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小,原子總能量增大
B.一個動量為p的電子對應的物質(zhì)波波長為hp(h為普朗克常量)
C.天然放射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復雜的結構
D.射線的電離作用很強,可用來消除有害靜電
C
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大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小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增大,原子總能量減小,A錯誤;一個動量為p的電子對應的物質(zhì)波波長為h/p,B錯誤;天然放射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復雜的結構,C正確;射線的電離作用較弱,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問題時提出了能量子假說
B.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說明光具有粒子性
C.黑體輻射,隨著溫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種波長的輻射強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輻射強度的極大值向波長較短的方向移動
D.在康普頓效應中,當入射光子與晶體中的電子碰撞時,把一部分動量轉移給電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長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0分)太陽中含有大量的氘核,氘核不斷發(fā)生核反應釋放大量的核能,以光和熱的形式向外輻射。已知氘核質(zhì)量為2.0136 u,氦核質(zhì)量為3.0150 u,中子質(zhì)量為1.0087 u,1 u的質(zhì)量相當于931.5 MeV的能量,則:
①完成核反應方程:→________+。
②求核反應中釋放的核能。
③在兩氘核以相等的動能0.35 MeV進行對心碰撞,并且核能全部轉化為機械能的情況下,求反應中產(chǎn)生的中子和氦核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水的飽和汽壓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擴散現(xiàn)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
C.當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間引力增大,分子間斥力減小
D.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在等壓膨脹過程中,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U經(jīng)過m次α衰變和n次β衰變Pb,則
A.m=7,n=3B.m=7,n="4"
C.m=14,n=9D.m=14,n=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近代物理中的四種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在核反應中, X 是質(zhì)子,這個反應過程叫α衰變
B.當用藍色光照射某金屬表面時有電子逸出,則改用紫光照射也一定會有電子逸出
C.玻爾的氫原子理論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原子的核式結構問題
D.氫原子的基態(tài)能級為-13.6eV,當用光子能量為11.05eV的光照射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時,氫原子可以吸收光子而躍遷至n=2的激發(fā)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或者事實,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結構的是
A.電子的發(fā)現(xiàn)B.光電效應實驗
C.α粒子散射實驗D.天然放射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核力具有飽和性和短程性,原子核為了穩(wěn)定,故重核在形成時其中子數(shù)多于質(zhì)子數(shù)
B.光的雙縫干涉實驗表明:光的波動性是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C.不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運動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D.比結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設原子核的電荷量為Q,電子的電荷量為e,靜電力常量為k,核外有一個電子在距核為r的軌道上繞核旋轉.求此電子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