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教案之作文模塊
專題十:各類文體的寫作
【把脈高考】
命題作文、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是高考作文的三大主要命題形式。從文體上而言,在話題作文問世之前,除去兩年的作文題文體可以寫成記敘文或其他文體之外,即1994年《嘗試》規(guī)定寫記敘文,1998年《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zhàn)勝脆弱》(兩題選一或另擬題目),可任意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說明和議論幾種表達方式中的一種或幾種寫一篇文章,但不可寫成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實際上就是允許考生自己確定文體,只是沒有明說。其他都規(guī)定寫成議論文,議論文成了獨霸天下的文體。自從1999年全國高考作文題以話題作文(當年沒有明說,2000年“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第一次冠名為話題作文)的形式出現(xiàn)以來,文體出現(xiàn)了很大的變化。從平時的寫作訓練和高考閱卷的情況來看,記敘文的寫作得到了空前的重視,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高分作文都是以記敘文居多。這種情況到去年“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出現(xiàn)后,有所改觀。因為話題增加了思辨性,因此重視議論文的寫作又被重新提了出來。當然2004年江蘇的高考作文題并沒有繼續(xù)走下去,“水的靈動,山的沉穩(wěn)”的話題,使得散文的寫作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景況,幾乎一統(tǒng)天下。其實冷靜下來思考一番,文體上的任何偏廢都不可取!犊荚嚧缶V》說得很清楚“寫作”要“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常用應用文”,記敘文(包括散文、小小說)、議論文和說明文都是高考考查的文體范圍。某一年寫某一類文體比較討巧實際上是不公正,也是不科學的。
評卷場上,對于作文是否符合文體(包括是否符合命題規(guī)定或是暗示的文體,是否符合考生選用的文體特征)也十分看重。在基礎等級的40分中,屬于內容的20分 主要看是否符合題意,屬于表達的則優(yōu)先看是否符合文體。
【備考策略】
面對文體不限,如何確定文體呢?一要看話題適宜用什么文體。1999年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話題的作文,2002年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的作文,編故事、寫記敘文比寫議論文似乎順手些;2001年以“誠信”為話題的作文,寫議論文比編故事、寫記敘文似乎順手些。二要看自己擅長寫什么文體。如果你形象思維發(fā)達,視野開闊,聯(lián)想豐富,長于記敘、描寫、編故事,就可以寫一篇記敘文、散文或者小小說;如果你理性思維縝密,平時好發(fā)表議論,并且判斷準確,說理雄辯,就可以寫一篇議論文、雜感;如果你平時喜歡古今詩詞,有較強的煉字煉意能力和音韻知識,就可以寫一首詩;如果你思維清晰、細密,說話有條理,而且又擅長解說介紹,也完全可以寫一篇說明文。三要考慮是否已占有與該文體相應的足夠材料。材料是作文寫作的物質基礎,如果缺少材料的話,即使自己偏好某種文體,也只能放棄。如,寫議論文,有沒有相關的理論論據(jù)和事實論據(jù);寫記敘文,有沒有相關的整一、連貫、動態(tài)的生活故事;寫說明文,有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寫散文,有沒有這方面的感情積累和語言積累;寫雜文,有沒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幽默素質。四要考慮用該文體寫作能否寫出新意,避免從眾心理。只要你具備一定的語言文學功底,不妨去選擇那些比較“冷僻”的文體(比如小小說、寓言、童話、戲劇、小品等)去寫,或創(chuàng)造“另”類文體(套用應用文體、移植專業(yè)文體、自創(chuàng)無名文體),這樣,你的文章也許會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從而獲得高分。
1.要重視立意,注意多點題。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主題,主題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認識,它體現(xiàn)了一個作者對寫作對象(寫進文章中的材料)認識的高度。一個考生的積極進取的思想意識,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學辯證的思想方法,往往在他的文章中表現(xiàn)出來。相反,作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對社會生活、人物事件等方面的低俗、幼稚的認識,也反映出文章作者思想上的不成熟。同時,寫作記敘文要注意多點題,可在首尾通過議論點題,可在文中通過議論或文中人物的對話、心理描寫點題,而結尾的議論點題一般是必不可少的。
2.要選好題材,準確且新穎?梢允穷}材本身新,也可以是手法新,舊題材寫出新意。題材還可以也應該進行合理虛構。選材時,要盡量寫校園外的,要盡量寫自己熟悉的,要盡量寫有一定的典型性的(能夠以小見大),要盡量寫一個片斷,要盡量寫能展開的(展開后能“出彩”的)。
3.要設計線索,能綱舉目張。線索是記敘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貫串成一個有機整體的脈絡。繁雜、零碎的材料(人、事、景、物)如果沒有一條清晰的線索來連綴、貫穿,就會互不關聯(lián),雜亂無章;有了線索,文章就能綱舉目張,渾然一體,更好地表現(xiàn)中心。清楚的線索應該是有利于讀者識別、發(fā)現(xiàn)的,如標題、穿插的抒情議論、反復出現(xiàn)的某個物體或詞句等。其設計方式則靈活多樣:可以是某個人物、某個事件、某種物體,可以是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也可以是感情的變化,等等。應試時,我們可以根據(jù)中心表達的需要,靈活選擇。
4.要感情真摯,能打動讀者?紙鲎魑囊獙懻鎸嵉摹拔摇,讓“我”的激情在文中閃光。當然感人的事并非就一定要是痛徹心扉、悲慘至極,矯揉造作、夸張失實的作品反而令人見之生厭、讀之無味;真摯的感情首先來源生活的真實,一個普通的但常常會被人忽視的瞬間卻讓人感受到沉重的滋味。
相對來說,高中學生的記敘能力強過說理能力,所以“文體自選”時最好選擇記敘文。
例文一[話題:感情親屬和對事物的認知(2003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已經不記得上一次好好地看您是什么時候了,父親。
我只記得那時的您,頭發(fā)烏黑,皮膚泛著古銅色的光。青年時期的下鄉(xiāng)生活,讓您有了健康的體魄,也讓您在紛繁的社會中變得寡言少語。
自我上高中以來,您就很少管過我。有人說“兒隨母,女隨父”。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媽媽的教育和關懷。我?guī)缀趺刻於家退勑,卻很少能跟您講上一句話。媽媽總是關心我這,關心我那,而在我眼中,您總是坐在您自己的角落里,研究著自己的股票。我總覺得您根本不關心我,我總覺得您是家中的一個外人。
隨著感情的疏遠,我發(fā)現(xiàn)我漸漸地不認得您了!按鷾稀,這可真是個神奇的東西。
高考離我越來越近,可您卻離我越來越遠。雖然您也開始不時地說些什么,您也開始每天按時往我嘴里塞各種各樣的補品,可對我來講,那些話遠不如媽媽講得動聽。而塞藥時我甚至感覺,您是一個“醫(yī)生”,而不是一個父親。感情的疏遠,似乎真的隔斷了認知。
考前的那幾天學校放假,您讓我到您的學校復習。您帶著我去了您的學校,讓我在辦公室等著,自己去清理一間教室出來。我一人待在辦公室里無聊,就走下樓去,走到那間教室門口。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動著。我突然意識到我很久沒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一聲不響地走進去。您還在忙著。光線并不明亮,我卻看到了您頭上幾點晃眼的光。我頭一次注意到您有白頭發(fā)了。您費力地搬著桌子,額頭上已經閃著瑩瑩的光。這就是我的父親啊,曾幾何時家里重活一人包的父親,竟也變得這樣虛弱!您還是老了啊!
那一刻,我突然感覺一股沖擊從心底噴薄而出,震動著我的全身。我覺得那是源自割不斷的親情,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愛包圍的感覺,這父愛不像從前那樣廣博而無微不至,但它卻更深沉,更能激起我內心的共鳴。我覺得我重新認識了您。
也許您還沒有感覺到我的覺醒,也許在您眼中我還是那個對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顧的小男孩?赡欢ㄖ,只要親情不斷,血脈相連,我一定會認識到父愛的偉大。感情也許會疏遠,可無論這代溝有多寬,我終究會望見您的!
【解析】從當代中學生與父輩存在代溝這一社會現(xiàn)象切入,寫了代溝使“我”缺乏對父愛的準確解讀,也表明了事實教育“我”要認識父愛、熱愛父親的主題。文章敘寫“我”對父愛的誤解,是鋪墊,是深化認識的前奏。詳寫“父親費力搬桌子”的細節(jié)――這是一位走向衰老的男人心中愛子之情的自然流露,作者飽蘸濃情,寫得令人感動。在表達上,文章采用內心獨白式的方式,顯得真實、自然,又強化了感情的宣泄;在選材立意上,直指現(xiàn)實生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例文二[話題:語言與溝通(2004年高考廣東作文題)]
喝完最后一口牛奶,我默默地把145分的卷子放到父親面前,他抬起眼哼了一聲,簽上大名后又繼續(xù)埋頭看報了。我嘴唇動了動,想說什么,但終究還是作罷,反正我也習慣了。收拾好東西,我順手把門帶上,那輕輕的關門聲,仿佛一聲嘆息似的。我頭也不回,大步向學校走去……
其實,我也想他對我笑一笑,說聲“考得不錯”的話……
我跟我父親好像是天生仇人,從小到大,我們的交戰(zhàn)便沒停過。調皮是男孩的天性,每當我闖了禍,他總一聲不吭,掄起皮帶沒命地抽。大概是遺傳了他的執(zhí)拗,我也不哭,一陣清脆地抽打聲和媽媽的哭喊聲混戰(zhàn),最終便以“砰”一聲摔門的巨響――我奪門而出告終。
媽媽常跟我說,其實他是愛我的,只是不知道怎樣表達,我要試著和他溝通一下。溝通?我冷笑,和他這種機器怎么溝通?他甚至對路邊不相識的掃街大嬸笑一笑,卻吝惜地不肯對我展露分毫,他表達“愛”的唯一語言,便是那無止境的皮帶抽響。而我回報他的愛,便是比說話還多次數(shù)的摔門聲……
想著想著,便來到了學校!昂伲 焙糜焉衩氐販愡^來,“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嗎?父親節(jié)!”頓時,冰冷的老臉又浮現(xiàn)在腦海,我厭惡地說:“關我什么事?”“你不對你父親表示點什么嗎?我昨晚等不及,已經送了,當我對我爸說‘我愛你’的時候,他居然哭了呢!”好友興奮地說,然后不由分說地拉我去了精品店……
拿著一瓶二鍋頭和一盒包裝精美的皮帶,我忐忑地回到家里。送皮帶,真諷刺,他又要抽我了吧?
