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①表示甲、乙兩種酶用同一種蛋白酶處理,酶活性與處理時間的關系,圖②表示外界環(huán)境溫度與某一哺乳動物體內酶活性的關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圖中乙酶活性的改變可能是因為其分子結構的改變
B.①圖中甲酶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②圖表示的酶可以是人體細胞內的呼吸酶
D.②圖表示酶的活性不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說明酶已經失活
【答案】D
【解析】
1、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極少數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和作用條件溫和的特性。
3、影響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溫度和pH,在最適溫度(pH)前,隨著溫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強;到達最適溫度(pH)時,酶活性最強;超過最適溫度(pH)后,隨著溫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溫酶不會變性失活,但高溫、pH過高或過低都會使酶變性失活。
4、分析題圖:
題圖①表示甲、乙兩種酶用同一種蛋白酶處理,酶活性與處理時間的關系,由圖知用蛋白酶處理后,乙酶活性降低,甲酶活性不變,說明乙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甲酶的化學本質是RNA(核酶)。
題圖②表示外界環(huán)境溫度與某一哺乳動物體內酶活性的關系,由圖知隨環(huán)境溫度的升高該酶的活性不變,說明該酶是恒溫動物體內的酶或該酶已經失活。
A、大部分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少量酶是RNA,①圖中的乙酶用蛋白酶處理后,活性降低,說明乙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被蛋白酶處理后分解(分子結構改變),A正確;
B、大部分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少量酶是RNA,①圖中的甲酶用蛋白酶處理后,活性不變,則說明甲酶的化學本質是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即核酶,B正確;
C、人體能維持體溫的相對穩(wěn)定,所以在一定范圍內,人體內酶的活性不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②圖表示的酶可以是人體細胞內的呼吸酶,C正確;
D、②圖表示酶的活性不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說明該酶是恒溫動物體內的酶或該酶已經失活,D錯誤。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人員從青霉菌中提取淀粉酶,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分別催化(等量且足量)淀粉發(fā)生水解反應,相同時間內其產物的相對含量如圖所示。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 淀粉酶的最適溫度在15~50°C之間
B. 45°C條件下,可通過增加底物濃度提高酶活性
C. 55°C條件下,可通過增加酶量提高產物的相對含量
D. 45°C條件下比40°C條件下酶降低反應活化能的作用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有關二倍體生物的細胞分裂信息,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B1C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
(2)圖5細胞對應于圖2中的___(填字母)段染色體的行為變化,與圖1中的___段變化相同。
(3)雄性激素能促進圖3~圖5中的哪一個細胞的形成? ___;圖3~圖5中的哪一個細胞正在發(fā)生基因的分離與自由組合___?.
(4)圖3細胞中有___對同源染色體,___個染色體組,①和⑤在前一時期位于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動物精原細胞(染色體數目為2n,核DNA數目為2a)分裂的示意圖,圖中標明了部分染色體上的基因,①③細胞處于染色體著絲點向兩極移動的時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①中有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數目為2n,核DNA數目為4a
B. ③中無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數目為2n,核DNA數目為2a
C. 正常情況下,基因A與a、B與b分離發(fā)生在細胞①和②中
D. 正常情況下,與圖中精細胞同時產生的另外3個精細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所示的圖解表示生物體內四種有機物的組成與功能關系,請據圖回答:
(1)小麥種子細胞中,物質E是______。
(2)若a個C物質組成b條鏈,組成某種物質G,該物質G至少含有氧原子的個數是______。
(3)如圖2表示小麥開花數天后測定的種子中主要物質的變化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小麥成熟種子中主要的有機營養(yǎng)物質是糖類。檢測還原糖的試劑是______。
②種子成熟時,淀粉的形成與一種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關系,為驗證磷酸化酶是否為蛋白質,實驗過程中實驗組試管中加入2 mL______,對照組試管中加入______,然后兩組試管分別加入等量的______,如果實驗組試管中同樣出現(xiàn)______現(xiàn)象,則證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嗜冷細菌產生的蛋白酶可使乳蛋白分解,導致牛奶變質。為了篩選檢測變質牛奶中的嗜冷細菌,某研學小組做了如圖所示實驗。(注:培養(yǎng)皿旁的數字代表菌落數目),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牛奶飲用前要經過巴氏消毒,以殺死有害微生物,與煮沸消毒相比,巴氏消毒的牛奶在常溫(約28℃)下保存時間較短,原因是__________,導致牛奶中營養(yǎng)成分被分解而變質。
(2)若要篩選嗜冷細菌,應將牛奶樣品稀釋液接種在以_________為唯一氮源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并且在______的環(huán)境條件下培養(yǎng),以利于嗜冷細菌生長,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長。
(3)據圖分析,研學小組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法分離和計數嗜冷細菌。
(4)用上述方法統(tǒng)計樣本中菌落數時是否需要設置對照組?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菌落計數的要求,據圖可得出1ml牛奶樣品中嗜冷細菌的活菌數為__________個,與用血球計數板相比,此計數方法測得的細菌數目較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除了哪項外,下列生物學現(xiàn)象與生物膜的流動性密切相關( )
A.吞噬細胞吞噬病菌B.胰島素分泌到細胞外
C.內質網膜形成的囊泡轉移到高爾基體D.細胞內蛋白質和RNA進出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A表示____________、E、F表示____________。
(2)該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種氨基酸分子通過____________(過程)而成。
(3)圖中表示R基的字母有____________。
(4)氨基酸的通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表示小腸上皮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中構成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結構有______(填序號),其中能產生囊泡的結構有_______(填序號)
(2)該細胞面向腸腔的一側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絨毛,微絨毛的基本支架是______,微絨毛不僅可以增加膜面積,還可以增加細胞膜上______數量,有利于吸收腸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質。
(3)該細胞膜表面還存在能水解二糖的膜蛋白B、能識別特異性信號分子的膜蛋白C,說明膜蛋白還具有______、______功能;不同膜蛋白結構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