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圖中a、b、c分別表示人體細胞中發(fā)生的3種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過程,其中①一⑦表示物質或結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密碼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賴氨酸、UUC-苯丙氨酸、UCU-絲氨酸、UAC-酪氨酸)

(1)圖示各物質或結構中含有核糖的是___________(填圖中數字)。

(2)人體細胞中a、b過程發(fā)生的主要場所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過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已知②中含有120個堿基,其中A30個,G50個,那么形成②的DNA分子區(qū)段中,CT的個數為_________個。以②為模板合成的④中最多有_______種氨基酸。

(4)⑤是_________,其上攜帶的⑦是________。

(5)若某個精原細胞中核DNA分子共含50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昤占20%,將該細胞放在僅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進行減數分裂,則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___________個。已知其中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個DNA分子都如圖中①所示(DNA兩條鏈中N分別為15N14N),則最終形成的4個細胞中含有15N的細胞個數是___個。

(6)在人體內成熟紅細胞、漿細胞、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中,能發(fā)生過程a、b、c的細胞是_________。

(7)人體不同組織細胞的相同DNA進行過程b時啟用的起始點______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答案】 ②③⑤ 細胞核 細胞核 RNA聚合酶 120 20 tRNA 苯丙氨酸 3000 2 記憶細胞 不完全相同

【解析】試題分析:據圖分析,a表示DNA復制,b表示轉錄,c表示翻譯,其中①表示DNA,②表示mRNA,③表示核糖體,④表示多肽,⑤表示tRNA,⑥兩個子代DNA分子,⑦表示氨基酸。

(1)核糖是組成RNA的成分,圖1中②mRNA、③核糖體(組成成分是蛋白質和RNA)和⑤tRNA都含有核糖。

(2)圖中a表示DNA復制,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b表示轉錄,主要也發(fā)生在細胞核中。

(3)轉錄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已知②是mRNA,含有120個堿基,那么形成②的DNA分子區(qū)段含有嗎2=240個堿基,則C和T的個數為DNA堿基總數的一半,即C+T=120×1/2=120個;mRNA上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含有三個堿基,所以以②mRNA為模板合成的④肽鏈中最多含有120÷3=40個氨基酸,則最多有20氨基酸。

(4)⑤是tRNA,其含有的反密碼子是AAG,則其攜帶的氨基酸的密碼子是UUC,決定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

(5)每個DNA分子中均由5000個堿基對組成,其中的腺嘌呤都占20%,則胞嘧啶占30%,即胞嘧啶脫氧核苷酸為5000×2×30%=3000個,將該細胞放在含有14N的培養(yǎng)基中進行減數分裂,由于減數分裂過程中DNA分子只復制一次,因此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目為3000個。由于DNA復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復制,1個DNA復制形成的2個DNA中1個DNA兩條鏈中N分別為15N和14N,另1個DNA兩條鏈中N分別為14N和14N,因此該精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的4個細胞中含有15N的細胞個數是2個。

(6)人體內成熟紅細胞、漿細胞、效應T細胞,都不能發(fā)生DNA的復制過程,所以只有記憶細胞可以發(fā)生圖中的abc三個過程。

(7)b為轉錄過程,由于基因在不同細胞中是選擇性表達的,所以人體不同組織細胞的相同DNA進行過程b時啟用的起始點不完全相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埋在土中的種子萌發(fā)時為了成功破土而出,幼苗的下胚軸頂端會產生曲折,將幼弱的子葉和頂端分生組織彎向下生長,這種彎曲的構造稱為“頂端彎鉤”(見圖 一)。為研究頂端彎鉤產生的機理,科研人員在無土黑暗條件下給予黃化幼苗外源植物激素處理,幼苗的生長狀況如圖二所示。

(1)油菜種子(脂肪為主),與等質量的玉米種子(淀粉為主)相比,油菜種子萌發(fā)時消耗的氧氣多。這與脂肪氧化分解時產生的中間產物_____________比等質量淀粉的多有關。

(2)圖二中,不能形成頂端彎鉤的實驗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乙烯在物理性質上與其他常見植物激素的不同點是___________;茉莉素能___________(填“拮抗”或“協(xié)同”)乙烯在頂端彎鉤形成中的作用,由此可說明植物生命活動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果。

(3)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頂端彎鉤的形成與HLSI基因有關,用乙烯處理細胞得到的結果如表所示,據此分析,乙烯作用的分子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m、n、I表示哺乳動物一條染色體上相鄰的三個基因,a、b為基因間的間隔序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1a、b、m、n、I都具有遺傳效應,都能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B. 2中甲為DNA聚合酶,丙中所含的五碳糖是核糖

C. 若丙中(A+U)36%,則丙對應的乙片段中G32%

D. m、n、I基因在不同的細胞中表達情況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麥種子萌發(fā)時產生淀粉酶,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葡萄糖等。小麥種子萌發(fā)的最適溫度為30℃左右。取適量小麥種子在20℃30℃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天后,做如下處理:在3支試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并加熱至50℃左右,搖勻后觀察試管中的顏色。結果是( )

A. 甲呈藍色,乙呈磚紅色,丙呈無色

B. 甲呈無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C. 甲、乙皆呈藍色,丙呈磚紅色

D. 甲呈淺磚紅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圖2分別表示溫度和光照強度對大葉黃楊代謝強度的影響,代謝強度用CO2的吸收量或釋放量(mmol/單位面積·h)表示;圖3表示溫度和光照強度對北沙參代謝強度的影響,代謝強度以干重增加速率(mg/單位面積·h)表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在研究某環(huán)境因素對該植物代謝的影響時,其他條件均為最適狀態(tài)):

(1)圖1中曲線A和曲線B分別代表大葉黃楊的真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溫度為42.5℃時,大葉黃楊從外界吸收CO2的相對量為_______。30℃以后兩曲線變化趨勢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2)結合圖1分析,圖2中不同光照強度下植物的CO2吸收量是在溫度為_______℃下測定的。

D點時該植物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如果大葉黃楊在圖2中E點所示光照強度下,光照9h并黑暗處理15 h,則該植物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長,原因是_______。

(3)圖3中,20℃條件下,F(xiàn)點以后北沙參干重增加速率不再增大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

30℃、5 klx光照條件下的真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5 klx光照條件下的真光合作用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便于重組和篩選。已知限制酶Ⅰ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一G↓GATCC—,限制酶Ⅱ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一↓GATC—。根據圖示判斷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目的基因和質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 目的基因和質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 質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 質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最終結果是( )

A.產生雜種植株 B.產生雜種細胞

C.原生質體融合 D.形成愈傷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干旱對某品種小麥光合作用的影響,科學工作者以發(fā)育正常的小麥幼苗為試驗材料,采用盆栽試驗方法,分別在不同土壤含水量的條件下,連續(xù)處理三個階段(分別為3周、1周、3周)后,測定各組光合作用的變化,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注:圖中百分數表示三個階段的土壤含水量,如50%—70%—50%表示三個階段的土壤含水量分別為50%、70%、5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水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水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水光解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_。

(2)據圖判斷,經歷重復重度干旱處理的植株與只經歷一次重度干旱的植株相比,凈光合作用速率顯著______(填“降低”或“升髙”)。

(3)相關實驗表明,持續(xù)的重度干旱條件下,______________,導致植物吸收和轉換光能的速率降低,植物凈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單倍體育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單倍體育種的遺傳學原理是基因重組

B單倍體育種常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萌芽的種子

C單倍體育種的優(yōu)勢之一在于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D單倍體育種得到的植株屬于單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