“爸,今天是父親節(jié),這是送你的禮物。”我不動聲色道。他愣了一下,慢騰騰地拆開了禮物。出乎意料,他沒有勃然大怒,只重重地嘆了口氣:“今天你媽不在,跟我喝一杯。”也好,壯壯膽。
可怕的寂靜,只有酒杯碰撞聲。兩人都喝得微醺,我望著父親,幽幽地說:“爸爸,我……我……我愛你……”極輕極快地帶過,也不知他聽到沒有,“我沒別的意思,只是你那條皮帶快斷了……”沒等我說完,父親喉嚨里冒出一句:“今天考試考得不錯……”我的眼頓時熱了。他拿起酒杯,仰頭猛地一倒,眼睛閃閃的,紅了。他慌忙掩飾道:“這酒……這酒太烈了……”我笑笑,哽咽著:“是烈了點……”說罷也舉杯一飲而盡,熱淚,流進了嘴里……有愛的淚,是甜的……
一聲“我愛你”,化解無數(shù)情……
【解析】本文通過對父子關系由隔膜甚至對立到一聲“我愛你”的語言表達而溝通了心靈、化解了情感障礙的描述,說明了語言的重要作用,頗有深意;描述也較為真切生動,內容充實,感情真摯,是一篇較好的作文。有時候溝通很難很難,有時候溝通很簡單很簡單,從難到易也許只隔一層紗――“我愛你”。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只要有機會就告訴他們你愛他們,相信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溝通效果。就像本文作者,和父親的關系似乎是冰凍三尺,但一句真情的話,就融化了所有的冰雪。文章感情真摯,引人共鳴。
二、議論文寫作
1.學會分解分論點。①并列法。即對中心論點進行條分縷析,分解出幾個分論點,以顯示思維的全面性。如《梅花香自苦寒來》可以分解為這三個分論點:①苦可以激發(fā)進取心;②苦可以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③苦可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②層進法。即對事理作縱深剖析,以顯示思維的深刻性。如《在困難面前》可以分解成這樣的幾個分論點:①要承認困難,因為困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②要不怕困難,因為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③要分析研究困難,千方百計地戰(zhàn)勝困難,這三個分論點就呈遞進關系。③對照法。即將事理分解成正反兩個方面,以顯示思維的鮮明性。如《學貴多問》可以分解成這兩個分論點:①多問可以相互參照,便于釋疑;②孤陋寡聞導致學業(yè)荒廢。
1.題目鮮亮。作文題目要忌諱平淡、呆板,要有個性、與眾不同,既能夠一下子抓住讀者的視線,同時又能夠體現(xiàn)文章的內容。一個鮮亮的題目,就是一個極好的得分點。因此散文的題目是最有嚼味的題目。有的是場景入題,《無邊落葉》、《昨夜雨,今朝下》;有的是感覺入題,《花香》、《路是月的痕》、《眼睛上的窗簾》;有的呼告,《茉莉,我愛你》;有的祈禱,《讓雙眼更加清澈》;有的比喻,《放下感情的葉片》;有的口語化,《明天一定記著開窗》;有的化用成語詩詞,《隨遇而安》、《月是故鄉(xiāng)明》;有的繁復,《眼前同一水,筆下各異情》;有的簡潔,《網里人生》。比較一下其他文體的題目,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散文的題目沒有一個相同,富有個性,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而且又跟高考“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的話題十分切合。
2.取材廣泛。散文的題材十分廣泛,因此其內容非常豐富!芭e凡國際國內的大事,社會家庭的細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經歷,一絲感觸,一撮悲歡,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日的歡快,都可以移到紙上!(周立波《散文特寫選?序言》)凡是能夠引起作者動情的,凡是對讀者有教育意義的,都可以是散文的題材。在一篇散文里,作者可以展開廣闊的思路,無所拘束,任意馳騁。高考作文取材最忌諱舊、俗,閱卷老師老是看到常見的材料,首先就感覺不佳。散文廣泛的題材領域,可以彌補這一缺陷。上面舉到的幾篇文章,取材面相當廣泛。有的是以個人經歷為突破口,深挖細掘,探索心靈中隱秘的寶藏(如《茉莉,我愛你》);有的敏銳地抓住當今時事,細察社會發(fā)展軌跡(如《隨遇而安》);有的恰到好處地聯(lián)系課本知識(如《讓雙眼更加清澈》),有的則進入歷史的海洋去舀一勺水(如《眼前同一水,筆下各異情》)。廣闊的題材顯示了考生敏銳的思維,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3.表達靈活。散文取材廣泛,它的表現(xiàn)形式也就顯得自由靈活,表達方式也就多種多樣。從表現(xiàn)形式看,它不必像詩歌那樣格律化,不必像戲劇那樣模式化,只要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統(tǒng)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組織成文就行。散文在選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業(yè),在結構上也可以幾放幾收、舒卷自如。對敘述、說明、議論、抒情、描寫等幾種表達方式也一樣,可以根據(jù)需要,靈活運用。有時突出其一,作為重點加以運用;有時幾種方式熔為一爐。因為散文總是有抒情性的特點,抒情方式尤其豐富多樣。滿分作文《昨夜雨,今朝下》(山東考生)先由梔子花開狀寫惜花恨雨之人的心態(tài),然后聯(lián)想到古代詩人和詩境,中間穿插議論抒情,結尾用梔子花重開暗示自己的見解!稉荛_天空的烏云》扣住對道家音樂的感悟一事,寫心境,寫游覽,寫談話,寫品曲,無不為“感情親疏不同,對道家音樂的感知也千差萬別”張本,寫得大氣。
4.情理相透。散文是忠于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種文學作品,它強調生活真實,而不仰仗于虛構,表現(xiàn)作者對生活的真情實感。大凡優(yōu)秀的散文,往往有深邃的思想內容,而這種深刻寓意又飽含詩情,因為散文具有情理相透的特點。它的思想內容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常常寓于“物”或“景”之中,以強烈的感性形象激發(fā)讀者的理性思考。今年的話題具有很強的思辨性,富有才華的考生就把這種理性通過感性形象來展開。如《無邊落葉》寫童年記憶中遺失一枚香山紅葉而誤解同學的故事;《隨遇而安》寫了從北方來廣州的母親飲食上的改變,進而引發(fā)對廣州人生活習慣的認同,富有生活氣息,巧妙道明“感情影響認知”的觀點!饵S色蛹?金色蝴蝶》是一篇公認的“散文詩”,雖沒有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但精心挑選的三個片段,重點表現(xiàn)了自己感情在生活經歷中的變化過程,語言上處處洋溢詩情,極好地扣住話題。這對一些不注重生活積累的考生,只會空洞發(fā)表議論的考生,應該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啟發(fā)吧。
5.語言精美!罢嬲纳⑽氖浅錆M詩意的,就像蘋果飽含著果汁一樣!(巴烏斯托夫斯基《散文的詩意》)散文的真情實感、靈活的表達方式,需要優(yōu)美的語言才能相稱。我們往往在散文中讀到讓人一見不忘的語言。《與你同行》顯示了良好的語言功力,文章寫道:“讓水與火同行,情與理同行。堅持愛與美的真理,讓沖動與成見在你的足下沉淀,帶上淬火之后的智慧――與你同行!”理性思考在激烈的感情下化為不可抑制的內心獨白,強烈表明自己的觀點,也以情動人!对率枪枢l(xiāng)明》將話題巧妙轉化為“因為深情,所以偏執(zhí)”這一警策之語之后,直接用鋪排方式將生活感受強化:“這就是為什么加利福尼亞更透明的陽光,萊茵河畔更圓滿的月亮,劍橋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遠遠逝去;家園日暮時點起的那一束桔黃的燈光。只因這是我們所熟悉而深愛的地方。南方小城溫暖濕潤的空氣,菁菁校園里若有若無的花香,來來往往的人,似曾相識的臉,母親洗過的潔凈的衣裳,老師批過的嚴整的筆記!@一切都讓我們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任是將來走遠了,在異國他鄉(xiāng)也能滿心驕傲地懷想――”通過語言,把感性與理性融合為一,成為美文。
例文一[話題:感情親屬和對事物的認知(2003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沒有難度的問題:你有感情嗎?
沒有爭議的回答:當然! 有點困難的問題:情與理面前,你更認情還是更信理?感情左右你對事物的認識嗎? 有點茫然地回答:這個……
可見,人人有情,深深的情。對自己,對他人,對花草樹木,對社會百態(tài)。可我們能人人做到在客觀事物的認識面前,理亦昭昭嗎?
愛花者總說:花兒真美,花兒真香,美的神韻,香的怡人。 不愛花者總說:嬌滴滴的媚笑;柔嫩嫩的脆弱;高挑挑的招搖;香噴噴的粉飾。 愛草者常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漫山遍野地跑,海角天涯中笑。 不愛草者常吟:斬草要除根:否則春風它又生,雜草叢生,好一個荒涼山頭。
愛人者愛及屋檐下的烏鴉。惡人者惡及金庫里的元寶。
愛國者愛著她的一切。哪怕是貧窮、落后,哪怕是“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哪怕是“斷壁殘垣,頹門漆落”,哪怕是血雨腥風,硝煙彌漫。惡國者輕視著國家的一切。一心只想外國的月亮圓,它國的桂花香,別國的國民素質好,它國的生活水平高。面對自己的一切,總是抱怨這、埋怨那,今天指責這兒差了,明天嚷嚷那兒壞了。
就在這愛與不愛間,呈現(xiàn)出了百態(tài)的社會、復雜的社會、迷離的世界、深邃的世界。愛,是一種感情的體現(xiàn),不愛,也是感情的一種表達。帶著感情,我們看到的是同樣一朵花,同樣一株草,同樣一個人,同樣一個國家,卻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得出了不同的答案,說出不同的感受,得出不同的評價。同樣一個事物,同樣一件客觀存在的事物;同樣一個理,同樣一種明明白白的理,不同的感情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于是我想說:
讓情深深,切勿理茫茫;讓情深深,應要理昭昭,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事物,認識社會,勿要“情”字蒙了頭,切記“理”字應當頭,理智的感情,那是情深深不是雨??,是清新的世界,理昭昭的天下,明白的人生。
【解析】文章先后指出,同樣的“花、草、人、國”四樣事物,在愛與恨兩種情感的作用下,形成的是不同印象,得出的是非理性的不同結論,于是自然地提出了正確處理“情與理”關系的要求,即“情要深深,理要昭昭”。文章語言似散文詩般的優(yōu)美,情感極為豐富。
例文二[話題:感情親屬和對事物的認知(2003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無論何時,月光都會將皎潔的亮色灑向大地,不管它是高是低;無論何地,蒲公英都會把種子撒向大地,不管它是貧瘠還是肥沃;身處“非典”病房的白衣天使們,更是在每個人心里種上一棵“愛心”樹,不管他是敵是友;那么,我們是不是也該給心靈、給情感一把尺,別讓感情的親疏迷亂了你我的良知。
(一)給感情一把尺,給理智一條路
生活給了我們無數(shù)路口,讓我們用心去選擇,當面臨親與疏的判斷之時,該給心靈一把尺,去警示自己憑正義做出選擇;該給感情一把尺,別讓親切阻斷了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征途,讓理智的感情伴你人生旅途,才會使心更輕松,才會使世界更加美好。
是什么讓唐太宗不認親疏讓洱海的風,回紇的幔帳,棘褐的大風雪吹成民族的團結!
是什么讓伽利略不以舊的理論為綱,讓真理之步邁進了人類文明的史冊!
是什么讓貝多芬不成為傳統(tǒng)者的奴隸,開創(chuàng)了充滿生命豪情的《第九交響樂》!
是感情這把尺,是它讓人們不以感情的親疏,讓人類向前邁進;是它讓人們不以感情的遠近,讓人類向著認識真理奔跑;是它讓我們給理智一條路,給智慧一條路,給文明一個永恒!
(二)給感情一把尺,給民族一個振興
林則徐給感情一把尺,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背景下,發(fā)起了愛國思想運動,使中華民族的認知向世界邁進;鄧小平給感情一把尺,在“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中,提出了祖國統(tǒng)一的新思路,讓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選擇了理智;戰(zhàn)爭中一位位母親給感情一把尺,為全民族的勝利,毅然獻出了孩兒們的生命,讓苦難的民族在鮮血的力量下奮起!
而今啊!戰(zhàn)斗在抗“非典”一線的白衣天使她們也給心靈一把尺,這把尺需要的不僅僅是奉獻與理智,更需要英明果敢的大智,生死相許的大勇,勇于奉獻的大義和這悲天憫人的大愛,他們不僅給理智一條路,更給民族精神一個完美的展現(xiàn),他們無論感情的親疏,為每一個病人送去了同樣的愛!
月光可以忘卻感情之尺;
蒲公英也可以忘卻這把尺;
但你千萬別忘了用感情之尺去衡量你的心,因為中華民族的振興需要你用理智思維開辟一條成功之路!
【解析】本文開頭以自然為切口,打開思路,把思維由自然嫁接到生活,再由生活放開思想的野馬,奔馳到歷史,奔向科學,奔向藝術,揭示了科學需要感情,文化需要理智,藝術需要智慧的道理。然而它又很有度,在放開之后又予以收束:是感情這把尺,讓人們不以感情的親疏,讓人類向前邁進!接著,文章的重心轉移到民族振興,從歷史愛國運動著眼,借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以民族振興為己任的英雄人物的種種業(yè)績,抒嘆他們給感情一把尺,用理智思維為中華民族的振興開辟成功之路的精神,情濃而理重,思維放得開又收得緊。
除此之外,全文排比手法的運用,讓文章顯得大氣磅礴。排比,層層鋪展、層層渲染,像贊歌、像吶喊、像宣言,顯得大氣、豪邁、瀟灑自如,令人讀了舒暢,胸襟開闊!
