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中,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直徑時的刻度位置如圖所示,用米尺測出金屬絲的長度L,金屬絲的電阻大約為5Ω,先用伏安法測出金屬絲的電阻Rx,然后根據(jù)電阻定律計算出該金屬材料的電阻率.
(1)從圖中讀出金屬絲的直徑為          mm。

(2)為此取兩節(jié)新干電池、開關和若干導線及下列器材:

A.電壓表0~3 V,內(nèi)阻10 kΩ
B.電壓表0~15 V,內(nèi)阻50 kΩ
C.電流表0~0.6 A,內(nèi)阻0.05 Ω
D.電流表0~3 A,內(nèi)阻0.01 Ω
E.滑動變阻器,0~10 Ω
F.滑動變阻器,0~100 Ω
①要求較準確地測出其阻值,電流表應選_______,滑動變阻器選        (填序號)
②實驗中實物接線如圖所示,發(fā)現(xiàn)有兩處錯誤,請指出其中最明顯的一處錯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679(0.677~0.681 mm均可)  ( 2分)
(2) ①    C      E            (各2分) ②導線連接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上 (2分)

解析試題分析:(1)螺旋測微器主尺上讀數(shù)為0.5mm,螺旋讀數(shù)為18.0×0.01=0.180mm,所以測量值為0.5mm+0.180mm=0.680mm;(2) 兩節(jié)新干電池電動勢為3V,待測電阻阻值約為5Ω,所以電流最大為0.6A,所以電流表選擇0.6A量程的C,為調(diào)節(jié)的方便,滑動變阻器選擇的E;滑動變阻器的觸頭在滑桿的兩端,不在滑片上,所以錯誤為導線連接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上
考點:本題考查伏安法測電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利用圖中所示的裝置可測量滑塊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裝有兩個光電門,其中光電門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處,光電門甲的位置可移動,當一帶有遮光片的滑塊自斜面上滑下時,與兩個光電門都相連的計時器可以顯示出遮光片從光電門甲至乙所用的時間t。改變光電門甲的位置進行多次測量,每次都使滑塊從同一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并用米尺測量甲、乙之間的距離s,記下相應的t值;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s(m)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0.950
 
t(ms)
 
292.9
 
371.5
 
452.3
 
552.8
 
673.8
 
776.4
 
s/t(m/s)
 
1.71
 
1.62
 
1.55
 
1.45
 
1.34
 
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圖:
(1)若滑塊所受摩擦力為一常量,滑塊加速度的大小a、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乙時的瞬時速度v1測量值s和t四個物理量之間所滿足的關系式是_______;
(2)根據(jù)表中給出的數(shù)據(jù),在圖中給出的坐標紙上畫出圖線;

(3)由所畫出的圖線,得出滑塊加速度的大小為a=__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的三個實驗步驟如下:
(1) 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張白紙,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兩根細繩套。通過細繩套同時用兩個測力計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它與細繩套的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點,在白紙上記下O點和兩個測力計的示數(shù)F1和F2
(2) 在白紙上只根據(jù)F1和F2的大小,應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求出合力F。
(3) 只用一只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拉橡皮筋,使其伸長,記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F'和細繩套的方向。以上三個步驟中均有錯誤或疏漏,請指出錯在哪里?
                     ;② _________        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用伏安法測定一個待測電阻Rx的阻值(阻值約為200Ω),實驗室提供如下器材:
電池組E:電動勢3V,內(nèi)阻不計          電流表A1:量程0 ~ 15mA,內(nèi)阻約為100Ω
電流表A2:量程0 ~ 300μA,內(nèi)阻為1000Ω 滑動變阻器R1:阻值范圍0 ~ 20Ω,額定電流2A
電阻箱R2,阻值范圍0 ~ 9999Ω,額定電流1A        電鍵S、導線若干
要求實驗中盡可能準確地測量Rx的阻值,請回答下面問題:
(1)為了測量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可以將電流表__________(填寫器材代號)與電阻箱串聯(lián),并將電阻箱阻值調(diào)到__________Ω,這樣可以改裝成一個量程為3.0的電壓表。
(2)在方框中畫完整測量Rx阻值的電路圖,并在圖中標明器材代號;
(3) 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R1,兩表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可讀出電流表A1的示數(shù)是__________mA,電流表A2的示數(shù)是__________μA,測得待測電阻Rx的阻值是__________。本次測量存在一定的系統(tǒng)誤差,考慮這個原因測量值比較真實值__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有一個小燈泡上標有“4 V,2 W”的字樣,現(xiàn)在要用伏安法測繪這個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現(xiàn)有下列器材供選用:
A.電壓表V1(0~5 V,內(nèi)阻約10 kΩ)     B.電壓表V2(0~10 V,內(nèi)阻約20 kΩ)
C.電流表A1(0~0.3 A,內(nèi)阻約1 Ω)     D.電流表A2(0~0.6 A,內(nèi)阻約0.4 Ω)
E.滑動變阻器R1(0~10 Ω,2 A)         F.滑動變阻器R2(0~100 Ω,0.2 A)
G.學生電源(直流6 V)、開關及導線
(1)為了調(diào)節(jié)方便,測量盡可能準確,實驗中應選用電壓表________,電流表________,滑動變阻器________.(填器材前的選項符號)
(2)為使實驗誤差盡量減小,要求從零開始多取幾組數(shù)據(jù),請在右面的虛線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圖.

