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研究小組對某人工魚塘中部分生物的種群數(shù)量進行了調查,并對其消化道內(nèi)的食物組成分析后獲得如圖所示的食物網(wǎng)。研究發(fā)現(xiàn),適當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飼料投放量,均可使魚產(chǎn)量大幅度提高;卮鹣铝袉栴}:

1)流經(jīng)該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來自_________________!扒嗖蓥桏彼拇蠹音~混合放養(yǎng),影響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龍蝦屬于雜食性動物,可取食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也捕食魚塘中的B,小龍蝦與B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在小龍蝦入侵該魚塘后,如果放棄對該魚塘的管理,預期小龍蝦的種群數(shù)量將出現(xiàn)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設A的同化量以相同的比例來自各條食物鏈(相鄰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均以20%計算),當A同化129kJ的能量時,則共需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同化的能量為___________kJ。

4)在混合放養(yǎng)的魚塘加入肉食性的烏魚,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是否有利,并簡要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產(chǎn)者固定的太陽能和人工輸入的有機物中的能量 食物和棲息空間 捕食和競爭 先快速增加后穩(wěn)定(或先增加后減少最后穩(wěn)定) 2365 不利,烏魚捕食其他魚類,增加了營養(yǎng)級,使流向人類的能量減少

【解析】

圖示圖中食物網(wǎng)由三條食物鏈,分別是浮游植物→B→A;其他水生植物→C→A;其他水生植物→A。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和營養(yǎng)結構,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chǎn)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營養(yǎng)結構就是指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生產(chǎn)者主要指綠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費者主要指動物,分解者指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動物。
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三者缺一不可;物質循環(huán)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礎,能量流動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動力,信息傳遞則決定著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的方向和狀態(tài); 信息傳遞是雙向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物質循環(huán)具有全球性。

l)該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屬于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故流經(jīng)該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來自生產(chǎn)者(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陽能和人工輸入的有機物(飼料)中的能量。影響動物垂直分層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棲息空間。
2)小龍蝦屬于雜食性動物,即可取食水生植物,也對魚塘中的B進行捕食,因而小龍蝦與B的種間關系是捕食和競爭。在小龍蝦入侵該魚塘后,如果放棄對該魚塘的管理,小龍蝦的種群數(shù)量將出現(xiàn)的變化是先快速增加,然后減少,最后穩(wěn)定,符合S型增長規(guī)律。
3A同化129kJ的能量,1/3來自浮游植物→B→A;1/3來自其他水生植物→C→A;1/3
來自其他水生植物→A.能量傳遞效率為20%,則共需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同化的能量為129×1/3÷20%129×1/3÷20%÷20%129×1/3÷20%÷20%2365kJ
4)在混合放養(yǎng)的魚塘加入肉食性的烏魚,是不利的,烏魚捕食其他魚類,增加了營養(yǎng)級,使流向人類的能量減少。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兒茶素(C)是從茶葉中提取的一種天然多酚類化合物,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作用較弱。研究人員用稀土離子Yb3+對兒茶素(C)進行化學修飾,形成配合物Yb3+-C,并探究其抗菌效果和機理。

1)細菌的細胞膜以_____________為基本支架,兒茶素(C)與細胞膜的親和力強,可以穿過細胞膜。稀土離子Yb3+可與細菌內(nèi)的某些酶發(fā)生競爭性結合而降低酶的活性,也可水解磷酸二酯鍵進而損傷細菌的遺傳物質_______。但稀土離子與細胞的親和力較弱,難以到達作用靶點,影響了其抗菌活性。

2)為了確定配合物中Yb3+C的最佳摩爾比,研究人員利用_________方法將金黃色葡萄球菌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基的成分應包括_________、水、無機鹽等。待培養(yǎng)基布滿菌落后,用不同摩爾比的Yb3+-C配合物處理濾紙片,將其置于培養(yǎng)基中(見下圖)一段時間后,比較濾紙片周圍___________的直徑,結果顯示Yb3+C的最佳摩爾比為________。

編號

Yb3+C的摩爾比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3)將金黃色葡萄球菌制成菌懸液,分別加入等量的C、Yb3+和最佳摩爾比的Yb3+-C,測定24h內(nèi)金黃色葡萄球菌存活數(shù)量變化(A600值越大,細菌數(shù)量越多),結果見下表。

時間

組別 A600

0h

2h

4h

8h

16h

24h

對照組

0.40

0.40

0.38

0.35

0.35

0.35

C處理

0.40

0.12

0.13

0.07

0.02

0.01

Yb3+處理

0.40

0.14

0.11

0.04

0.02

0.01

Yb3+-C處理

0.40

0.02

0.01

0.01

0.01

0.01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探究配合物Yb3+-C 的抗菌機理,研究人利用透射電鏡觀察了各組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內(nèi)的超微結構,結果如下圖。

結果顯示:

a)未加抗菌劑:細菌菌體較小,其細胞質分布均勻;

bC處理:細胞壁和細胞膜等結構不光滑,略顯粗糙;

cYb3+ 處理:細胞質出現(xiàn)較明顯的固縮及空泡化現(xiàn)象;

dYb3+-C 處理:細胞壁及細胞膜等結構發(fā)生破裂,細胞質出現(xiàn)了嚴重的固縮及空泡化現(xiàn)象。

由此可見,兒茶素(C)和Yb3+作用的主要位點分別是_______、_______,推測Yb3+ -C具有更強抗菌作用的機理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擬南芥的葉肉細胞中,含有PSⅡPSⅠ是由蛋白質和光合色素組成的復合物,具有吸收、傳遞、轉化光能的作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PSⅡ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可將H2O分解為O2H+ 產(chǎn)生電子傳遞給PSⅠ用于將NADP+H+結合形成NADPH