四、小小說寫作
1.題目精巧。微型小說的題目應該短且不是個完整的意念。它應能喚起讀者的好奇,產生想知道小說內容的欲望,它絕不可泄漏故事的結局,它應與小說的主旨有關。
2.人物集中。人物少,多半只有一個核心人物,一兩個或兩三個次要人物;集中刻畫人物性格的某一點或某一側面,不對人物性格作多側面、多角度的發(fā)掘。
3.選材精粹。微型小說的篇幅精短首先制約了它的選材。選材一般有這么幾類:①真實性和虛假性混雜的題材;②具有完全真實性的題材;③真實性程度更高達到了典型性的題材;④典型性程度達到更完美形態(tài)的精粹的典型題材。
4.節(jié)奏快速。不宜鋪陳細節(jié),主要情節(jié)的推進速度比較快,表現(xiàn)進行節(jié)奏的動詞比較密集,而作靜態(tài)描繪的形容詞相對較少。
5.巧設結尾。微型小說最后一段與最末一行極其重要。結尾時常寓有深意,透露“驚愕”(整個故事為此“驚愕”做準備),有時它為整個故事做一總結,給讀者以有力的情緒沖擊。
6.語言簡練。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傳達盡可能多的信息,在語言的運用上不能潑墨如雨,而只能是惜墨如金。
例文一[話題:感情親屬和對事物的認知(2003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畫一個圓,然后再在周圍畫上許多射線,這就是太陽,旭旭是學畫的。
旭旭每個周末都要到離家很遠的老師家去學畫。兩年來,每周都是如此爸爸騎一輛自行車把旭旭放在后座上,旭旭的臉就靠在爸爸的后背上,他覺得很溫暖。他最幸福的時光往往就是在爸爸每個周末載他到老師家去的那條小路上。記得有一年冬天,天氣冷得厲害,爸爸依舊把旭旭放在車后載著旭旭到老師家去。一路上,旭旭冷得發(fā)抖,拼命地叫著嚷著喊冷,可爸爸從頭到尾沒有說一句話。旭旭很奇怪爸爸為什么沒有責怪他沒有用,也沒有安慰他,而是一句話也不說。
旭旭一直都想問爸爸這個問題,可是已經沒有機會了。因為旭旭的爸爸媽媽離婚了,明天爸爸就要帶著小保姆也就是現(xiàn)在的未婚妻離開這個家了。旭旭很難過,一個勁地在畫紙上畫著太陽,綠太陽,因為媽媽說太陽是綠色的,雖然小云阿姨也就是他的“后媽”說太陽是紅色的,但是旭旭討厭小云阿姨。他認為媽媽說的才是對的。畫著畫著,抬頭看看日歷,發(fā)現(xiàn)今天是星期六,也就是旭旭學畫的日子,看來今天是去不了了,旭旭悶悶地想。
不知不覺爸爸走到旭旭身邊,對他說:“旭,今天是你學畫的日子吧,爸爸送你去吧?”旭旭心里想,哼,難道他想對我做最后一次的感情施舍嗎,我才不稀罕呢!但是旭旭又是多么渴望和爸爸再走一次那條小路啊。“施舍就施舍吧,我接受了!毙裥裥睦锵胫簿碗S爸爸出了門。
路上,月光照著兩個人,投射出兩個長長的影子,仿佛四個不認識的靈魂。爸爸開口問道:“你恨爸爸嗎?”
“……”一陣沉默。
“我知道你恨我,但是……你還記得嗎,去年冬天我送你去學畫的路上,你冷,鬧得厲害,可我一句話也沒說。你知道為什么嗎?”爸爸問,旭旭猛地一抬頭,他當然想知道。
“我當時什么也沒有說,我知道你冷,但爸爸也冷,我也是人,也有喜怒哀樂,我不開心的時候向誰說呢?你媽媽,她不會聽,她只關心她的麻將,她的穿著……而我,和她根本無法溝通……我現(xiàn)在已經找到了能夠和我分擔一切的人了,我知道爸爸這么做對不起你,可是……”
第二天早上起來,爸爸已經走了,旭旭看著窗外剛剛升起的太陽,仿佛明白了什么。他走到桌前,把紅筆拿了出來,慢慢地把綠太陽改成了紅太陽,紅太陽,真好看,就像旭旭臉上的笑容。
【解析】這是一篇很耐讀的小小說。作者開筆交代了主人公旭旭的愛好及情緒感受――“冷”。然后道出了旭旭為什么喜歡畫綠太陽和他“冷”的原因,最后通過爸爸的話語解開了謎結,旭旭也終于將“綠太陽”改成了“紅太陽”。小作者很注意鋪墊與照應,在描寫上多方面渲染,如一個“冷”字從頭至尾牽系著讀者的心,到結尾讀者才豁然大悟,感情的冷落與身體的冷落相互映射,環(huán)環(huán)相扣,自成章法。語言精心推敲,足見構思之巧語言表達之強。
例文二[話題:材與非材(2004年天津高考作文題)]
我國著名畫家張大千在畫壇德高望重,久負盛名。他尤以山水畫最為擅長。他的山水與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齊名,不僅馳名國內,而且名揚海外,在國際美術界同樣享有盛譽。
這天,錢書記和他的老伴、兒子兒媳以及五歲的小孫子特意慕名拜訪山水畫大師張大千,既向他求山水畫一幅,也讓自己的小孫子感受一下大師的文化氛圍。但不巧的是張大千有事,就把錢書記一家五口安排在書房等候。
錢書記耐不住寂寞,就起身在書房踱步。他環(huán)顧四周一幅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山水風景畫,不禁為大師的藝術魅力所折服,口中不停發(fā)出噴嘖的贊嘆。忽然,張大千桌前一副未完成的習作映入錢書記眼簾,這立即引起他的興趣,趕忙招呼兒子孫子來拜讀大師杰作。錢書記捋了捋胡子,點著頭說道:“果然出自大師之筆啊,名不虛傳。瞧!這恢弘滂沱的下筆,這蒼勁有力的收筆,非泛泛之輩所能及啊!”
兒子看到眼前不過是一塊碗大的墨跡,聽得他不知所云,不過他還是隨聲附和道:“是啊!這若有若無,似真似幻的下筆彰顯老藝術家的深厚功底,它還象征著偉大祖國的壯麗山河,這不正是大師對祖國母親的無比熱愛和深情謳歌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高!實在是高!”
錢書記的兒媳領著小孫子,在一旁也不甘落后,插嘴道:“依我看,這變化莫測的墨跡不正是西方超現(xiàn)實抽象的慣用手法嗎?大師是大膽將西方繪畫寫實主義于我國傳統(tǒng)的山水畫相結合,取其精華,剔除糟粕,將東西方迥然不同的文化融會貫通,是考藝術家在藝術上的升華,獲得了又一次新生。兒子,你說媽說的對嗎?”
小孫子不屑一顧地看了一眼“名畫”,奶聲奶氣地說:“什么名畫,不就是灑了點墨嗎?我也會!
“住嘴!”,錢書記厲聲呵斥道:“小孩子不懂別瞎說!”這時張大千回來了,他笑容可掬地說道:“你們的交談我都聽到了,可那的確是我灑的一片墨跡,根本不是什么名畫啊!”
錢書記一家人啞口無言,面面相覷,好不尷尬。
其實,材與非材,墨跡與名畫之間的甄別是靠智慧的大腦,而不是盲目的迷信奉承。與其當個前倨后恭的藝術家,不如老老實實地做個木匠來的實在。
解剖:本文是一篇小說,主題是怎樣辨才識才。一塊墨跡,幾種評價,說明了辨才識才要靠智慧的大腦,不能盲目迷信奉承的深刻道理。小說筆墨不多,但情節(jié)跌宕起伏,尋訪――不見――評畫――真情告白,有如《皇帝的新裝》,在錢書記、兒子、兒媳的一片贊美聲中,小孫子一語道破天機。曲盡其妙的情節(jié)設計,足見藝術安排的匠心。
五、另類文體寫作
高考作文文體解禁后,高考作文中除了記敘文、議論文、散文、小小說等常見文體外,又出現(xiàn)了書信、日記、戲劇等次常見文體,甚至出現(xiàn)了廣告、留言條、法庭辯論、相聲、小品等比較“另類”的文體。
許多非常見文體在高考作文中登臺亮相,讓人耳目一新。那么如何看待高考作文中采用這種非常規(guī)文體呢?首先,嘗試采用非常規(guī)文體的同學的這種敢于吃螃蟹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有些同學思維活,再加之采用這種靈活表現(xiàn)的方式,文章自然得高分。比如,2003年以詩歌《無題》獲得作文滿分的陜西考生吳斌,他一直以來都喜歡詩歌,而且在平時的幾次練考中他的作文都是寫成詩歌。所以說,在考場上他以詩歌取得滿分不是偶然的。
但是,我們絕不可邯鄲學步。有些同學模仿人家的新形式,反倒會弄巧成拙。因為新與舊也是一個辯證的關系。有同學見人家2001年寫了《結晶誠信不易》,以化學實驗報告的形式寫成,于是他便在2002年寫了《結晶心靈不易》,完全套用了人家的形式,這就顯得有些笨拙,將文章搞得不倫不類。
例文一[話題:感情親屬和對事物的認知(2003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正方一辯開篇陳詞(3分鐘)
正方論點:感情親疏會導致錯誤的事物認知
反方論點:感情親疏不會導致錯誤的事物認知
尊敬的主席、評委、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自古多情空余恨”,人類是情感的動物,親情、友情、愛情等各種感情都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那么,感情的親疏是否會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呢?我方認為,感情的親疏會導致錯誤的事物認知,理由有三:
(一)何謂“感情親疏”呢?《現(xiàn)代漢語辭典》告訴我們,“感情”即由心理活動生出的“情緒傾向”,“親疏”則是指對某人某物的“親近或疏遠”程度。感情親疏即指在心理層面上(或感情程度上)對某一事物的親近或疏遠。它往往會使人在潛意識里對該事物進行感情定位,進而影響人的理性思維的判斷力。因此,感情親疏常會導致對事物認識的扭曲、變相。
(二)古往今來,因感情親疏而導致錯誤事物認知的事例不勝枚舉。李牧一心為國,“大破林胡,開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謂戰(zhàn)功赫赫,卻因趙王的不信任而慘遭殺害,最終葬送了趙國大好江山。諸葛亮“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卻因對馬謖過分信任而誤下軍令,失去街亭,從而導致“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慘淡結局。李白才氣超人,“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卻因唐玄宗的疏遠而一生漂泊,壯志難酬……可以說,歷史上許多悲劇的誕生都是由感情親疏引起的。
(三)感情是一把雙刃劍。他既能造就賈生偷香的浪漫,也會招致“安史之亂”的災患;它既能書寫黛玉葬花的風流,也會造成屈平的幽怨。我們只有在看待事物時將公正放在感情之上,用公正的空氣托起感情的氣球,才能使之飛向更高、更遠、更美的藍天。否則,感情必然會像美麗的毒藥,引你走向毀滅與絕望的深淵。
我們不想放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詩情畫意,我們不想失去“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溫情蜜意,我們不想拋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豪情暖意。那么選擇公正吧,朋友!盡管感情的親疏會導致錯誤的事物認知,但公正的靈魂一定會時刻提醒你,讓你免于踏人感情陷阱!謝謝!
