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中,得到一條清晰的紙帶,按每打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的方法標出計數(shù)點(如圖甲所示),兩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02×5s=0.1s.已測得s5=8.80cm,在測計數(shù)點3、4之間的距離s4時,刻度尺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s4=       cm,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算得加速度的大小為        m/s2(加速度的數(shù)值保留2位小數(shù))。
4.30(4.25~4.35)    4.50(4.45~4.55)

試題分析:由圖可得,(4.25~4.35)cm均對;由可得,均對
點評:在讀數(shù)和計算時一定要注意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毫米刻度尺估讀到毫米的下一位,計算時根據(jù)要求保留有效數(shù)字,如果沒有要求,一般小數(shù)點后面保留兩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小組設計了一個探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小車所受拉力F及質(zhì)量m關系的實驗。
(1)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中,下列做法和理由正確的是(  )
A.實驗中所用電源為低壓直流電源
B.平衡摩擦力時,應將勾碼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
C.實驗時,先接通電源,后放開小車
D.“重物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這一條件如不滿足,對探究過程會產(chǎn)生影響
(2)在保持小車及車中的砝碼質(zhì)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的關系時,由于平衡摩擦力時操作不當,二位同學得到的a―F關系分別如圖-中C、D所示

(a是小車的加速度,F是細線作用于小車的拉力).其原因分別是:
C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m?s-2
1.98
4.06
5.95
8.12
F/N
1.00
2.00
3.00
4.00
(3) 若測得某一物體M一定時,a與F的關系的有關數(shù)據(jù)資料下表,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畫出a-F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的實驗。
(1)在實驗中必須將長木板右端墊高,目的是                            ,當不掛鉤碼時小車能勻速運動時,表明已調(diào)好。

(2)為了減小誤差,每次實驗必須通過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來改變小車所受合外力,獲取多組數(shù)據(jù)。若小車質(zhì)量為400g,實驗中每次所用的鉤碼總質(zhì)量范圍應選       組會比較合理。(填選項前的字母)
A.10g~40g          
B.200g~400g           
C.1000g~2000g     
(3)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所使用的是        (交流、直流)電源, 圖中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紙帶的一部分:1、2、3、4、5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未標出,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是       ,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      .(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4)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重復實驗,得到加速度與合外力F的關系如圖所示,分析線段OA,可得出實驗的結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使用如圖所示的氣墊導軌裝置進行實驗.其中G1、G2為兩個光電門,它們與數(shù)字計時器相連,當滑行器通過G1、G2光電門時,光束被遮擋的時間Δt1、Δt2都可以被測量并記錄,滑行器連同上面固定的一條形擋光片的總質(zhì)量為M,擋光片寬度為D,8間距離為x,牽引砝碼的質(zhì)量為m.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開始應先調(diào)節(jié)氣墊導軌下面的螺釘,使氣墊導軌水平,在不增加其他儀器的情況下,如何判定調(diào)節(jié)是否到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取M=0.4 kg,改變m的值,進行多次實驗,以下m的取值不合適的一個是(    )
A.m1=5 g    B.m2=15 g       C.m3=40 g      D.m4=400 g
(3)在此實驗中,記錄得Δt1=0.02s;Δt2=0.01s;D=1cm;x=37.5cm,求得的加速度為___________ m/s2
(4)測得小車的加速度a和砝碼重力G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G/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0
0.15
0.20
0.25
0.30
則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    )
A.m=200g    B.m=2g        C.m=2kg         D.m=40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9分)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 F及質(zhì)量m關系的實驗,圖(a)為實驗裝置簡圖。(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


(1)圖(b)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根據(jù)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_m/s2。(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2)保持砂和砂桶質(zhì)量不變,改變小車質(zhì)量m,分別得到小車加速度a與質(zhì)量m及對應的1/m,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7
8
小車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車質(zhì)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
請在方格坐標紙中畫出a–1/m圖線,并從圖線求出小車加速度a與質(zhì)量倒數(shù)1/m之間的關系式是         

(3)有一位同學通過實驗測量作出了圖(c)中的A圖線, 另一位同學實驗測出了如圖(c)中的B圖線.試分析:

(1)A圖線上部彎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圖線在縱軸上有截距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得到的紙帶如圖所示.已知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由此可以算出小車的加速度=_________.打下計數(shù)點3時,小車的速度=_________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在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這一實驗時,下面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
A.安裝弧形槽時,必須使槽末端的切線方向保持水平
B.每次進行實驗時,都要讓小球從同一位置開始由靜止釋放
C.在實驗過程中,小球與槽的摩擦不可避免,但這并不影響實驗結果
D.為了得到實驗結果,不要忘記用天平稱出小球的質(zhì)量
(2)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中,用一張印有小方格的紙記錄軌跡,小方格的邊長L=2.5cm。若小球在平拋運動途中的幾個位置如圖中的a、b、c、d所示,則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的計算式為v0=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上,每5個點取1個測量點,共取了七個點,分別記為1、2、3、4、5、6、7,在測量點處剪斷,按剪斷次序把六段紙條編號為A、B、C、D、E、F,從A開始把紙條依次并排粘貼在白紙上,使紙條下端對齊,粘貼成直方圖(如圖x-t所示)。A、B、C、D、E、F的紙條長度分別為1.6cm,1.8cm,2.0cm,2.2cm,2.4cm,2.6cm,計時器打點頻率為50Hz。則從打第1點到打第7點共歷時________s,打第4點時的速度是_______m/s,紙帶運動的加速度___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圖甲的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是______mm;圖乙的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是______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