B.ATP合成酶的作用下,H+逆濃度梯度轉運提供能量,促進ADPPi合成ATP

C.光反應過程實現(xiàn)了能量由光能轉換為活躍ATP化學能的過程

D.自然界中能發(fā)生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具備PSⅡPS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蘿是一種陰生植物,生命力頑強,因其葉子四季常綠而深受人們喜愛。某興趣小組將其栽培在密閉玻璃溫室中開展實驗探究。下圖甲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測得的該植物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圖乙表示該植物的細胞代謝狀況;圖丙表示用紅外線測量儀測得室內(nèi)的CO2濃度與時間關系的曲線。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甲中a點時,葉肉細胞中產(chǎn)生ATP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___。

2)圖乙所示的該植物細胞代謝情況,可用圖甲中ad四點中的_________表示,也可用圖丙ej六個點中的___________表示。

3)圖甲中,若全天的呼吸強度不變,當維持光照強度為6klx時,該植物一天中至少需要________小時以上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長。

4)若將圖甲曲線改繪為小麥(陽生植物)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曲線,c點的位置應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變”)。

5)由圖丙可推知,密閉玻璃溫室中氧氣濃度最大的是________點;j點與e點相比植物體內(nèi)有機物含量將_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表示中心法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②過程的發(fā)生有逆轉錄酶、ATP等物質參與

B.~⑦過程均遵循相同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

C.⑥過程中一條mRNA可結合多個核糖體翻譯出多條不同的肽鏈

D.④和⑤過程發(fā)生于某些RNA病毒中,且所用的原料、酶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家族甲、乙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已知甲病屬于伴X染色體遺傳病,Ⅱ-5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4個體的基因型只有一種

C.-9患兩種病的原因是Ⅱ-4形成卵細胞時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D.-11與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湖泊中含 NP 的無機鹽含量過多,會引起水體污染,湖泊出現(xiàn)富營養(yǎng)化,驅動淺水 湖泊進行清水態(tài)向渾水態(tài)的轉換,如下圖所示。

注:圓點代表浮游植物

1)在湖泊中,底棲植物與浮游植物會競爭_____,浮游植物與浮游動物的關系是_____,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陽能的去向有_____。

2)在湖泊中,以浮游動物為食的魚類和以底棲植物為食的魚類分別生活在不同的水層,這體現(xiàn)了群落的________結構。湖泊由清水態(tài)向渾水態(tài)的轉換過程是群落_________ 的過程,據(jù)圖可知,該過程中湖泊植物的變化是________。

3)清水態(tài)湖泊中無機鹽濃度低,透光度高,隨著含 N、P 的無機鹽增加,清水態(tài)湖泊植物發(fā)生上述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

4)某湖泊由于富營養(yǎng)化處于渾水態(tài),為了重現(xiàn)“水清出石魚可數(shù)”的清水湖景象,結合本文信息,運用生態(tài)學原理設計修復方案,至少寫兩條具體措施。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表示該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為3種魚,丁為1種水鳥,甲不攝食藻類,箭頭指示能量流動方向),圖2表示部分能量流動關系(圖中數(shù)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圖1和圖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未呈現(xiàn)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圖1所示食物網(wǎng)中,次級消費者是___________,丁與丙之間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

3)根據(jù)圖1分析,除了圖2中已經(jīng)標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還有___________。

4)結合圖2分析,圖1所示食物網(wǎng)中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能量的傳遞效率______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7.6%

5)經(jīng)檢測,水體中含有某種可被生物富集的農(nóng)藥,推測此農(nóng)藥含量最高的物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初,全球特大沙漠蝗災在東非、西亞和南亞地區(qū)10多個國家蔓延。沙漠蝗蟲每天能吃掉相當于自己體重的植物葉片,可隨風飛行100~200公里,是全球最具毀滅力的遷徙性害蟲;认x發(fā)育要經(jīng)歷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其產(chǎn)孵卵需含水量10%~20%的土壤,濕潤環(huán)境利于若蟲的存活,成蟲喜干旱。此次蝗災的爆發(fā),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阿拉伯海的兩場颶風,可能對全球糧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认x進入我國有南北兩條線路,南由中南半島進入云南,北從西藏進入內(nèi)地。專家預測此次沙漠蝗蟲入侵我國的可能性不大,控制蝗災最有效的方式是空中噴灑殺蟲劑,“雞鴨滅蝗”的生物治蝗法也有顯成效。下圖示意2019~2020年蝗災主要分布區(qū)及2018年阿拉伯海的颶風路徑。

(1)說明2018年阿拉伯海兩場颶風及當?shù)厥⑿酗L對此次蝗災形成與蔓延的影響。

(2)分析此次蝗災可能對全球糧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的原因。

(3)從氣候和地形角度,說明此次沙漠蝗蟲不可能入侵我國的原因。

(4)若此次蝗災持續(xù)升級,指出我國在國際防災減災中可發(fā)揮作用的產(chǎn)業(yè)部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