【解析】見到一篇電視辯論大賽的演說稿,頓覺眼前一亮,凝神屏氣細細看來。既是演說稿,開頭分行羅列正方、反方論點,使人一目了然,下面甲乙雙方先后演講,陳述自己觀點,這便是文章的全體。
演講稿屬議論文,特點是論點、論據(jù)鮮明突出,語言多用簡潔口語準確有力,感情充沛,具有一定煽動性。它甚至可以起到一般議論文所起不到的作用。另外演講稿語言精練的特點在文中同樣突出。如正方先行解釋“感情親疏”,再列舉歷史上此類事例,如李牧、諸葛亮、李白,這樣一般文字也僅僅一百四十余字。
看完全文,我們仿佛見到站在面前的兩位學生從容不迫、語調鏗鏘有力、侃侃而談,這樣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文二[話題:感情親屬和對事物的認知(2003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相關主題: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
時事挖掘:前不久曾有這樣一起案例。一位音
相關鏈接: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時?梢钥吹揭恍扒槿搜劾锍鑫魇,陌路之中成東施”的例子。另外,一些家長對自家小孩同他家小孩雙重對待的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還有“靠親戚開后門”,“靠熟人走捷徑”的套路也不是屈指可數(shù)的。人與人如此,國家之間也如此。像美國對外就施行雙重標準,對親密的國家與對疏遠、敵對國家采取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專家評論:以上所述皆為憑感情親疏來引導個人認知的事例。歸根到底,這是一種“單眼看世界”的表現(xiàn)。也就是從自身利益出發(fā),從自身的角度來認識和解決問題。
人的認識因人而異,客觀上受當時社會條件制約,主觀上與一個人的立場、人生觀、知識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由感情親疏來決定事物的認知其實質也是一種片面的唯心主義,沒有客觀地全面地來認知事物。
所以,只有端正自身的立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全面地認知才能擺脫“感情”的囚籠,實現(xiàn)理性的飛躍,才能真正“用雙眼看世界”。
即時評說:用雙眼看世界不僅是一種科學的認知方法,也是一種正確的處世原則。古有“包青天”剛正不阿一視同仁,今有眾多的醫(yī)務人員視人民的利益如自身利益,舍生忘死,夙興夜寐地戰(zhàn)斗在“抗非”一線上。我們偉大的祖國在沉睡后振興,用平等互利的原則對外開放,用非歧視原則與各國友好貿易,以無敵國外交享譽世界。
壓軸發(fā)表:讓我們用雙眼看世界,沖破“感情”的桎梏,你會發(fā)現(xiàn)人生原來可以如此開闊美好,世界原來可以如此精彩美麗。
讓我們用雙眼看世界,打破“感情親疏”的標準線,未來的星光大道,定將暢通無阻。
【解析】隨著高考作文改革的深入,在注重形式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呼喚內容的充實,成為了考場創(chuàng)新作文的新要求。作者將豐富的素材用“網絡個人主頁設計”的形式展開,自然通暢,有耳目一新之感。文章由生活引出,用古今相關現(xiàn)象佐證,并用“專家”的眼光對這一現(xiàn)象的本質進行剖析,態(tài)度鮮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語言簡潔,結構嚴謹,內容與形式自然融合。
【走進高考】
例1:看圖作文:教育問題(2007年高考全國卷Ⅰ)
都市碎戲:出事了(圖) 陳述
場 景:鐘鼓樓廣場
時 間:
演 員:小孩(男)、社會(女)、家庭(男)、學校(女)。
背景音樂:電視連續(xù)劇《121槍案》主題曲響起“哎――槍響了,出事了,忙活 了……”
屏幕閃出“出事了”三個大字。
小孩:(手拿花環(huán),舞臺上正在演出節(jié)目,小孩一個人站在舞臺后方。突然,一個滑步向后仰翻在地上)!
家長學校社會:出事了!
家長:小孩,小孩,快!趕緊打110,不,打120。救人啊!
學校:這是哪個班的孩子?去(指派旁邊另外一個孩子),快去叫他班上的班主任過來。
社會:(偷偷在一旁樂,樂完了,捂著嘴上來)。耶,誰家這小屁孩啊,走路咋不長眼睛呢?快站起來,別影響交通。
家長:你這人怎么說話的?你會不會說話!你看孩子都摔成啥了?簡直是……小孩,小孩……
社會:又不是我把你孩子推倒的,你兇什么兇啊,傻樣,哼!
家長:你罵誰罵?嘴巴放干凈點!
社會:看把你能的,來啊,誰怕誰啊。(背過身,掏出自己的電話,喂,電視臺嗎?這兒看演出,對,有個小孩摔倒了,估計是學校老師讓孩子表演時間太長吧,嗯。那你們快點來吧。我提供線索有獎勵吧?好,好,謝謝了啊。
學校:(無意中聽見社會打電話,怒氣沖沖地轉過身來)。你憑什么說是學校排練節(jié)目累著孩子了?不知道別亂說。你有什么證據(jù)?
家長:咋啦?明明就是你們非要孩子在這里演出,你看,你看,出事了吧?還不承認?我要告你們。ㄌ统鲭娫,喂!報社嗎?你們可一定要替老百姓說話。我的孩子讓學校拉到這里表演節(jié)目,突然曬得昏倒了,現(xiàn)在不省人事,對,你們趕緊過來。)
學校:你這家長咋能這樣,孩子表演節(jié)目也是為孩子好么,咱們趕緊想辦法搶救孩子吧,給報社打電話你想干啥?
小孩:呻吟兩聲
家長:小孩,小孩。這救護車怎么還不過來!你是學校,這事你也親眼看見,孩子的醫(yī)藥費你們得掏。孩子在醫(yī)院,你們要派全校最優(yōu)秀的老師去給他補課,要不然,走著瞧。
學校:只要孩子沒事就好。費用的事情,學校還要找保險公司呢,再說學校日子也難過得很。這位家長您貴姓?
社會:哈哈,沒我的事了。告訴你們吧,我可是目擊證人啊。如果你們私了的話,我可以做你們的中間人,不過,我得收一定的費用。
學校:看看,現(xiàn)在的人思想都成啥了,我們一個窮學校,動不動錢啊錢的,我們拿不出來。
家長:誰信啊,天天讓孩子回來要錢,今天卷子費,明天補課費,后天又是什么表演節(jié)目活動費,這些錢你們都收哪兒去了?別說這些昧良心的話。
學校:學校的開支也大啊,現(xiàn)在區(qū)上財政緊張,經常不給我們撥款,所以只能向家長要。
社會:哈哈,以看你就撒謊,我愛人在財政局當頭,昨天才說給你們撥了30萬,咋能說沒撥呢?哼,現(xiàn)在這老師啊,也不敢相信了。
小孩:(翻身起來)揉揉眼睛,你們炒啥?
家長學校社會:你沒事啊?
小孩:誰有事啊,我是想再排練排練我們要表演的節(jié)目啊。
家長:狗東西怎么不早說。。▽π『⒍Z:我剛才得罪你們老師了,怎么辦?小孩吐了吐舌頭。)
社會:我說么,別大驚小怪,F(xiàn)在這城市都讓你們這些人搞亂了,動輒大呼小叫的。
學校:你看,孩子多乖,就你這家長在這吵吵嚷嚷地。(對孩子)你是哪個班的?回頭讓你家長到學校來。
社會:哼(扭著屁股走了)。嘴里嘟囔著:差點把我扯進去,想看場好戲,掙個線索費也黃了。(哼著《快樂男生》主題曲下。)
家長:(和孩子面面相覷,然后踢一腳上去,小孩哭著捂屁股跑了。)滾!整天給我惹事……
(全劇終)
例2:話題作文:忘記與銘記(2007年高考四川卷)
永遠的譚嗣同
一百年前,譚嗣同為變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滄海浮生、歲月如潮,譚嗣同永在時間里輪回,吾國吾民永遠銘記――
春風無色黯河山,東航不敢望馬關
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鳥
國破方知人種賤,馬關條約不忍看
連年戰(zhàn)亂烽火寒,三軍揮淚灑臺灣
青山幽徑橫尸骨,驛路橋邊聞鬼哭。
百年風雨血倒流,青山白骨無人收
金鑾殿內郁蒼蒼,君臣相顧淚沾裳
何處猶唱后庭曲,一曲悲歌訴興亡
亡國條約亡國恨,何堪此時亡國聲
回首故國與山川,滿目蒼夷有誰憐?
南海舉子萬言書,石破天驚動地文
陳述維新與變法,雪雨紛紛繞宮門
巨風吹浪紫焰開,雷霆波涌向天拍
皇都少年與袖斗,喚得日月不沉淪
提倡西學廢科舉,西宮太后淚如雨
祖宗之法不能變,亡國不能亡祖先
君王一去入瀛臺,風卷落花掃芳塵。
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紅
嗣同今年三十余,從此不見結發(fā)妻
國之昌盛需流血,流血請從嗣同始。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刑場吟哦萬人驚,三十三年化碧土
黃河嗚咽向天注,抽刀一斷斷紅塵
可憐閨妻守空房,夜聞黃梅雨敲窗。
花冠不整小窗開,疑是君郎化蝶來
但見池塘淡淡風,煙柳何處覓郎蹤
小徑一片殘花色,不是花紅是血紅
卻把相思入哀箏,怨曲重招斷頭魂
曲中有恨細細思,君在黃泉可聞知?
纖指玉手十三弦,破鏡分飛幽恨傳
賤妾獨剪巴山雨,暮雨朝云血杜鵑
恍然湖上有歸船,一簾幽夢半湖萍
朱弦琴聲九天來,風吹庭竹蒙玉塵
陰陽相隔分歧路,和妻淺唱回五聲
曲終人散魂已遠,畫船東去櫓聲遲
攀折柳條題血書,隨江悠悠隨君王
“前塵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層灰
來世化作采蓮人,與君相逢橫塘水”
評語:借譚嗣同還魂,樹一有血有肉有情有愛之人,錚錚鐵骨與柔情似水,真英雄耳。其妻曰:“前塵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層灰。來世化作采蓮人,與君相逢橫水”意思就是:今生把你遺忘,來世再續(xù)前緣。譚嗣同為英雄被銘記,被妻忍痛忘記今生之情,其實,兩者一樣刻骨銘心。
【踩點熱練】
第一組
(一)根據(jù)教材 “濫竽充數(shù)”的例子進行多角度的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
正面思考:批評南
側面思考:批評齊宣王的“大鍋飯”制度,給濫竽充數(shù)者有機可乘;表揚齊?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厲行改革,使無能者無藏身之地。
反面思考:南
從人物角度方面分析:
南
齊宣王:大鍋飯制度,在上面聽,不聯(lián)系群眾
齊?王:不墨守成規(guī),銳意改革,能夠深入群眾
隊長:失職,不注重管理,用人不當
隊友:應幫助南
(二)找出下面這則文言材料中的關鍵句,然后依此確立一個論點。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逼淙俗宰o其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眴栒咴唬骸氨蓖烈嘤写宋锓?”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清江盈科《雪濤小說》)
關鍵句 其人自護所短。結論:不可自護所短。
(三) 下面這則材料提煉出三種觀點,分析它們是否正確。
當斷臂的維納斯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shù)好事徒趨之若騖。他們提出種種接上維納斯斷臂的奇思妙想。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贊賞。
①要有獨特的美 ②要順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觀點強加與人③只要堅持就能成功
這則材料的傾向性非常強。材料稱想接上斷臂的人為“好事之徒”,稱他們的行為是“趨之若騖”,“好事之徒”“趨之若騖”貶斥之情溢于言表,也就是材料中對想接上斷臂這種做法持否定態(tài)度,對斷臂維納斯持贊賞態(tài)度!昂檬轮健钡淖龇▽嵸|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他人。據(jù)此,我們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①要有獨特的美(從斷臂維納斯的角度);②要順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觀點強加與人(從好事者的角度)。顯而易見,不顧材料中的傾向性而提煉 “只要堅持就能成功”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四)根據(jù)下邊材料,聯(lián)系實際,運用辯證思維,看能提煉出幾個觀點。
古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安泰是眾所公認的無敵英雄,地神蓋婭是她的母親。安泰在格斗時,只要身不離地,便可源源不斷地從大地母親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夠擊敗任何強大的對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敵制勝的奧妙,被一個叫赫拉克勒斯的對手發(fā)現(xiàn)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提示:從三個人物入手,進行多角度分析)
1、安泰角度分析,無敵英雄安泰失敗是因為離開了大地母親,忘掉并因此失去了自己力量的來源。據(jù)此,可以提煉出這樣的論點:①個人只有緊緊依靠集體,才能有所作為;②黨只有緊密依靠群眾,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③時刻不忘祖國母親的栽培。運用反向求異分析,進行假設推理,假如安泰知道自己離開大地母親便失去力量,他就不會被對手騙至空中決斗,由此可以提煉出這樣的論點:④要有自知者明,只有能自知,才能無往而不勝;⑤要揚長避短;⑥要不斷完善自己。
2.從母親的角度分析,可以提煉出:⑦適當給予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自立的能力;⑧讓“安泰”們早些獨立;⑨看起來是愛,其實是害。
3.從赫拉克勒斯角度分析,可以提煉出:⑩知已知彼,百戰(zhàn)不殆;11出奇才能制勝;12要講究方法。
第二組
(一)下面這段材料從多個角度提煉論點,哪個是最佳角度,試作簡要分析。
1、 發(fā)揚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tǒng)
2、 要勤儉辦婚事
3、 無論辦什么事都不要過頭
4、 人民的科學家不圖物質享受,一心一意為科學
5、 人民給予的錢應用在人民的事業(yè)上
6、 公而忘私,一心一意為了國家
7、 洞房雖小,天地甚大
8、 身居陋室,心懷天下
9、 不能給祖國丟臉
1、 從運動的角度,論點可提煉為: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2、 從堅持的角度,論點可提煉為:水滴石穿,堅持不懈,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 從舟行水上的角度,論點可以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志者當做時代的弄潮兒。
4、 從時間如流水的角度,論點可以是:有志者應惜時如金。
5、 從流動的角度,論點可以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6、 從澆灌的角度,論點可以是:水滋潤了綠葉,滋潤了生命,也造就了自己。
7、 從水只向前流的角度,論點可以是:水遇到阻礙,不但不退縮,反而激發(fā)出更大的氣勢!
