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個帶電粒子以初速v0垂直于電場方向向右射入勻強電場區(qū)域,穿出電場后接著又進入勻強磁場區(qū)域。設電場和磁場區(qū)域有明確的分界線,且分界線與電場強度方向平行,如圖中的虛線所示。在圖所示的幾種情況中,可能出現(xiàn)的是
A. B.
C. D.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兩物體的質量比mA∶mB=3∶2,它們原來靜止在平板車C上,A、B間有一根被壓縮了的彈簧,A、B與平板車上表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地面光滑。當彈簧突然釋放后,則有 ( )
A. A、B系統(tǒng)動量守恒
B. A、B、C系統(tǒng)動量守恒
C. 小車向左運動
D. 小車向右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輪船以一定的速度垂直河岸向對岸航行,當河水流速均勻時,輪船所通過的路程、過河所用的時間與水流速度的正確關系是( 。
A. 水速越大,路程和時間都不變
B. 水速越大,路程越長,時間越長
C. 水速越大,路程越大,時間越短
D. 水速越大,路程越長,時間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系各行星幾乎在同一平面內沿同一方向繞太陽做圓周運動,當?shù)厍蚯『眠\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陽之間,且三者幾乎排成一條直線的現(xiàn)象,天文學中稱為“行星沖日”,假定有兩個地外行星A和B,地球公轉周期T0=1年,公轉軌道半徑為r0,A行星公轉周期TA=2年,B行星公轉軌道半徑rB=4r0,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A星公轉周期比B星公轉周期小
B. A星公轉線速度比B星公轉線速度大
C. 相鄰兩次A星沖日間隔比相鄰兩次B星沖日間隔時間長
D. 相鄰兩次A、B兩星同時沖日時間間隔為2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全國卷ⅠT19)太陽系各行星幾乎在同一平面內沿同一方向繞太陽做圓周運動.當?shù)厍蚯『眠\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陽之間,且三者幾乎排成一條直線的現(xiàn)象,天文學稱為“行星沖日”.據(jù)報道,2014年各行星沖日時間分別是:1月6日木星沖日;4月9日火星沖日;5月11日土星沖日;8月29日海王星沖日;10月8日天王星沖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半徑如下表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
軌道半徑(AU) | 1.0 | 1.5 | 5.2 | 9.5 | 19 | 30 |
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會出現(xiàn)沖日現(xiàn)象
B.在2015年內一定會出現(xiàn)木星沖日
C.天王星相鄰兩次沖日的時間間隔為土星的一半
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鄰兩次沖日的時間間隔最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是兩塊平行金屬極板,充電后與電源斷開。A板帶正電,B板帶負電并與地連接,有一帶電微粒懸浮在兩板間P點處靜止不動,F(xiàn)將B板上移到虛線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帶電微粒的電性為正
B. 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增大
C. 極板間P點的電勢升高
D. 帶電微粒的電勢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物體沿固定斜面從靜止開始向下運動,經過時間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體運動過程中物體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x和E分別表示該物體所受的合力、物體的速度、位移和機械能,則下列圖象中可能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物體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它所受的合力可能為零
B.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有可能處于平衡狀態(tài)
C.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一定時刻改變
D.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與速度方向在一條直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疊放在水平轉臺上的物體A、B、C能隨轉臺一起以角速度ω勻速轉動,A、B、C的質量分別為3m、2m、m,A與B及B、C與轉臺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為μ,AB整體、C離轉臺中心的距離分別為r、1.5r.設本題中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對A的摩擦力一定為3μmg
B.B對A的摩擦力一定為3mω2r
C.轉臺的角速度一定滿足:ω≤
D.轉臺的角速度一定滿足: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