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所用的電源為學生電源,輸出電壓為6V的交流電和直流電兩種.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重錘上拖著的紙帶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痕進行測量及相關計算,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舉了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
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 |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直流輸出”上; |
C.用天平測出重錘的質量; |
D.釋放懸掛紙帶的夾子,同時接通電源開關打出一條紙帶; |
(1)B C D;(2)0.49mJ; 0.48mJ; > ;紙帶和重錘運動過程中受阻力;
解析試題分析:(1)將打點計時器應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上,故B錯誤;因為我們是比較mgh、的大小關系,故m可約去比較,不需要用天平,故C錯誤;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后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于重物運動較快,不利于數據的采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生較大的誤差,故D錯誤。
(2)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來求B的速度大。,重力勢能減少量是△Ep=mgh=0.49mJ,能的增加量△Ek=,通過計算可以看出△EP>△EK,這是因為紙帶和重錘運動過程中受阻力,最后得出實驗的結論是: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機械能守恒.
考點: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8分)某同學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加速度與合力的關系時,根據測量數據繪制了如圖所示a-F圖像,則從圖像可知,該同學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有兩個實驗環(huán)節(jié)出現失誤,請問他的兩個失誤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為了測量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某小組使用位移傳感器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讓木塊從傾斜木板上一點A由靜止釋放,位移傳感器可以測出木塊到傳感器的距離。位移傳感器連接計算機,描繪出滑塊相對傳感器的位移s隨時間t變化規(guī)律,如圖所示。
①根據上述圖線,計算0.4 s時木塊的速度__________m/s,木塊加速度__________m/s2;
②為了測定動摩擦因數,還需要測量的量是________;(已知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
③為了提高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的測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
A.A點與傳感器距離適當大些 |
B.木板的傾角越大越好 |
C.選擇體積較大的空心木塊 |
D.傳感器開始計時的時刻必須是木塊從A點釋放的時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 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滑輪摩擦阻力. 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a. 將長木板傾斜放置,小車放在長木板上,長木板旁放置兩個光電門A和B,砂桶通過滑輪與小車相連.
b. 調整長木板傾角,使得小車恰好能在細繩的拉力作用下勻速下滑. 測得砂和砂桶的總質量為m.
c. 某時刻剪斷細繩,小車由靜止開始加速運動.
d. 測得擋光片通過光電門A的時間為,通過光電門B的時間為,擋光片寬度為d,小車質量為M,兩個光電門A和B之間的距離為L.
e. 依據以上數據探究動能定理.
(1)根據以上步驟,你認為以下關于實驗過程的表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_.
A.實驗時,先接通光電門,后剪斷細繩
B.實驗時,小車加速運動的合外力為
C.實驗過程不需要測出斜面的傾角
D.實驗時,應滿足砂和砂桶的總質量m遠小于小車質量M
(2)小車經過光電門A、B的瞬時速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關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誤差允許范圍內成立,就驗證了動能定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同學利用氣墊導軌和光電門計時器等裝置探究動能定理.
他們通過改變滑輪下端的小沙盤中啥子的質量來改變滑塊所受水平方向的拉力;滑塊上安有寬度為d的擋光片,實驗中,用天平稱出小盤和沙子的總質量為m,滑塊(帶擋光片)的質量為M,用最小分度為1mm的刻度尺測量出光電門1和2之間的距離x,計時器顯示檔光片經過光電門的時間分別為t1和t2.
(1)用最小分度為1mm的刻度尺測量出光電門1和2之間的距離x,以下數據合理的是
A、50cm B、50.00cm
C、50.0cm D、50.000cm
(2)小組的某位同學探究得出結論的表達式為,請問在這位同學的實驗操作過程中是否滿足“小沙盤和沙子的總質量m遠遠小于滑塊(帶擋光片)的質量M”這個條件 _________ (填“是”或“否”).
(3)為減小實驗誤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
A、適當增大擋光片的寬度d
B、適當減小擋光片的寬度d
C、適當增大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x
D、適當減小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利用圖甲裝置研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用小錘敲擊彈性金屬片,小球A就沿水平方向飛出做平拋運動;同時B球被松開,做自由落體運動。圖乙是該裝置某次實驗的高速數碼連拍照片,該相機每秒鐘能拍攝20次,圖中背景為邊長為l=0.049m的正方形,分析照片:
(1)能說明A球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的證據是 ;
(2)能說明A球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的證據是 ;
(3)小球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興趣小組通過物塊在斜面上運動的試驗,探究“合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的關系”。 他們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PQ為一塊傾斜放置的木板,在Q處固定一個速度傳感器(用來測量物體每次通過Q點時的速度v),每次實驗,物體從不同高度h處由靜止釋放,但始終保持斜面底邊長L=0.5 m不變。他們最后做出了如圖乙所示的v2-h(huán)圖像。圖像與橫軸的交點為0.25。
(1)圖像乙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塊與斜面間的滑動摩擦因數μ=________。
(3)若最后得到的圖像如圖物-9圖丙所示,則可能的原因是(寫出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更換光滑的斜面,重復上述步驟得到如圖物-9圖乙所示的圖像,圖像的斜率將________。(填“增大”、“減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分)有一根細長而均勻的金屬管線樣品,長約為60cm,電阻大約為6,橫截面如圖甲所示。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管線的外徑,示數如圖乙所示,金屬管線的外徑為 mm;
(2)現有如下器材
A.電流表(量程0.6A,內阻約為0.1)
B.電流表(量程3A,內阻約為0.03)
C.電壓表(量程3V,內阻約為3)
D.滑動變阻器(1000,0.3A)
E.滑動變阻器(15,3A)
F.蓄電池(6V,內阻很。
G.開關,帶夾子的導線若干
實驗采用限流式接法,請將圖丙所示的實際測量電路補充完整。電路中的電流表應選 ,滑動變阻器應選 。(只填代號字母)
(3)已知金屬管線樣品材料的電阻率為,通過多次測量得出金屬管線的電阻為R,金屬管線的外徑為d,要想求得金屬管線內形狀不規(guī)則的中空部分的截面積S,在前面實驗的基礎上,還需要精確測量的物理量是 (所測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并用文字說明)。計算中空部分截面積的表達式為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中學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
(1)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這樣做 。
A. 是為了使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
B. 是為了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
C. 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
D. 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車做勻速運動
(2)實驗中先后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并起來掛在小車的前端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把小車拉到同一位置再釋放小車。把第1次只掛1條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第2次掛2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為2W,……;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后而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測出。根據第4次實驗的紙帶(如圖所示,圖中的點皆為計時點)求得小車獲得的速度為 m/s(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若根據多次測量數據畫出的W-v圖象如圖所示,根據圖線形狀可知,對W與v的關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
A. W∝ B. W∝ C. W∝ D.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