第三組
文體寫作訓練
1、記敘性文章寫作(訓練目標:符合文體要求)
(1)記敘文
【13】以《競爭》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800字。
導練:生活充滿競爭,從社會,從學校,從家庭,都可以找到有關的素材。何時何地何人為何事競爭,如何競爭,其結果如何,一一敘來。或親歷,或目睹,或耳聞,只要寫得真實可信即可。以敘為主,加上適當?shù)淖h論、抒情更見風采;假如喧賓奪主,便不符合文體要求了。
[13―2] 我的啟
導思:這是一篇命題作文。
1、從題目來看,顯然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袄蠋煛鼻懊嬗袃蓚定語:“我的”、“啟蒙”,不要隨意掉了一個定語。
2、可寫文化課的老師,也可寫科技小制作的啟
3、通過語言、動作、肖像描寫刻畫啟
[13―3] 真沒想到……
要求:(1)或選一事,或選一物、或選一景,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2)要有適當?shù)氖闱楹妥h論。(3)如寫到學校、教師、同學,一律用假名代替;否則扣分。
導思: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在不經意間被某件小事打動,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從中悟出了某種道理。《真沒想到……》這一命題就是針對這一現(xiàn)象設計的。命題要求以此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一般來說,中學生寫記敘文是比較拿手的。如何寫好這篇文章呢?
1、要把好選材關,日常生活中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的事情很多,其中不可預見的突發(fā)事件也不乏其例,如何選擇恰當?shù)牟牧夏?一定要注意比較權衡,理出一些既新穎,蘊涵主題又很大的事情來寫。
2、文章要盡可能以情動人,有敘有議,怎樣能作到這一點呢?“言為心聲”,凡是發(fā)自肺腑的聲音,字里行間自然會真情流露,具體到表達技巧上,一定要會用詞,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注意語言的具體生動,這樣才能吸引讀者,打動讀者。
(2)散文
【14】以《鄉(xiāng)思》為題寫一篇散文,不少于800字。
導練:說到散文,自然想到“形散而神不散”?梢疣l(xiāng)思的事、物很多,它們之間未必有必然的聯(lián)系,這就是“散”。以“思鄉(xiāng)之情”串通,便可“不散”。但還應有序,否則不散而亂。這是散文的構思特點。在敘述方面也有特點,要概括,要簡潔,要有畫面,要能詩化。因此寫故鄉(xiāng)之事、之物、之景,不可絮絮叨叨,也不能干巴巴的。另外,文筆優(yōu)美是散文的又一特點!多l(xiāng)思》可以分節(jié)來寫,似乎更自由更靈動些。
(3)故事
【15】根據(jù)下面的材料編述故事,自擬題目,不少于800字。
局里要求給毛驢寫個鑒定。
狗熊寫上:“頭腦遲鈍。固執(zhí)己見。”
狐貍說:“別犯傻了,你不知道上級要提拔他?!”
“哪叫我寫什么好呢?”
狐貍寫道:“毛驢同志,穩(wěn)重謹慎,立場堅定!
導練:“編述故事”自然要虛構,而且情節(jié)要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故事的語言通俗,表現(xiàn)出口語化特征。故事采用說書的開合過渡形式,如“話說”、“且慢”、“再說”、“且聽下回分解”等。敘說一般采用第三人稱。上面的材料是反映當代現(xiàn)實生活的寓言故事,所以要根據(jù)材料,聯(lián)系現(xiàn)實,展開想象,添加情節(jié)。比如上級為何看中毛驢,狗熊何事對毛驢如此評價,狐貍的應變方法狗熊接受了沒有,事情的結果如何,等等。毛驢、狗熊、狐貍的個性鮮明,在故事中要表現(xiàn)出來。故事的內容不可太人格化,最好處于似人非人、是動物又不是動物的兩可境地,許多趣味便由此而來。如果編述以人為主人公的故事,情節(jié)內容也要適當夸張以增加趣味性。
(4)小小說
【16】根據(jù)下面的材料寫一篇小小說,自擬題目,不少于800字。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萊特伴著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獵。不久,她在家里接獲弟弟的電報:“巴布獵獅身死。――佛萊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勝,回電給弟弟:“運其尸回家!比瞧诤,去非洲運來一個大包裹,里面是一只獅尸。她又趕發(fā)了一個電報:“獅收到。弟誤,請運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非洲的回電:“無誤,巴布在獅腹內。――佛萊特”
導練:如果說故事屬于“俗”,那么小小說屬于“雅”;如果說故事求“趣味”,那么小小說求“含蓄”。小小說寫得簡練,而在簡練的背后蘊含著無限的容量,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思維空間。小小說講求含蓄,常常以小見大,以少勝多,以無勝有,讀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體味作品。小小說篇幅短小,情節(jié)單一,卻富有藝術性、可讀性。寫作小小說要精心構思,如取材真人真事,可進行藝術加工,有所取舍,有所改造,有所生發(fā),有所綜合。上面的材料是一篇小小說,寥寥數(shù)語卻一波三折。在此基礎上擴充為800字以上,仍然要求是篇小小說。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保留原情節(jié);二要確定在何處增添情節(jié)內容;三要進行必要的描寫;四要盡量多留一點含蓄。
2、議論性文章寫作(訓練目標:符合文體要求)
(1)議論文
【17】請從以下兩則材料歸納出一個論題,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①大雕塑家羅丹晚年醉心于手,留下了許多手的獨立創(chuàng)作,以至引導后來的雕塑家,把手發(fā)展成獨立的宏大的紀念碑。然而也是這位大師,當他的學生指著巴爾扎克塑像上那雙疊合在胸前的手贊嘆不已:“這手像極了!老師,我從沒有見過這么一雙手奇妙而完美的手!”他卻怔住了,猛地操起一把斧子,朝那雙完美的手砍去。他對正發(fā)呆的學生說:“這雙手太突出了,它不屬于雕塑整體了。記住,沒有任何部分比整體更重要!
②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記載:“燕太子丹為刺秦王而尊刺客荊軻為上卿!薄皷|蔟畸美女恣荊軻所欲,以順適其意!弊x書《索隱》注說:太子置酒于華陽臺,使美人鼓琴,荊軻贊美“好手也”。太子便下令“斷,以玉盤盛之”。
導練:先理解供料是表現(xiàn)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材料一說得是局部要服從整體,材料二則說明局部離不開整體。接著可以根據(jù)大腦的庫存情況立論,如“局部的生命力在于融入整體”、“我們要處理好個人和集體的關系”等。然后提取有關材料進行構思,論證自己的觀點。利用相關的哲學原理展開論述,引用正反事例進行論證,使主體部分充分闡發(fā)論點。
至于開頭引論,收尾結論,那是無須多言的議論文章法。
[17―2] 小議
要求:①寫成800字的議論文。②書寫認真,卷面整潔,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導思:這是一篇半命題作文。從已給的半個命題中很明顯看出,要求考生寫一篇議論文。考生可從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種現(xiàn)象或學習中讀到的某項材料中自由選材,寫成文章。寫文章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態(tài)度要鮮明。對美好的事物,要毫不含糊地肯定或贊美;對丑惡的事物,則明朗地表示否定和憎惡;對同志和朋友的不正確的言行,要有合情合理的分析和熱忱的幫助。
2、要照準論點。一個事物常常包含幾個方面的道理,可以找出幾個論點,但本題要求“小議”,所以一般只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或實際生活最需要論的某一點,講透就行了。切忌涉及面太廣,面面俱到。
3、敘議結合,語言流暢。
如果考生能切實做到以上三點,你的作文被評為一類卷是毫無問題的。
[17―3] 讓錯別字無處藏身
導思:中考作文較少要求寫議論文。議論文的題目中主要是“一事一議”,即就某件事情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本文題目中就提供了這樣一個事件,并且提供了文章的論點:讓錯別字無處藏身。要寫好這樣的文章,一定要注意以下兩點:
1、圍繞中心論點,敘議結合。敘是議的基礎,文章必須先敘事,以便在此基礎上提出論點,展開議論,但這種敘事與記敘文不同,記敘文是通過敘事來表現(xiàn)中心思想,而議論文中的記敘是為了引出論點和證明論點的,所以敘事一定要簡明,有助于證明論點。
1.層遞展開
運用層遞展開方法的論說文,往往有多個論證層次,每個層次往往包含一個分論點和證明這一分論點的論據(jù)。各層次之間是一種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一層比一層深入的關系,而它們又都是為論證中心論點服務的。這樣,針對中心論點,一層深入一層地展開分析,一步進一步地深入論證,最終將這一論點論述透徹。
前一階段同學們掀起了一股看武俠小說的熱潮。看看某些“啃”武俠小說“啃”得津津有味的人,筆者甚為奇怪。問其中一人“讀之何益?”答曰:“開卷有益,你難道不知道嗎?古人尚知之,況于吾輩乎?”我聽了不禁啼笑皆非。
“開卷有益”中的“卷”,并未注明何書,好書還是壞書,這就給某些人鉆了空子。實際上,看壞書根本無益,譬如牛頓,由于受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后半生中讀了大量神學方面的書,結果一事無成,殊為可惜。其實,讀壞書不僅無益,而且有害。試想:宋太宗當年讀的若不是《太平御覽》,而是艷情詩的話,恐怕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只能同隋煬帝“并駕齊驅”了。在當今社會,因為讀壞書而走向犯罪深淵的青少年難道還少嗎?看來,只有讀好書,才能開卷有益。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绷蟹?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闭f的正是這個道理。那么讀好書是否就一定開卷有益呢?也不是!段⒎e分》絕對可以算作好書,但若逼著小學生讀,能得到多少益處呢?《史記》的歷史價值、文學價值都是很高的,但是若讓略識“之乎”者去讀,恐怕效果也只是對牛彈琴。所以讀書還要選擇合適自己讀的書。
讀書不光要注意讀好書,讀適合自己讀的書,而且要注意不可貪多,否則,結果只可能是“嚼不爛”,和無益也差不多。宋朝陳正文,涉獵群書,但邊讀邊忘,一事無成。一天,他向朱熹請教,朱熹告訴他:“你以后讀書,每次只讀五百字,一連讀上二三十遍!标愓恼沾宿k理,日子久了,知識果然與日俱增。可見,讀書只有專心讀適合自己一類的書,才能做到開卷有益。
讀書具有了以上幾條,已經很不錯了,但是還不夠。必須用正確的思想去指導讀書。馬克思讀費爾巴哈、黑格爾等人的著作時,具體分析,吸取其精華,從而創(chuàng)立了嶄新的辯證唯物主義學說。與此相反,不久前社會上時興讀薩特、弗洛伊德、尼采的著作,誠然,這些書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然而我們的相當一部分讀者卻不作一點分析,如同海綿吸水一般,連毒素帶養(yǎng)料,一古腦兒吸進去,養(yǎng)料沒有吸收,毒素蔓延滋長,待到吐出來時,反而更臟了些。這樣的教訓難道還不值得我們牢記嗎?其實如果這些讀者能夠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為指導,進行正確的鑒賞、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那么是完全可以“洋為中用”的。
所以,讀書,必須讀好書,讀合適于自己讀的書,且精讀某一類書,而更重要的是用正確的思想去指導讀書。這樣,才能做到“開卷有益”。否則,不但無益,有時還貽害無窮。
【解析】本文在論述如何才能做到“開卷有益”的過程中,先后從要“讀好書”,要“讀適合于自己讀的書”,要“精讀某一類書”,要用“正確的思想去指導讀書”四個方面闡明了自己的看法,而這四個方面所采用的正是遞進式分層論述法,從而使文章論點的推出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2.并列展開
并列展開是打開和擴展思路的重要方法,從而也是使論點得到盡量充分和完善的論證的手段。一個論點確立之后,想著可以從哪些方面論證它,把可以用來論證的方面一一聯(lián)想起來,排列出來。這樣,思路就打開了。把那些必需的方面大致上都擺出來,這樣,對論點的論證就自然是充分的、周密的或是完善的了。在并列展開的過程中,還可以用對照的形式展開分層論述,把兩種事物、意思、態(tài)度或行為有意識的加以對比,以突出證明其中一個方面的正確性,從而達到論證的目的。
在展開分層論述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采用什么樣的論證結構展開分層論述,應根據(jù)寫作內容的需要以及題目或材料本身的特點和具體情況而定。無論是遞進展開、并列展開還是對照展開,都各有特點,各有長處,因而在確立論述的方法來展開分層論述時,應注意找準方法與具體寫作情況之間的最佳結合點,不可草率從事。
二是分層不宜過多。由于受篇幅和時間的限制,論說展開的層次不能過多,否則往往會顯支離破碎,雜亂無章,反而會分散了力量,削弱了論證的效果。一般說來,以分三到四層為佳。
言與行,常常聯(lián)系在一起。人們常說“言行一致”、“言行不一”,就可見言與行的緊密關系了。言,往往是行的先導;行,往往是言的實踐。
有的人,喜歡“言”在“行”前。豪言壯語,意氣風發(fā),一派志在必得,胸有成竹的氣勢,但是,卻常常有言無行,使人只聽到“雷聲”卻不見“雨點”;或是眼高手低,不能行,落得個尷尬的結局,留下笑柄。這一類喜言少行的人可謂是愛好形式,不重內容或是自負自傲之流了。
但也有人常常是“行”在“言”前。他們行動前悄無聲息,默默無聞,只有孺子牛的干勁,卻沒有霸王的沽名釣譽,待正果修成,事物圓滿之后才放出言論,或仍是一言不發(fā),只留待他人評說。這一類喜行少言的人可謂是實干家,腳踏實地,認真處世,他們的“言”可
算是一字千金,貨真價實。
也有一些人,既“言”又“行”。他們志向明確,意志堅定,態(tài)度認真,行動踏實,堅持言行一致,言出必做?煞Q之為說一不二,對自己的言論認真負責的行動者,他們與那些“大炮”們形成極鮮明的對比。
當然,還有一些人不“言”不“行”,甘于沉默,甘于退化。他們毫無進取之心,冷眼觀世界,懨懨欲睡,一副老朽垂死狀,漸漸進入行尸走肉的狀態(tài)中。這類人只能被認為是在慢性自殺,消極沉淪。
千世界,蕓蕓眾生,不同的人對于“言行”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注釋。從一個人對待“言”與“行”的態(tài)度就可以看到他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和對生命的理解,也就能看出他的人生的成敗與否。
“言”與“行”,永遠值得人們深入思考。
【解析】本文在圍繞“言,往往是行的先導;行,往往是言的實踐”這一中心論點展開論述的過程中,分別對“言”在“行”前、“行”在“言”前、既“言”又“行”、不“言”不“行”這四種類型加以分析評價,所采用的正是并列式分層論述法,從而使文章顯得條理分明,思路清晰。
這是一條千百年來束縛著中國人的枷鎖! 這是一頭吞噬了億萬個生靈的猛獸!
