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斜面體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過細繩跨過光滑的定滑輪與A相連接,連接B的一段細繩與斜面平行,A、B、C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 )

A. 物塊BC間的摩擦力一定不為零

B. 斜面體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為零

C. 水平面對C的支持力與B、C的總重力大小相等

D. 不論BC間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對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若繩子對B的拉力恰好等于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則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為零,A錯誤;對BC構成的整體分析可得,整體受到斜向上的拉力,該拉力在豎直方向上有分力,在水平向右方向上有分力,有相對地面向右運動的趨勢,所以必須受到地面的給的向左摩擦力,水平面對C的支持力小于B、C的總重力,故B、C錯誤,D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有一電子(電荷量為e)經電壓U0加速后,進入兩塊間距為d、電壓為U的平行金屬板間.若電子從兩板正中間垂直電場方向射入,且正好能穿過電場,求:

1金屬板AB的長度;

2電子穿出電場時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女子短道速滑隊在2013年世錦賽上實現女子3 000 m接力三連冠。觀察發(fā)現,“接棒”的運動員甲提前站在“交棒”的運動員乙前面,并且開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時,乙猛推甲一把,使甲獲得更大的速度向前沖出。在乙推甲的過程中,忽略運動員與冰面間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則(  )

A. 甲對乙的沖量一定等于乙對甲的沖量

B. 甲、乙的動量變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甲的動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動能減少量

D. 甲對乙做多少負功,乙對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傾角為的光滑物塊P斜面上有兩個用輕質彈簧相連的物塊A、B;C為一垂直固定在斜面上的擋板、C總質量為M,A、B質量均為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系統靜止于光滑水平面現開始用一水平力F從零開始增大作用于P

物塊B剛要離開C時力F

從開始到此時物塊A相對于斜面的位移物塊A一直沒離開斜面,重力加速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物體A通過定滑輪與動滑輪相連,物體B和物體C掛在動滑輪上,使系統保持靜止狀態(tài),現在同時釋放三個物體,發(fā)現物體A保持靜止不動已知物體A的質量,物體B的質量,物體C的質量為多大?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半圓柱體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豎直擋板MN.在P和MN之間放有一個光滑均勻的小圓柱體Q,整個裝置處于靜止.如圖所示是這個裝置的縱截面圖.若用外力使MN保持豎直,緩慢地向右移動,在Q落到地面以前,發(fā)現P始終保持靜止.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MN對Q的彈力逐漸減小

B. 地面對P的摩擦力逐漸增大

C. P、Q間的彈力先減小后增大

D. Q所受的合力始終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木塊在質量為M的長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長木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木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長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則( )

A. 長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 長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 Fμ2m+Mg時,長木板便開始運動

D. 無論怎樣改變F的大小,長木板都不可能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足夠長的木板B靜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放置小滑塊A.木板B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其加速度a隨拉力F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10m/s2,則:

A. 小滑塊A的質量為1 kg

B. 小滑塊A的質量為2 kg

C. AB間動摩擦因素為0.2

D. AB間動摩擦因素為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利用電磁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是某同學研究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實驗時得到的一條紙帶(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打點時間間隔T=0.02s),依照打點的先后順序取計數點為1、2、3、4、5、6、7,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測得:s2=1.91cm,s3=2.40cm。

a.打第3個計數點時紙帶的速度大小v3__________m/s;(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b.計算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__m/s2(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