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甲是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碳循環(huán)模式圖,圖中A、B、C、D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圖乙為其中部分營養(yǎng)結構。請據圖回答:
(1)圖甲中過程①表示_____________。圖甲中的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成分沒在圖乙中出現。圖甲②過程中碳是以_____________形式傳遞的。
(2)乙圖中的蛇由于某種原因數量下降,蟾蜍的數量先增多后減少,最后趨于穩(wěn)定,這屬于________調節(jié),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_____________能力。
(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句詩反映草原被野火燃燒后能恢復原樣,這是因為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_____________穩(wěn)定性。草原返青時,“綠色”為食草動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此信息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哪種信息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圖中蛇和貓頭鷹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_____;若草固定的總能量為6.8×l09kJ,食草昆蟲和鼠同化的總能量是1.3×l08kJ,則人最多能獲得能量_____________kJ。
【答案】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A、C 有機物 負反饋 自我調節(jié) 恢復力穩(wěn)定性 物理信息 捕食、競爭 2.46×108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要求學生熟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碳循環(huán)模式圖、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計算以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1)甲是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碳循環(huán)模式圖,則A為CO2庫,B為消費者,C為分解者,D為生產者,過程①表示C由CO2庫進入到生產者,即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圖乙為圖甲中生產者與消費者組成的營養(yǎng)結構,因此圖甲中的A(CO2庫)、C(分解者)成分沒在圖乙中出現。圖甲②過程為捕食作用,其中碳是以有機物形式傳遞的。
(2)乙圖中的蛇由于某種原因數量下降,從而導致蟾蜍的數量先增多后減少,最后趨于穩(wěn)定,這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
(3)草原被野火燃燒后能恢復原樣,說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是被破壞后恢復原樣,這是因為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恢復力穩(wěn)定性。綠色為顏色范疇,屬于物理信息。
(4)貓頭鷹捕食蛇,同時貓頭鷹與蛇共同競爭鼠,兩者之間存在捕食、競爭關系。求人最多獲得的能量,即草流向食草昆蟲和鼠的能量需要最少,因此可求出草中有1.3×l08/20%=6.5×l08kJ的能量流向食草昆蟲和鼠。則草中流向羊的能量為6.8×l09-6.5×l08=6.15×l09kJ。即人最多能獲得能量為6.15×l09×20%×20%=2.46×108kJ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細胞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圖中X、Y、Z、P分別為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X是 ______,Ⅰ在動物中主要是指 ______。
(2)A是 ______元素.圖中 II中文名稱是______。
(3)某十九肽被水解成1個四肽,1個三肽,2個六肽,則在該過程中相對分子質量增加了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彈狀病毒為單股負鏈RNA(記作“-RNA”)病毒。除RNA外,彈狀病毒還有RNA依賴性RNA聚合酶等蛋白質成分。下圖是該病毒侵染宿主細胞并增殖的過程。據圖回答:
(1)彈狀病毒的“-RNA”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
(2)①、②、③過程中所需原料由_________提供,堿基配對類型均為__________。①過程所需的酶為___________,③過程中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位于_____________上。
(3)若該病毒的“-RNA”中含有6000個堿基,其中U和C占堿基總數的38%。以病毒“-RNA”為模板合成1分子子代-RNA的過程共需要堿基A和G_________個。
(4)該病毒遺傳信息的傳遞規(guī)律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植物的示意圖.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⑤只要表現出抗蟲性狀就表明植株發(fā)生了可遺傳變異
B. ③侵染植物細胞后,重組Ti質粒整合到④的染色體上
C. ④的染色體上若含抗蟲基因,則⑤就表現出抗蟲性狀
D. ②的構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聚合酶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與DNA分子相關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選項 | 名稱 | 作用部位 | 作用底物 | 形成產物 | 作用圖示 |
A | 限制酶 | 磷酸二酯鍵 | DNA分子 | 帶黏性末端或 平末端的DNA片段 | |
B | DNA連接酶 | 磷酸二酯鍵 | DNA片段 | 重組DNA分子 | |
C | DNA聚合酶 | 磷酸二酯鍵 | 脫氧核苷酸 | 子代DNA分子 | |
D | Taq酶 | 磷酸二酯鍵 | 脫氧核苷酸 | 子代DNA分子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種質粒的簡圖,小箭頭所指分別為限制性核酸內切酶EcoRⅠ、BamHⅠ的酶切位點,P為轉錄的啟動部位。已知目的基因的兩端有EcoRⅠ、BamHⅠ的酶切位點,受體細胞為無任何抗藥性的原核細胞。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將含有目的基因的DNA與質粒分別用EcoRⅠ酶切,在DNA連接酶作用下,生成由兩個DNA片段之間連接形成的產物有兩種
B. DNA連接酶的作用是將酶切后得到的黏性末端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重組質粒,該過程形成兩個磷酸二酯鍵
C. 為了防止目的基因反向粘連和質粒自身環(huán)化,酶切時可選用的酶是EcoRⅠ和BamHⅠ
D. 能在含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的受體細胞表明該目的基因已成功導入該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9世紀中后期,斯賓塞將達爾文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思想應用于人類社會,認為生存競爭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類社會中也是一種普遍的現象,由此形成“社會達爾文主義”。這種學說促使當時歐洲
A. 民族主義思潮逐漸走向極端
B. 公民生存自由受到嚴格限制
C. 政治生活缺乏思想理論基礎
D. 社會價值觀發(fā)生根本性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甲代表ATP,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主動運輸過程中,乙的含量會明顯減少
B. 甲→乙和乙→丙過程中,其催化作用的酶空間結構相同
C. 丙是RNA基本組成單位之一,其中不含磷酸鍵
D.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人體皮下的組織,A、B、C表示細胞外液。下面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組織水腫的是( )
①血管壁破損 ②長期蛋白質營養(yǎng)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腎炎導致血漿蛋白丟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