然而,這又是為許許多多人所信仰的至理。劈開他們的頭顱,清晰可見的雕刻著兩個大字――習慣!
讀書便是“四書五經”,重病便依《本草綱目》。要出門嘛,好,老規(guī)矩,請祭祀祖宗。
習慣嘛,這便是習慣,便是信條,根本不必問什么,你所供奉的祖宗是這樣過的,你的祖父和父親是這樣過的,至于你自己嘛,好了,不必想了,你的早已成為一堆白骨的大仁大智的祖先已經為你安排好了,一切循例也就是了。自然,你會心寬體胖,這就是祖宗所賜予的福吧!
也許你的祖先們俱已消散,那么,也不妨為自己保持了長久的習慣沾沾自喜:飯前一支煙,飯后百步走。辦事則可以翻翻以前的記錄,照這樣辦,是不會出錯了。這樣也好,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在牌局上施展,而大可不必學傻瓜那樣,吃力不討好,人財兩空。
這樣的生活不知經歷了多少年。如同一雙魔爪,吞噬了無數(shù)人的心靈,養(yǎng)了一群“似太上之忘情”的廢物。
然而死水也不會沒有波瀾,總是不斷的會有人對這習慣產生疑問,想沖破這以千百個“習慣”織成的巨網。無數(shù)人失敗了,被吞食干凈。但也終于有些人勇敢地劈開荊棘,歷盡千辛萬苦,他們留下的,有鮮血和淚,然而也有喜悅――開拓者的沾著眼淚的喜悅。
千百年來,地球總被認為是方的,是平的,那么那些忠于習慣的人將永遠也領略不到哥倫布到達美洲,麥哲倫環(huán)航地球的豪情。同樣,要是沒有達爾文的數(shù)十年艱苦的探索,沒有他對上帝造人的懷疑,恐怕就將在教堂中手捧《圣經》來領悟生物的起源了吧!
再設想一下,要是沒有本世紀初胡適之、陳獨秀、周樹人、郭沫若等許許多多有志之士沖破舊中國數(shù)千年來傳統(tǒng)的文言文的束縛,沒有他們對新文化、新思想堅定的探索,現(xiàn)在中國的文學又會成為什么樣子呢?
然而要拋棄舊的習慣,就不免會有犧牲。如第一個打破人心臟禁區(qū)的塞爾維斯,一心要向人們揭示行星運行奧秘的布魯諾,以及為了探索放射性而過早逝去的波蘭的瑪麗?居里,丹麥的羅茲,美國的沃森。
但這與那些為習慣所埋葬的人們不同,這些先驅者的英名將永遠長存,他們的墓碑將永不磨滅!
眼前,我仿佛看見:一盤巨磨碾著一顆顆心臟,在周而復始地轉著,轉著;一條崎嶇蜿蜒的山道,盤旋著通向山頂,兩旁卻盡是先人留下的鮮血。
我愿保存我的心臟,以我的身去攀登,留下那血肉與先驅者相伴。
我愿“習慣”這個詞永不存在!
【解析】本文在論證過程中,對照分析了對待“千百個‘習慣’織成的巨網”的兩種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對立的行動和不同的結局。正是這種對照式分層論述的方法,使得本文猛烈抨擊傳統(tǒng)陋習,熱情歌頌勇于探索的改革精神的中心論點顯得既鮮明突出,又充分有力。
未解之惑,未識之物,未辨之味,未通之理,皆可謂之“疑”。在客觀事物面前,任何人都不能回避這個“疑”字?茖W研究就是破“疑”,破“疑”才有所發(fā)明。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茖W上的重大突破,理論上的重大創(chuàng)造,技術上的重大發(fā)明,往往就是從“疑”開始的。
“蘋果為什么落在地上?”這個“疑”,對于探索“萬有引力”的牛頓曾有極大的啟示;“水開了,壺蓋為什么跳出來?”這個“疑”,使瓦特發(fā)現(xiàn)了蒸汽的力量;“掛燈搖擺幅度不論大小,為什么時間都是一樣?”這個“疑”,使伽利略發(fā)現(xiàn)了等時性原理。這些自然現(xiàn)象,皆是人們生活中慣常所見,然而,尋常人熟視無睹,唯有具有探求精神的人對此產生“疑”,努力探求,以至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宋朝思想家張載說得好:“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
“疑似之跡,不可不察”。見“疑”,決不可“諱疑”,而應當“解疑”。見疑不疑,主觀臆測,強不知以為知,那就會走到真理面前卻失之交臂,悔恨終身。利比息在研究從海藻中提取碘時,發(fā)現(xiàn)在母液底部,沉著一層深褐色的液體,具有刺鼻的臭味。利比息想當然,認為這只是“氯化碘”。后來,法國波拉德在做同樣的試驗時.對深褐色的液體細加研究,發(fā)現(xiàn)它不是“氯化碘”,而是一種新的元素――溴。這件事對利比息教訓很深。他在自傳中提到這件事說:“從那以后,除非有非?煽康膶嶒炞鞲鶕(jù),我再也不憑空地自造理論了!
對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學,也要敢于疑。亞里士多德曾斷言c物體從高空落下,“快慢與其重量成正比”。這個斷言,流傳了一千八百年。伽利略卻要重新用實踐來檢驗它是否是真理。他拿著兩只大小不同的鐵球,跑到比薩斜塔上往下扔,一次次實驗,結果證明亞里士多德的斷言是錯誤的。不僅如此,伽利略還從中掌握了物體的運動軌道,推動了力學的發(fā)展。敢于對權威的結論見疑,才有希望穿破未知的障翳,打開真理的大門。不懷疑“電磁波穿過空氣層就會一去不復返”的結論,馬可尼就不可能設法不用導線把信號送過大西洋,開創(chuàng)無線電事業(yè);不懷疑格林關于人體血液“遍布全身就在體內消耗干凈”的說法,哈維就不會發(fā)現(xiàn)人體血液是循環(huán)的真理;甩磁場、原子能的發(fā)現(xiàn),相對論、量子論的提出,生物進化論、元素周期表的創(chuàng)立,不都是敢于向權威的錯誤論斷挑戰(zhàn)的結果嗎?
“疑”,就是解放思想,獨立思考,就是提倡科學的探索,不隨主觀臆測亂下判斷,不被陳規(guī)舊章捆住手腳,敢想、敢干、敢于在科學上“掀翻天地重扶起”。這不是虛無主義者的懷疑一切,而是不執(zhí)迷于一切權威的結論。在進入新世紀的今天,我們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后漢書》,它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道理,一個人要想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功,立志是至關重要的。有了堅定的志向,最終是能成功的。
這個道理已經被無數(shù)的事實所證明。就拿敬愛的周總理來說吧,他從小就立下為中華崛起、騰飛于世界而奮斗的堅定志向,在以后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他歷盡艱辛,出生入死,終于和無數(shù)的革命前輩一起,推翻了舊中國的黑暗統(tǒng)治,創(chuàng)建了新中國,使中華民族得以騰飛于世界。中國女排的經歷同樣說明了這個道理。中國女排的健兒們?yōu)榱苏駣^國威,為了促進人類的體育事業(yè),她們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終于三次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實現(xiàn)了“三連冠”的宿愿。相反,在中外歷史上,那些無志而一生庸庸碌碌,無志而敗事的人也是屢見不鮮的。由此看來,“有志”的重要性是很顯然的。蘇東坡說:凡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
但是,我們也看到這樣的事實,有的人雖然也“有志”,但是他們不能獲得成功。其中的原因有兩個,―個是他們的志向是違背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不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外一切反動派的根本目的都是與人民為敵,都是妄圖阻止歷史向前發(fā)展,因而總是以最后的失敗而告終。有些人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腦后,專打個人的小算盤,他們的所謂“志”,從根本上來說,也是不合時代要求的,因而也是難于實現(xiàn)的。其二,有的人的志向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但是他們不去作出相應的努力,因而“空懷壯志”,到頭來也是一事無成。
為什么“有志者”會“事竟成”呢?因為他們懂得“有志”與“事成”之間還有一段漫長的路,因而能自覺地奮斗,走完這段漫長的路,到達勝利的境地。日本民族有一句諺語: “決心成功的人已經成功了一半!边@諺語固然告訴我們“決心成功”即“有志”的重要性,但是也意味著“決心成功”并不等于成功。要把“一半”變成“全部”,還得靠人們去奮斗。因此古今中外的有志之人,總是既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又有腳踏實地的奮斗精神的。蘇聯(lián)英雄奧斯特洛夫斯基,為了人類最壯麗的事業(yè),即使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以后也奮斗不息,寫出著名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著作,鼓舞了一代代的年輕人去為理想而奮斗!爱敶袊谋枴睆埡5弦彩沁@樣的人,她也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高爾基說得好:“―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fā)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我確信這也是真理!(《論文學》第340頁)今天,我們的目標是建設富強繁榮昌盛的國家,這個偉大的目標,已經激發(fā)起,并將進一步激發(fā)起億萬人民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艱苦奮斗精神。有了億萬人民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艱苦奮斗精神,我們的事業(yè)一定會獲得成功。
【解析】這兩篇文章都是用分層論證的方法寫的議論文。第一篇文章《說疑》,本論部分圍繞中心論點,確立了三個分論點,安排了三個層次。第一層論證“科學上的重大突破,理論上的重大創(chuàng)造,技術上的重大發(fā)明,往往是從‘疑’開始的”;第二層論證“見‘疑’,決不可‘諱疑’而應當‘解疑’”;第三層論證“對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學,也要敢于疑。這三個層次是按照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來安排的。全文從解釋“疑”的含義入手,提出中心論點,到對“疑”的精辟結論為止,首尾呼應,中間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證,條理清晰,顯示了很強的邏輯性,是一篇運用遞進式分層論證的好文章.