(3)P為圖線上的一點,PN為圖線上P點的切線,PQ為U軸的垂線,PM為I軸的垂線,則由圖可知:隨著所加電壓的增加,小燈泡的電阻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對應P點,小燈泡的電阻值約為________Ω.(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分)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受力的關系,通過改變重物的質(zhì)量,利用傳感器可得到滑塊運動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而后做出a-F關系圖象.他們在軌道水平和傾斜的兩種情況下分別做了實驗,得到了兩條a-F圖線,如圖(b)所示.由圖象可知圖線Ⅱ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滑塊和加速度傳感器的總質(zhì)量m=___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分)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小車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圖中小車A左端連接一紙帶并穿過打點計時器B的限位孔,右端用一輕繩繞過滑輪系于拉力傳感器C的下端,A、B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帶有定滑輪的足夠長的木板上。不計繩與滑輪的摩擦及滑輪的質(zhì)量。實驗時,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該同學在保證小車A質(zhì)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改變P的質(zhì)量來改變小車A所受的外力,由傳感器和紙帶測得的拉力F和加速度a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次數(shù)
1
2
3
4
5
F/N
0.10
0.18
0.26
0.30
0.40
a/(m·s-2
0.08
0.22
0.37
   
0.59
⑴第4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如圖所示,O、A、B、C和D是紙帶上的五個計數(shù)點,每兩個相鄰點間有四個點沒有畫出,A、B、C、D四點到O點的距離如圖。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根據(jù)紙帶上數(shù)據(jù)計算出小車加速度a為     m/s2。

⑵在實驗中,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滿足重物P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A的質(zhì)量。
⑶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示坐標系中做出小車加速度a與力F的關系圖象。

⑷根據(jù)圖象推測,實驗操作中重要的疏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分)某實驗小組設計如圖甲所示電路探究硅光電池,給硅光電池加反向電壓(硅光電池負極接高電勢點,正極接低電勢點),探究其在無光照時的反向伏安特性.圖中電壓表V1量程選用3 V,內(nèi)阻為6.0 kΩ;電壓表V2量程選用15 V,內(nèi)阻約為30 kΩ;R0為保護電阻;直流電源電動勢E約為12 V,內(nèi)阻不計.(硅光電池在無光照時不產(chǎn)生電能,可視為一電子元件)

①根據(jù)圖甲,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連接成完整電路.
②用遮光罩罩住硅光電池,閉合開關S,調(diào)節(jié)變阻器R,讀出電壓表V1、V2的示數(shù)U1、U2.
(ⅰ)某次測量時,電壓表V1示數(shù)如圖丙,則U1        V,可算出通過硅光電池的反向電流大小為________mA(保留兩位小數(shù)).
(ⅱ)該小組測出大量數(shù)據(jù),篩選出下表所示的9組U1、U2數(shù)據(jù),算出相應的硅光電池兩端反向電壓Ux和通過的反向電流Ix(表中“-”表示反向),并在坐標紙上建立Ix-Ux坐標系,標出了與表中前5組Ux、Ix數(shù)據(jù)對應的5個坐標點.請你標出余下的4個坐標點,并繪出Ix-Ux圖線.

 
1
2
3
4
5
6
7
8
9
U1/V
0.00
0.00
0.06
0.12
0.24
0.42
0.72
1.14
1.74
U2/V
0.0
1.0
2.1
3.1
4.2
5.4
6.7
8.1
9.7
Ux/V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Ix/mA
0.00
0.00
-0.01
-0.02
-0.04
-0.07
-0.12
-0.19
-0.29

(ⅲ)由Ix-Ux圖線可知,硅光電池無光照下加反向電壓時,Ix與Ux          (填“線性”或 “非線性”)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分)在測定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的實驗中,實驗室備有下列器材選用:
A.干電池(電動勢E約1.5V,內(nèi)電阻r約1.0Ω)
B.電流表G(滿偏電流2.0mA,內(nèi)阻Rg=10Ω)
C.電流表A(量程0~0.6A,內(nèi)阻約0.5Ω)
D.滑動變阻器R(0~20Ω,10A)
E.定值電阻R0(阻值990Ω)
F.開關和導線若干
兩組同學分別采用了不同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1)一組同學設計的實驗電路如圖所示,并利用以上器材正確連接好電路,進行了實驗測量。根據(jù)他們的實驗設計,完成下列問題: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P至某一位置,記錄電流表G的示數(shù)I1和電流表A的示數(shù)I2。多次改變滑動端P的位置,得到多組數(shù)據(jù)。在圖所示的坐標紙上建立I1、I2坐標系,并已標出了與測量數(shù)據(jù)對應的5個坐標點。還有一組數(shù)據(jù)如圖的電表所示,請依據(jù)所標各點標在圖中描繪I1-I2圖線。

利用所畫圖線求得電源的電動勢E=     V,電源的內(nèi)電阻r =     Ω。(結果要求保留兩位小數(shù))
(2)另一組同學采用滑動變阻器和一個多用電表來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實驗原理如圖所示。當變阻器為某一阻值時,用多用電表的直流電壓擋測出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再卸去變阻器一個接線柱的導線,把多用電表串聯(lián)在電路中,用直流電流擋測出通過變阻器的電流I。隨后改變變阻器的電阻,重復上述操作,獲得多組U、I數(shù)據(jù),并計算得出實驗結果。這個實驗方案在測量原理上的主要缺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