尿激素釋放增多,從而促進腎小管和腎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尿量減少,保持體內水分平衡。
⑶受到寒冷刺激時,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作用于(幾乎)全身細胞。由于甲狀腺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了,所以機體會源源不斷地產生甲狀腺激素,以維持甲狀腺激素的動態(tài)平衡。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植物的果皮有毛和無毛、果肉黃色和白色為兩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獨立遺傳。利用該種植物三種不同基因型的個體(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無毛黃肉C)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特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稱為_____,B個體中控制果肉顏色的基因是_____(填“純合”或“雜合”)的。
(2)果皮有毛和無毛這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為_____。若要鑒定實驗2子代個體的基因型,可選用表現(xiàn)型為_____的個體進行測交,其選擇理由是_____。
(3)若將實驗1的子代與實驗2的子代進行隨機交配,理論上,下一代個體中控制果肉顏色的基因型及比例為_____。
(4)實驗1的子代個體基因型與實驗3子代個體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_____,若實驗3中的子代自交,理論上,下一代個體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1表示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的某步操作,圖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細胞進行酒精發(fā)酵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1中,將溶化好的海藻酸鈉溶液___________,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細胞,進行充分攪拌,使其混合均勻,再轉移至注射器中。海藻酸鈉載體的特點是___________。
(2)某同學在圖1步驟結束后得到圖3所示的實驗結果,出現(xiàn)此結果的可能原因有海藻酸鈉濃度過____________(“高”或“低”)。
(3)圖1中制備的凝膠珠用________________后再轉移到圖2裝置中。
(4)下面是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的步驟,正確的是_________。
①配制CaCl2溶液 ②配制海藻酸鈉溶液 ③海藻酸鈉溶液與酵母細胞混合
④酵母細胞活化 ⑤固定化酵母細胞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⑤②①③ D.④①②③⑤
(5)若用固定化酶技術生產高果糖漿,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酶。從酶數(shù)量的角度分析,與固定化酶技術相比,固定化細胞固定的是______________。如果反應物是大分子物質,應采用固定化___________(“酶”或“細胞”)酶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將鐵皮石斛的帶芽莖段經植物組織培養(yǎng)得到原球莖,并探究6-BA與2,4-D誘導原球莖增殖的最適濃度組合,實驗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0.5mg·L-16-BA與0.8mg·L-12,4-D是促進原球莖增殖的最適濃度組合
B. 實驗結果表明2,4-D對原球莖增殖作用具有兩重性
C. 實驗結果表明6-BA和2,4-D協(xié)同使用的效果優(yōu)于單獨使用
D. 6-BA和2,4-D對原球莖的增殖起調節(ji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研究E基因和F基因對擬南芥主根生長的影響。
(1)擬南芥是生命科學研究的模式生物,2000年底已經完成全部基因測序,基因測序需要構建擬南芥的______文庫,理由是 ________。
(2)利用T-DNA轉化擬南芥,PCR篩選E基因突變隱性純合子(甲),原理及結果如圖1.
據圖分析,植株____________分別為野生型純合子和E基因突變隱性純合子。
(3)同樣用上述方法篩選出F基因突變隱性純合子(乙)。將甲和乙雜交,F(xiàn)1的表現(xiàn)型為 _____ (填“野生型”或“突變型”)。F1自交,若F2中突變型的比例約為1/2,說明E基因和F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是____,F(xiàn)2中出現(xiàn)少量雙突變體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4)科研人員利用三種擬南芥研究F基因與主根生長的關系,結果如圖2所示。據此推測F基因____。
(5)將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和F基因融合,構建表達載體,獲得轉基因擬南芥,熒光鑒定結果如圖3,該結果不足以確定F蛋白位于細胞膜上。繼續(xù)用高濃度蔗糖溶液處理液泡較小的轉基因成熟熒光細胞,使其發(fā)生____,若觀察到________ ,可證明F蛋白在細胞膜上。同時還需要補充一組__________作為對照。
(6)雙分子熒光互補技術可研究細胞內蛋白質之間是否相互作用。將黃色熒光蛋白基因(YFP)分為2段(YFPN與YFPC),分別與已知抗原基因和該抗原的抗體基因融合構建表達載體,將兩種載體同時導入擬南芥細胞,在515nm激發(fā)光下可發(fā)出黃色熒光。
①轉基因擬南芥細胞能發(fā)出黃色熒光的原因是:_________會使YFPN與YFPC蛋白相互靠近。
②研究者推測E蛋白和F蛋白在細胞內形成二聚體后發(fā)揮作用。為驗證該假設,請參照上述技術寫出實驗組的設計思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人從一個野生型紅眼果蠅種群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朱紅眼(a)、亮紅眼(b)兩個隱性突變型個體,已知a基因位于2號常染色體上,但b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未知。現(xiàn)利用純合亮紅眼雄果蠅和純合朱紅眼雌果蠅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F2,結果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野生型 | 突變型 | |
F1 | 37♂:44♀ | 0 |
F2 | 79♂:83♀ | 64♂:62♀ |
⑴分析實驗結果,亮紅眼突變基因b___________(填“在”或“不在”)2號染色體上,做出此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該雜交實驗中純合朱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xiàn)2突變型雌果蠅中雜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⑵若該果蠅的正常剛毛(D)和小剛毛(d)、裂翅(E)和直翅(e)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F(xiàn)有三個純合品系:①正常剛毛裂翅、②正常剛毛直翅、③小剛毛裂翅。假設D/d、E/e這兩對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請以上述品系為材料,設計實驗對這一假設進行驗證 (不發(fā)生染色體變異和染色體交換,寫出實驗思路、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a、b分別為甲、乙兩種物鏡下(由甲轉換成乙)觀察到的圖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為低倍物鏡,乙為高倍物鏡
B.轉換物鏡前應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
C.轉換物鏡時應先將甲物鏡取下
D.若b中圖像模糊,應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懷孕后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制備抗HCG 單克隆抗體可用于早孕的診斷。下圖是抗HCG 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示意圖,正確的是:( )
A. ①過程促融劑常用滅活的病毒,也可用乙二醇
B. ②過程中篩選出雜交瘤細胞都能產生抗HCG 抗體
C. ③過程中利用了DNA 分子雜交的原理
D. ④過程中培養(yǎng)液中需要添加動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的圖Ⅰ為植物組織培養(yǎng)流程圖,圖Ⅱ為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的部分示意圖,請回答:
(1)從理論上講,植物細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現(xiàn)。
(2)圖Ⅰa代表_______過程。圖Ⅰ中的②和圖ⅡA中培養(yǎng)基上的培養(yǎng)物都是由無特定形態(tài)與功能的細胞組成,稱為____________。
(3)圖Ⅱ中D培養(yǎng)物已經形成幼體。請根據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對圖Ⅱ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Ⅱ中B中為胡蘿卜根尖細胞,則培養(yǎng)成的新植株的葉片的顏色是____________,這說明根尖細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高二生物興趣小組用蘆薈的新鮮莖的一部分作為材料進行組織培養(yǎng),愈傷組織能正常形成且以后繼續(xù)長大,正常根和芽卻遲遲不能形成;你認為導致該情況出現(xiàn)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機營養(yǎng)供應不足
B.培養(yǎng)環(huán)境光照、溫度、pH或氧氣濃度不適宜
C.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比例不協(xié)調
D.無菌條件沒有控制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