第二篇文章《有志者事竟成》是一位高二同學的習作。作者對“志”進行具體分析,指出各人的“志”有的是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有的是違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有的是專替?zhèn)人打算的。這些分析都是應該肯定的。
但是作者沒有認真提煉分論點,沒有理清自己的思路,因而文章的層次比較混亂。第―段提出論點以后,第二段用典型事例作論據(jù),證明有志者事竟成,這是可以的?墒堑谌螀s去分析有的人雖然有志卻不能獲得成功的原因,第四段又不加分析地說明只要不斷努力,有志者就能成功。這樣在認識上就不能自圓其說,行文不連貫,因而文章的條理不清楚。這種條理不清,反映了作者邏輯思維的混亂。
這篇文章可以作如下調整:引論部分交代題目的出處,點明“志”的含義,推出中心論點,然后分四個層次進行論證。第一層,有了堅定的志向,就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和堅強的事業(yè)心,因而就有可能獲得成功,第二層,“有志”不等于成功,要成功還得靠自己去奮斗;第三層,新的時代為我們開辟了到達理想境界的道路;第四層,分析某些“有志者”不能獲得成功的原因。這樣處理,可能比原文好些。
寫人記事 內容生動
1、記敘文構思六“一”訣
(1)一槌定音的開頭
即開篇二三句或點出記敘重點,埋下行文線索,或明確主題思想、奠定感情基調。這樣的開頭,簡潔洗練,直截了當!痘貞浳业哪赣H》一文的開頭,堪稱一槌定音的典范。首句“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代寫作緣由,次句先以“我愛我母親”定下感情基調,再用“特別是她勤勞一生”點明主旨。短短兩句,即成為全篇回憶母親優(yōu)秀事跡的十分清晰的總樞紐。
(2)一線穿珠的結構
即全文沒有貫穿到底的中心事件,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活動或品質為主線,組織典型而各有側重的情節(jié),統(tǒng)一服務于中心。這種結構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點突出。魏巍《我的老師》分寫七件小事:假發(fā)怒、教跳舞、觀蜜蜂、教讀詩、依戀師、化糾紛、夢尋師,皆由熱愛、感激、思念老師這條感情線索貫穿起來,從而使文章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3)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
“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一個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上做到張馳結合,起伏變化,則可扣人心弦!遏斕彷犎蜴(zhèn)關西》中,當魯達聽到金氏父女的哭訴后,怒火中燒,要“打死了那廝再來”時,情節(jié)陡起,似乎高潮即將到來,但作者卻巧妙地讓史進、李忠兩個“三次五回勸的他住”。這樣有急有緩,掀起波瀾;當魯達送走金氏父女,“徑到狀員橋來”,懲強除惡的好戲似乎就要上演時,作者卻筆鋒一轉,寫魯達在鄭屠肉鋪前坐了下來,三戲鄭屠。這樣一放一收,又掀起波瀾。簡單的一個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的故事,寫得如此精彩,情節(jié)的一波三折功不可沒。
(4)一字傳神的細節(jié)
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發(fā),都離不開一字傳神或一針見血的細節(jié)。魯迅《社戲》寫孩子們歸航途中偷豆,阿發(fā)“于是往來的摸了一回,直起身來說道:‘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卑l(fā)“往來的摸”,有比較鑒別之意,顯現(xiàn)出他聰明而無私的童貞,傳達出作者對他的敬佩喜悅;魯迅《孔乙己》寫孔乙己“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這里的“摸”,表錢數(shù)不多之意。特定的動作正是孔乙己生活窘迫、窮困潦倒、遭遇悲慘的寫照,傳達出作者對他的哀傷同情。同為“摸”字,作者卻在不同的地方賦予各異的含義,且凝練傳神,可見匠心。
(5)一語反復的扣題
文章以關鍵語句反復扣題,顯得內容緊湊、中心突出!墩l是最可愛的人》由這樣三個板塊扣題:一是開頭,在書寫自己在朝鮮的感覺后,以“我們的戰(zhàn)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扣題;二是主體,在展示了三個典型事例后,分別以“你不覺得我們的戰(zhàn)士是最可愛的嗎?”“你不覺得我們的戰(zhàn)士是最可愛的人嗎?”“你們已經可以了解我們的戰(zhàn)士是怎樣一種人”扣題;三是結尾,在號召人們熱愛戰(zhàn)士后,以“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扣題。以上扣題句將“戰(zhàn)士”與“誰是最可愛的人”聯(lián)系起來,反復出現(xiàn),強化了人們的認識。
(6)一箭雙雕的收尾
就是說文章的結尾既自然結束全文,又巧妙引發(fā)思考。《驛路梨花》結尾寫道:“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這個結尾既實寫自然梨花,又虛寫雷鋒精神,結構上照應題目,內容上深化主題,意蘊豐富。
1、敘事例、明對象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會目睹許多事情,這是發(fā)表議論的對象,也是產生看法的基礎。我們可以選擇那些有話可說、有理可講的事情,它可以是應該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應該批評或引為教訓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發(fā)生在自己身邊、且較有普遍意義或應引起大家重視、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來寫。身邊的事情,自己熟悉;感受深的事情,有看法可言。如同學中出現(xiàn)的助人為樂、自覺參加環(huán);顒蛹俺鳂I(yè)、過生日請客等現(xiàn)象,都可以成為議論的對象。
選定了確有其感、確有其理的事情,還要明確怎樣“敘”。對事情的敘述,既要清楚,又要簡約,要根據(jù)說理的需要對有關材料作適當?shù)娜∩帷Ec所說之理相關的部分要敘述得具體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則可以少敘或不敘。如《實力最重要》一文的第一段是這樣寫的:“我家街口有個啞人賣刀,只見他將曬衣服用的鐵絲墊在鋼板上,像切韭菜一樣嚓嚓切斷,然后揚起刀口讓人看――刀口完損無缺。在人們的驚嘆聲中,刀一售而空!蓖瑯邮沁@件事,《要善于宣傳自己》一文則是這樣開頭的:“鄰居王阿姨逢人便說她從街口買回一把好菜刀。據(jù)說這刀能將一根鐵絲切成幾段而刀口完損無缺。‘我們剛從街口經過,怎么沒聽見賣刀的吆喝聲呢?’‘那賣刀的是個啞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買的。’――原來如此!”說理的中心不同,敘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樣。敘事要為所說之理奠定堅實的基礎,然后再以“理”為核心展開議論也就順理成章了。
2、談看法、說見解
“一事一議”的文章,雖然是由“敘”生“議”的,但重在“發(fā)表議論”,文章的主體部分是議論,這是“一事一議”的文章區(qū)別于記敘文的本質特征。議論,即對所敘之事的是非、優(yōu)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揚,或貶斥。這就離不開對事情的分析。對事情的分析清楚了,議論的內容也就明確了。
一事一議的“議”,就是針對事情談見解。針對“好事”談見解,要說出它好在哪里,為什么是好事,給大家什么樣的啟發(fā);針對“壞事”談看法,同樣要說出它什么地方不好,為什么會發(fā)生,它的實質是什么,從中應得到什么教訓。此外,還可以就這件事進行聯(lián)想,表達自己的一點看法,闡述一個道理。如《實力最重要》寫道:“由此,使人聯(lián)想到了做人……啞人的成功充分說明了――實力是一個成功的必要條件!倍兑朴谛麄髯约骸穭t寫的是:“王阿姨買啞人的刀,是因為親眼目睹了刀的優(yōu)良性能,而我們沒看到的人只能與此‘良刀’無緣了。啞人無言是處于無奈,但我們卻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示:實力之外,要善于展示、宣傳自己,這可以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功!”由以上兩例,我們可以明白,事理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對同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分析,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內涵,得出不同的見解和看法來。我們要盡可能擴展思維,力求從新的角度、新的層面寫出新意。
說明文寫作指導
說明文是解說事物,闡明事理,使人得到關于事物和事理的知識的文章。說明文的使用范圍極廣,從自然到社會,從微觀到宏觀,都可以用到說明文。
說明文按說明對象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說明物體的說明文,一類是說明事理的說明文。說明物體的說明文,其目的是清楚地介紹事物。要能清楚地介紹事物,就必須抓住事物的特征,把事物的形狀、性質、構造、用途等等說明清楚。要準確清楚地說明事物的特征,關鍵是對事物要有深刻的認識。說明事理的說明文,其目的是清楚地說明事理,即說明清楚事物的原理、關系、變化、功能等。說明事理,關鍵是要把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揭示出來。說明文無論是說明事物還是說明事理,都必須掌握相應的結構方式和說明方法。說明對象不同,結構方式也應所有不同。例如“有些事物內部構造比較復雜”、“有些事物的各個發(fā)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 “有些事物的特性和功能是多方面的” “有些事物比較復雜”,說明方式就可以依次采用以下四種:“依事物本身條理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找出一個合理的順序寫”,“依事物發(fā)展階段的先后順序寫”,“依先主要后次要的順序寫”,“把說明內容分成幾個方面,按一定順序寫”。說明方法也要和說明對象聯(lián)系起來,靈活運用,只要能把說明對象說清楚,“分類、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列數(shù)字、打比方、配圖表”這些說明方法可以自由地采用。
說明文按說明方法分,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平實性說明文,一類是文藝性說明文。平實性說明文,語言一般要求平實、簡明、準確、客觀、冷靜。文藝性說明文,語言一般要求形象生動,富有文采。
怎樣說明事物
介紹具體事物的形狀、性質、構造、功用等的文章,稱為事物說明文。例如葉圣陶的《景泰藍的制作》、周建人的《蜘蛛》、法布爾的《蟬》等都是事物說明文。這些文章的說明對象有的是工藝品,有的是小動物,都是具體的可感知的事物。要把這些各不相同的事物的特征說清楚,就要講究說明的方法。說明事物的方法有如下幾種:⑴,給事物分類。根據(jù)事物的形狀、性質、功能、成因等屬性的差別,把它們分成若干類,逐一加以說明,這種方法叫“分類說明法” ⑵,給事物下定義。用簡明扼要的話,突出事物的主要內容或主要問題,這種方法就叫下定義。其特點是嚴密、科學,它既能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又能確定事物的范圍和界限。⑶舉例子。舉例是通過個別認識一般的一種說明方法。用這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物,不僅具體,而且真切。⑷作比較。通過不同事物的相互比較,來突出事物特征的一種方法。它能增強說明的效果。比較有幾種比法:同類事物相比;不同類事物相比;同一事物的先后情況相比;完全對立的事物相比。⑸,列數(shù)字。這是一種用數(shù)字來說明事物的方法。根據(jù)說明對象的特點,有時可以用確數(shù),有時可以用約數(shù),有時可以用倍數(shù),有時可以用百分比。⑹,打比方。用比喻來說清楚物象以及抽象道理的一種方法。它能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⑺,配備圖表。這是一種最直觀、形象的說明方法。這七種說明方法中,“分類別”和“下定義”兩種方法最不易掌握,應是訓練的重點。除了講究說明方法之外,還要講究結構方式。結構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①“方位式”。有些說明對象是靜止的事物,如建筑物一類,所以說明的結構常采用以空間轉移為序的方式!盎蛘哂汕暗胶,或者自上而下,或者由外及里,或者從大到小,或者由主要到次要,或者按東西南北方位等等”,采用這種移步換形、空間轉移的結構方式,可以做到局部與整體的結合,給人以完整的感覺。②“程序式”有些說明文,要說明的是生產過程,就可以采用“程序式”結構,即“可以按照占有的時間和經過的程序把材料組織起來”反映事物的實際情況既準確又順理成章。③“主次式”。對一些特征多、功能多的事物,就可以采用先寫主要的后寫次要的“主次式”說明結構。如《中國石拱橋》就是按照從主要說到次要的順序寫的。④“總分式”。 “總分式”是先說明事物的總體概況,然后分別說明組成總體的各個部分。事物說明文,可以用平實的筆調寫,即用樸實無華的語言介紹事物,通常稱平實性說明文;也可以用文藝筆調寫,即用富有文藝色彩的語言和手法介紹事物,通常稱為文藝性說明文。
