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撕取萬年青的葉表皮,剪成大小相等的小塊,分別浸入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中,經過一段時間后,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實驗結果如下表。據表回答下列問題:
(1)萬年青葉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約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KNO3溶液誘發(fā)細胞質壁分離的基本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D的處理均發(fā)生質壁分離后自動復原,你對這種現象作出的合理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高濃度KNO3溶液誘發(fā)的質壁分離,不能再誘發(fā)其復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探究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中,我們需選用________(高倍或低倍)顯微鏡,質壁分離中的“質”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12~0.125 mo1·L-1KNO3溶液濃度大于萬年青葉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K+和NO3-進入液泡,使細胞液濃度增大而吸水細胞失水過多而死亡低倍細胞膜、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解析】
試題本題采用溶液濃度梯度法,通過設置一系列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來探究萬年青葉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根據滲透作用的原理可知,應該介于未發(fā)生質壁分離和剛剛發(fā)生質壁分離之間。由于外界的溶液選擇是的KNO3溶液,KNO3解離出的離子可以進入細胞內,從而改變細胞液的濃度出現自動復原的現象。
(1)根據滲透作用水分的運輸方向是低濃度運輸到高濃度,推出細胞液濃度應該介于未發(fā)生質壁分離和剛剛發(fā)生質壁分離之間,根據表格信息,則紫色萬年青的葉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約為0.12~0.125mol/L之間。
(2)當硝酸鉀溶液濃度大于萬年青葉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或≥0.125mol/L)時,成熟的植物細胞失水,誘發(fā)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
(3)C和D細胞放在一定濃度的硝酸鉀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濃度大,細胞失水發(fā)生質壁分離;當K+和NO3-通過主動運輸方式逐步進入液泡,使細胞液濃度增大,反而略大于外界溶液濃度,從而促使細胞吸水,發(fā)生質壁分離的自動復原。
(4)當外界溶液濃度過高,細胞過度失水導致死亡,細胞質壁分離后不能復原,如F組。
(5)由于所選用葉表皮細胞較大,所以在探究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中,一般選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即可。質壁分離中的“質”是原生質層的含義,其包括細胞膜、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植物原生質體的融合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B. 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一般不發(fā)達
C. 肌細胞的細胞膜上有協助葡萄糖跨膜運輸的載體
D. 生物膜之間可通過具膜小泡的轉移實現膜成分的更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高溫對玉米光合速率的影響,研究者將A、B、C三個品系植株從25 ℃環(huán)境移入40 ℃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測得相關數據如下表(表中數據均為處理后占處理前的百分數)。請分析回答:
(1)在高溫環(huán)境下,三個品系光合速率均下降,原因可能有:
①高溫破壞了葉綠體__________膜的結構,使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導致光反應合成的____________減少。
②高溫下氣孔導度降低,會導致CO2吸收減少,直接影響了在葉綠體中進行的__________過程。
(2)三個品系中的________品系最耐高溫。若在黑暗、氧氣充足和40 ℃環(huán)境條件下,A品系玉米葉肉細胞中[H]的移動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型為AAbbCC與aaBBcc的小麥進行雜交,這三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規(guī)律,F1雜種形成的配子種類數和F2的基因型種類數分別是()
A. 4和9B. 4和27C. 8和27D. 32和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成熟沙梨果皮顏色由兩對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果皮呈綠色,A基因控制呈褐色,而B基因只對基因型Aa個體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呈黃色。果皮表現型除受上述基因控制外同時還受環(huán)境的影響,F進行雜交實驗如表所示:
組別 | 親代 | F1表現型 | F1自交所得F2表現型及比例 |
一 | 綠色×褐色 | 全為黃色 | 褐色:黃色:綠色=6:6:4 |
二 | 全為褐色 | 褐色:黃色:綠色=10:2:4 |
(1)某分生組織細胞中的B基因所在的DNA由甲乙兩條鏈構成,經間期復制后,在后期結束時甲、乙兩鏈分布于 ______ (填“同一條”或“不同的”)染色體上。
(2)根據第一組分析控制梨果皮顏色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 ______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3)研究者將第一組親本引種到異地重復實驗如第二組,比較兩組實驗結果,基因型為 ______ 對應的沙梨果皮表現型具有差異。
(4)研究者認為第二組F1全為褐色不是引種后某個基因突變所致.若是某個基因突變,F1的基因型及F2子代表現型情況為 ______ ,則與雜交結果不一致,從而判斷可能是環(huán)境因素導致。
(5)若在異地條件下的第二組F2代個體自交,部分個體無論自交多少代,都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這樣的個體在F2中所占的比例為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南方沿海地區(qū),如深圳、廣州、珠海等城市,人口急劇增長,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年齡組成呈增長型 B. 性別比例發(fā)生變化
C. 遷入率大于遷出率 D.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感染流感病毒后常常出現發(fā)熱癥狀,體溫可升高至39-40℃并保持一段時間,其中部分生理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初次接觸一種新的流感病毒時,通常需要經_________的攝取和處理,若要消滅侵入宿主細胞的流感病毒,要依賴免疫系統(tǒng)產生的__________細胞與宿主細胞密切接觸,使宿主細胞裂解死亡,這體現了免疫系統(tǒng)的__________功能。
(2)病毒感染時,免疫細胞等會產生內生致熱源(EP),EP作用于_________(填器官名稱)中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使體溫升高。在體溫持續(xù)高熱的這段時間內,人體產熱量_________散熱量(填“大于”、“小于”、“等于”)。當體溫過高并且發(fā)熱持續(xù)38.5℃以上,通常需要服用退熱藥,通過增加________來使體溫恢復正常。病毒侵入后,一定程度的發(fā)熱對人體抗病有積極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已知青霉素的作用機理是抑制原核細胞細胞壁的形成,從而達到滅菌的作用。當人體感染流感病毒后,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青霉素進行治療。少數人注射青霉素后會出現胸悶、氣急和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發(fā)生休克,這種現象是人體免疫功能失調中的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小麥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利用其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獲得n株小麥, 其中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約占
A. n/4B. n/8C. 0D. n/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