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已知地球質量為M,半徑為R,自轉周期為T,地球同步衛(wèi)星質量為m,引力常量為G.有關同步衛(wèi)星,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衛(wèi)星距地面的高度

B. 衛(wèi)星的運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 衛(wèi)星運行時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為

D. 衛(wèi)星運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 A、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r為軌道半徑,得: ,而衛(wèi)星到地表的高度,故A錯誤.B、第一宇宙速度為,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圓軌道運行速度,所以衛(wèi)星的運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錯誤.C、衛(wèi)星運行時受到的向心力大小是GMmR+h2,故C錯誤。D、地表重力加速度為,衛(wèi)星運行的向心加速度,衛(wèi)星運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D正確.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理量中,屬于矢量的是

A. 加速度 B. C. 功率 D. 重力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勻變速直線運動就是運動方向不變的運動

B. 加速度大小不變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C. 加速度很大,速度不一定很大;

D. 運動的物體速度為零時,加速度一定也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發(fā)射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過程中,衛(wèi)星首先進入橢圓軌道Ⅰ,然后在Q點通過改變衛(wèi)星速度,讓衛(wèi)星進入地球同步軌道Ⅱ,則

A. 該衛(wèi)星的發(fā)射速度必定大于11.2km/s

B. 衛(wèi)星在同步軌道Ⅱ上的運行速度大于7.9km/s

C. 在軌道Ⅰ上,衛(wèi)星在P點速度大于在Q點的速度

D. 衛(wèi)星在Q點通過加速實現(xiàn)由軌道Ⅰ進入軌道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平拋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可以概括為兩點:①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②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為了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可做下面的實驗:如圖所示,用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A球就水平飛出,同時B球被松開,做自由落體運動,兩球同時落到地面,這個實驗________

A. 只能說明上述規(guī)律中的第①條

B. 只能說明上述規(guī)律中的第②條

C. 不能說明上述規(guī)律中的任何一條

D. 能同時說明上述兩條規(guī)律

(2)在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時,讓小球多次沿同一軌道運動,通過描點法畫出小球平拋運動的軌跡。如圖是用一張印有小方格的紙記錄軌跡,小方格的邊長為L,小球在平拋運動途中的幾個位置如圖中的a、b、c、d所示,則由圖可知小球從a運動到bb運動到c的時間是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的, 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的計算式為=________(用L、g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AB與豎直面上的半圓形光滑固定軌道在B點銜接,BC為直徑。一可看作質點的物塊在A處壓縮一輕質彈簧(物塊與彈簧不連接),釋放物塊,物塊被彈簧彈出后,經過半圓形軌道B點之后恰好能通過半圓軌道的最高點C,F(xiàn)在換用一個質量較小的另一物塊,被同樣壓縮的彈簧由靜止彈出,不計空氣阻力。則更換后(  )

A. 物塊不能到達C

B. 物塊經過C點時動能不變

C. 物塊經過C點時的機械能不變

D. 物塊經過B點時對軌道的壓力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以下幾幅圖中,洛倫茲力的方向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下端封閉、上端開口、高h=5m內壁光滑的細玻璃管豎直放置,管底有一質量m=10g、電荷量q=O.2C的小球.整個裝置以u=5m/s的速度沿垂直于磁場方向進入B=0.2T、方向水平的勻強磁場,由于外力的作用,玻璃管在磁場中的速度保持不變,最終小球從上端管口飛出.取g=10m/s2.求:

(1)小球的帶電性;

(2)小球在管中運動的時間;

(3)小球在管內運動過程中增加的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輛汽車均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甲車的加速度為2m/s2,乙車的加速度為﹣3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車的加速度大于乙車的加速度

B. 甲車的加速度小于乙車的加速度

C. 甲車的速度一定大于乙車的速度

D. 甲車的速度一定小于乙車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