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在x軸上關(guān)于原點O對稱的兩點固定放置等量異種點電荷+Q和-Q,x軸上的P點位于-Q的右側(cè)。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在x軸上可能只有一點與P點電場強(qiáng)度大小相等
B.在x軸上最多還有兩點與P點電場強(qiáng)度大小相等
C.在x軸上一定只有一點與P點電勢相同
D.在x軸上可能還有兩點與P點電勢相同
AC 

試題分析:根據(jù)等量異種電荷周圍的電場分布規(guī)律可得,在x軸上還有一點與P點的電場強(qiáng)度相同,在正電荷的左邊,A錯誤B正確,根據(jù)等勢面與電場線垂直可得,畫出過P點的等勢面,在x軸上還有一點與P點電勢相等,C正確,D錯誤,
點評:對幾種典型的電場如正負(fù)點電荷,等量同種電荷,等量異種電荷周圍電場線,等式線分布情況要熟練掌握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P、Q固定放置兩等量異種電荷,b、c、O在P、Q的連線上,e、o為兩點電荷中垂上的點,且,則
A.a(chǎn)點電勢等于b點電勢
B.b點場強(qiáng)大于e點場強(qiáng)
C.電子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電子在o點的電勢能
D.b、c間電勢差大于c、o間電勢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點電荷A、B是帶電量為Q的正電荷,C、D是帶電量為Q的負(fù)電荷,它們處在一個矩形的四個頂點上。它們產(chǎn)生靜電場的等勢面如圖中虛線所示,在電場中對稱的有一個正方形路徑abcd(與ABCD共面),如實線所示,O為正方形與矩形的中心。取無窮遠(yuǎn)處電勢為零,則(  )

A.O點電勢為零,場強(qiáng)為零。
B.b、d兩點場強(qiáng)相等.電勢相等。
C.將電子沿正方形路徑a---d---c移動,電場力先做負(fù)功,后做正功。
D.將質(zhì)子沿直線路徑a---o---c移動,電勢能先減少后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電場中有一條電場線是直線,A、B是這條電場線上的兩點。若將一個帶負(fù)電的點電荷從A點由靜止釋放,它將沿電場線從AB運動,v­t圖象如圖乙所示。比較A、B兩點的電勢φ和場強(qiáng)E,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φAφB,EAEBB.φAφB,EAEB
C.φAφBEAEBD.φAφB,EAE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勻強(qiáng)電場中有A、B、C三點構(gòu)成等邊三角形,邊長均為4 cm,將一帶電荷量q=1.0×10-10 C的正電荷(不計重力),從A點移到C點,電場力做功為-×10-9 J,若把同一電荷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也為-×10-9 J,那么該電場的場強(qiáng)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xué)在研究電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時,得到了電子由a點運動到b點的軌跡(圖中實線所示),圖中未標(biāo)明方向的一組虛線可能是電場線,也可能是等勢面,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判斷是(    )
A.如果圖中虛線是電場線,電子由a點運動到b點,動能減小,電勢能增大
B.如果圖中虛線是等勢面,電子由a點運動到b點,動能增大,電勢能減小
C.不論圖中虛線是電場線還是等勢面,a點的場強(qiáng)都大于b點的場強(qiáng)
D.不論圖中虛線是電場線還是等勢面,a點的電勢都高于b點的電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的各電場中,A、B兩點電場強(qiáng)度相等的圖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在如圖所示的電場中,一電荷量q = +1.0×10-8 C的點電荷在A點所受電場力F= 2.0×10-4 N.A點的電場強(qiáng)度E=        ;
請在圖中畫出該點電荷所受電場力F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理論研究表明,無限大的均勻帶電平面在周圍空間會形成與平面垂直的勻強(qiáng)電場.現(xiàn)有兩塊無限大的均勻絕緣帶電平面,一塊兩面正電,一塊兩面負(fù)電.把它們正交放置如圖所示,單位面積所電荷量相等(設(shè)電荷在相互作用時不移動),右圖中直線A1B1和A2B2 分別為帶正電平面和帶負(fù)電平面與紙面正交的交線,O為兩交線的交點,則下圖中能正確反映等勢面分布情況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