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擺長為L的單擺,懸點正下方某處有一小釘,當擺球經(jīng)過平衡位置向左擺動時,擺線的上部將被小釘擋住,使擺長發(fā)生變化,現(xiàn)使擺球做小幅度擺動,擺球從右邊最高點M至左邊最高點N運動過程的閃光照片,如右圖所示,(懸點和小釘未被攝入),P為擺動中的最低點。已知每相鄰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相等,由此可知,小釘與懸點的距離為(    )

A.L/4B.L/2 C.3L/4D.無法確定

C

解析試題分析:設相鄰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為t,由圖可知,擺球在右側時擺動的周期為,而在左側時擺動的周期為,設左側擺長為l,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可知: ,解得,故可知小釘與懸點的距離為,所以只有選項C正確;
考點:單擺、周期公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6分)如圖所示為同一地點的兩單擺甲、乙的振動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3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6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甲、乙兩單擺的擺長相等 
B.甲擺的振幅比乙擺大 
C.甲擺的機械能比乙擺大 
D.在t=0.5s時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擺 
E.由圖象可以求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一列沿x軸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某時刻的波形如圖中的實線所示,經(jīng)過2 s后波形如圖中虛線所示。求這列波的波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如圖甲所示,是一列沿x軸正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在t = 0時刻的波形圖,P是介質(zhì)中離原點距離為x1 =" 2" m的一個質(zhì)點,Q是介質(zhì)中離原點距離為x2 =" 4" m的一個質(zhì)點,此時介質(zhì)中離原點距離為x3 =" 6" m的質(zhì)點剛要開始振動。圖乙是該簡諧波傳播方向上的某一質(zhì)點的振動圖像(計時起點相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選對一個給3分,選對兩個給4分,選對3個給6分。每選錯一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這列波的波長為λ =" 4" m 
B.這列波的頻率為f = 2.5Hz 
C.這列波的傳播速度為v =" 2" m/s 
D.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沿y軸的負方向 
E.乙圖可能是圖甲中質(zhì)點P的振動圖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分)一列簡諧橫波正在沿x軸的正方向傳播,波速為0.5m/s,t = 0時刻的波形如圖甲所示。

(1)求橫波中質(zhì)點振動的周期T;
(2)在圖乙中畫出t =1s時刻的波形圖(至少畫出一個波長);
(3)在圖丙中畫出平衡位置為x = 0.5m處質(zhì)點的振動圖象(從t = 0時刻開始計時,在圖中標出橫軸的標度,至少畫出一個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在一根張緊的水平繩子上掛著四個擺,其中a、c擺長相等。讓a擺在垂直于水平繩的方向振動起來,通過張緊的繩子給另外三個擺施加驅(qū)動力,使它們各自做受迫振動?梢杂^察到b、c、d三個擺的運動情況是

A.三個擺的振動周期相同 B.三個擺的振動振幅相同
C.b擺的振動振幅最大 D.d擺的振動周期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用絕緣細絲線懸吊著的帶正電小球在勻強磁場中做簡諧運動,則(   )

A.當小球每次通過平衡位置時,動能相同
B.當小球每次通過平衡位置時,動量相同
C.當小球每次通過平衡位置時,絲線的拉力相同
D.撤消磁場后,小球擺動的周期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某實驗小組在利用單擺測定當?shù)刂亓铀俣鹊膶嶒炛校?br />(1)用游標卡尺測定擺球的直徑,測量結果如圖所示,則該擺球的直徑為________cm.

(2)小組成員在實驗過程中有如下說法,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把單擺從平衡位置拉開30°的擺角,并在釋放擺球的同時開始計時
B.測量擺球通過最低點100次的時間t,則單擺周期為
C.用懸線的長度加擺球的直徑作為擺長,代入單擺周期公式計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選擇密度較小的擺球,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誤差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一列簡諧橫波向右傳播,波速為v。沿波傳播方向上有相距為L的P、Q兩質(zhì)點,如圖所示。某時刻P、Q兩質(zhì)點都處于平衡位置,且P、Q間僅有一個波峰,經(jīng)過時間t,Q質(zhì)點第一次運動到波谷。則t的可能值( )。

A.1個B.2個C.3個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