怎樣說明事理
闡述內容偏向于抽象事理的文章稱為事理說明文。例如竺可楨的《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李四光的《人類的出現(xiàn)》、華羅庚的《統(tǒng)籌方法》、秦牧的《蜜蜂的贊美》等等,都是事理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的說明對象往往比較抽象,所以說明的重點應放在說明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上。由于事理比較抽象,用單一的說明方式不容易說清楚,這就需要綜合運用敘述、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并適當?shù)剡\用設問、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為了把事物發(fā)生的因果關系、內在規(guī)律等道理說得清楚明白,要特別重視說明的順序。一般來說,說明的順序有三種:⑴,時間順序。時間順序是以時間的先后為序來說明某一事物的形成、發(fā)展和演變的過程。⑵空間順序?臻g順序是以一定的空間結構順序來說明某一事物形狀和構造的。⑶邏輯順序。邏輯順序是以事物內部的必然聯(lián)系來說明事物的。事理說明文要注意客觀、科學,作者的態(tài)度必須非常冷靜。“道理本該怎樣,作者把它說清楚了就算完事,其間摻不進個人的感情呀,繪聲繪色的描摹呀這一套!保ㄈ~圣陶《文章例話》)事理說明文除了有平實性說明文之外,也有文藝性說明文(如《蜜蜂的贊美》)。
考場議論文寫作的“七種武器”
3.開好頭
高爾基說過:“(開頭)好像音樂里定調一樣,全曲的音調都是它給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弊h論文的開頭要講究“短、快、靚”。短,即要簡捷,最好三兩句成段,引入本論。開頭短,可避免冗長之贅,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間上突出其內容的重要性?,即入題要快,最好三言兩語就點明文章的基本觀點或議論的話題。因為評分標準中有“中心明確”的細則。開篇確定中心,有利于閱卷者按等計分,也有利于作者展開論述,不致出現(xiàn)主旨不清、中途轉換論題等作文大忌。靚,即要精彩。這也是傳統(tǒng)文論中所說的“鳳頭”。精彩的開頭,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閱卷者,給閱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開頭要精彩,多用比喻、類比、排比等修辭引入論點,還可引述名言,講述寓言故事導入話題。
4.中間段寫好首句和末句
議論文的結構是否嚴謹,條理是否清楚,論證是否嚴密,論據(jù)是否典型,關鍵在中間段的寫作。而結構、條理、論證和論據(jù)等是議論文評分的重要細則,因此,寫作議論文要盡量符合這些標準。
常見的論述模式是:首句為小論點或承上啟下的過渡詞句;中間圍繞小論點,運用恰當?shù)氖聦、理論論?jù),或針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現(xiàn)象,分析說理;最后結合論述內容寫一兩句小結的話語。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寫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脈絡,顯示全文的論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體論證結構常用正反對比式。許多道理只要從正反兩面說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論述嚴密。在考場中熟練地運用這種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開寫作,減少失誤,節(jié)省時間。同時,它可使閱卷者能便捷地依據(jù)評分標準,在中檔以上分項計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個人評分因素出現(xiàn)。
6.結好尾
結尾是全文內容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文章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F(xiàn)代著名作家?guī)熗釉f:“寫文章不管長短,首先要考慮好結尾。有了結尾,如何開頭,中間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結尾當如豹尾,響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奮進。如魯迅的《論雷鋒塔的倒掉》,結尾只有兩個字:“活該!”短短兩字,可謂簡潔之至,力透紙背。
其實,文章的結尾有時比開頭還重要。由于閱卷者看完結尾后即開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壞還直接影響到閱卷者的評分心理。李漁曾說:“篇際之終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zhí)卷流連,若難遽別!苯Y尾如有此種效果,整篇文章將增色不少。議論文結尾的寫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論點;要體現(xiàn)全文結構的緊湊、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畫蛇添足;語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響,富有啟發(fā)性和鼓舞性。
7.語言形象暢達
語言項是作文評分的重要標準。議論文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生動形象。有些同學寫議論文,常擺出說大道理的架式,將哲學原理和辯證法的術語一股腦搬出來,以求說理的充分、透徹,但效果適得其反。
一個道理有一千種說法,要盡量選用形象生動的說法。要顯形象生動之效,除了采用比喻、類比、事例等論證方法外,形象暢達乃至華美的語言必不可少。如一篇評論加入WTO后中國文化將怎么樣的文章,其引語:“WTO之后,全球的文化隨著雄厚的資本入境,迎接或抵抗著民族主義的情緒,中國文化人需要學習的,是如何享受資本之中的快樂!边@段話雖簡明,但失之簡樸,如果稍加修飾,頓覺滿目光華:“WTO之后,全球的文化攜資本的凌厲之風而來,迎接或抵抗著不再具有史詩般英雄色彩的民族主義情緒,中國文化人需要學習的,是在資本之中快樂地舞蹈。”同是說理,修飾之后,用語雖繁,但神秀意滿,令人賞心悅目,毫無枯燥之感。
修飾議論文的語言,注意運用比喻、排比、對偶和反復等修辭,使文章形成華美流暢感;注意運用假設句、反問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強不可辯駁之勢。修飾語言之功,雖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積久成習,自然會有長進,寫出讓人如仰巍巍高山,如逐滔滔江河的說理雄文、美文。
文體模式示例
(一)、記敘文常用模式:
1、 敘事模式:
標題:命題或自擬題
開頭:1概述事情:寫自己的小事如成績、遲到等。用感情化口語。(典型用語:在我高中學生活的……)
2議論事情對我的啟發(fā)意義。 (典型用語:這件事,使我……)
中間:順敘過程
1事情起始:時、地、人等因素 (典型用語:那是……)
2事情發(fā)展:描寫細致;有細節(jié)。
3事情高潮:抒情;點出意義即主題句。
結尾:重申意義,照應開頭,發(fā)出感慨。
(范文) 挫 折
考試在即,校園里小樹林邊常有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在那里緊張而又穩(wěn)重地復習著課本知識。這男孩就是我。
可是三年前,我并非如此。我的改變全因為那一次挫折。
玩過了小學,我走進了初中。由于有幾分靈氣,我的成績倒也不錯。于是,我持著“聰明”的護照繼續(xù)逍遙。
一天,老師對我說:“過幾天要舉行數(shù)學競賽。你要好好干,準備得個名次!蔽乙宦,心想:“哼,我還用好好干嗎?憑我的聰明勁兒,特等獎非我莫屬!庇辛诉@點“自信”,在別人積極翻閱各種資料時,我卻活躍在籃球場上。
賽場上,我傻眼了。且不說試卷題難,有些數(shù)學符號我都從未見過。我勉強做了幾道題,雖在試卷上留了一大片空白,可我仍認為自己做的題百分之百正確。我想,自己不會做的,別人也不會比我強。下課鈴響了,我信心十足地交了卷子。
頒獎儀式開始了。我靜坐著,期盼著那“第一名”和緊接著我名字的呼叫聲?墒,上帝是公正的,不會輕易將成功賜予一個未付出艱辛的人。我垂下了頭,心灰意冷,怏怏地離開了會場,心中有著不可名狀的迷惑:我一直是幸運兒,這回怎么了。
正在我為失敗而漸漸消沉時,老師送給我簫伯納的一句話:“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躊躇滿志,一個是萬念俱毀!蔽一腥淮笪颍何乙呀浗洑v了一個悲劇,現(xiàn)在又進入另一個悲劇。
自那次挫折以后,我慢慢改變了自己,使悲劇少了一個主人公,奮斗史冊上多了一個既不自傲、也不悲觀的我。
2、記人模式一:
標題:命題或自命題
開頭:1概述我和他或她,重點寫他,如肖像;用感情化口語。(在我高中學習生活的……他……)
2議論兩人關系及他的精神特點即主題。如“他是一個勤奮的好同學”。 (我感到他……)
中間:順敘我和他的事
1事情起始:時、地、人等因素。 (那是……)
2事情發(fā)展:描寫細致,有細節(jié)。
3事情高潮:抒情,點出意義即主題句。
結尾:重申他的精神特點,照應開頭,深化感情關系,發(fā)出感慨。
(范文) 我要投他一票
夜深了。窗外,靜悄悄的,一點兒聲音也沒有。我躺在床上,想著
那天,該我值日,一口氣騎到學校,看看電子表,才六點半,來得太早了。幸虧拿鑰匙的他來得早,不然那二十分鐘就白提了。記不清什么時候,由于看錯了時間,做晚了值日,挨了老師的批評。從那以后,一輪到值日,我就來得格外早。
行了,掃完了,真快,才用了十分鐘。該灑水了,呀,這么一大橡皮桶水,我一個人無論如何也是提不動的。此時,桶里黑乎乎的臟水正平靜地看著我。我為難了,怎么辦?等個上學的女同學一起提吧?不行,那又晚了,老師又該說我了。那……那……請他和我一起抬?不,不,我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上個禮拜,他幫蘭蘭釘了個凳子腿,就招來了許多閑話。這回,有了前車之鑒,他是絕不會幫助我的。
已經幾分鐘過去了了。我遲疑地走向那灰色的大桶,好容易把桶弄到門口,又突然被不知何時倒下的拖把絆了一下。立刻,粉紅色的連衣裙上留下了重重的污水痕跡。唉,還沒出教室門,就……
突然,一塊干凈的藍格手帕伸了過來。我抬頭一看,啊,竟是他!只見他正看著我,眼里有幾分猶豫,但更上一層樓多的是自信。不知為什么,我伸出手接過了手帕。
“走吧!”他首先打破了沉默,走到桶邊,握住另一邊桶把,昂起頭,邁開大步,向教室外走去……
窗外,依然靜靜的,一點小小的蠔光閃現(xiàn)在我眼前一絲坦然從心底升起。他不就是那顆默默閃光的小星星嗎?對,明天,我要投他一票
3、記人模式二
標題:命題或自命題
開頭:1概述我和他或她,重點寫他,如肖像;用感情化口語。(在我高中生活的……他……)
2議論兩人關系及他的精神特點即主題。如“他勤奮、聰明、樸素”。(我認為他……)
中間:分敘他的事
1事一;用特點1作主句。 (他……)
2事二;用特點2作主句。有細節(jié)。(他……)
3事三;用特點3作主句。抒情。 (他……)
結尾:概述他的精神特點,照應開頭,深化感情關系,發(fā)出感慨。
(范文) 忘 不 了 她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像浮萍一樣隨波逝去,也有的像根一樣牢牢地扎在人們的心里。是的,每當我看到一片綠葉,就更加深深地懷念起我的啟
我的童年時期,是在一個使我夢縈魂繞的小山村里度過的。
后來,我進入了中學,
去年教師節(jié)的時候,我特意去看望
馬上就要初中畢業(yè)了。三年的初中生活是多么令人難忘啊!究竟老師和同學們給了我多少愛,這是無法計算的。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令我永遠忘不了的是
花蕾待放倍思園丁苦,萬紫千紅更愛育花人,愿所有的人和我一樣,永遠記住她吧――一個從事葉的事業(yè)的人。
(二)、散文常用模式:
1、寫景抒情式:
標題:命題或自命題
開頭 :1概述我和景物的關系,重點寫景;用感情化口語。(我……)
2議論景物即主題! (我感到……)
中間:描寫景物,分出層次,細致動人
1我遇到景物! (那是……)
2景物美好。描寫細致;有感情。
3聯(lián)想發(fā)揮,更大意義。抒情;點出意義即主題句!
結尾:重申景物意義,照應開頭,發(fā)出感慨。
(范文)
磊
山 風 姿
這是一座不大的山,海拔不足千米,方圓不過百里,故鄉(xiāng)的人們叫她“磊山”。?
磊山是我孩提時代的樂園。不管是姹紫嫣紅的陽春,還是綠蔭如蓋的仲夏,也無論是果實累累的金秋,還是白雪皚皚的隆冬,都留下了我和伙伴們童稚的笑語和美麗的夢想。?
最可愛的要數(shù)明媚春光中的磊山?澙@的春霧裹住了她那豐滿的健壯的身軀,從黃昏到凌晨,依偎著她,陪伴著她,直到晨曦初露,淡淡的,乳白色的薄霧才羞澀地,緩緩地,依依不舍地消失。?伴著鳥兒們婉轉清脆的歌聲,沿著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你可以一直走到磊山的盡頭。小溪曲曲折折,迂回在山彎中,能陪你游遍這雋秀婀娜的山峰溪谷。春泉涓涓地流淌,柔波輕輕地蕩漾,如同從你的心底流過。腳下,碧毯順著溪流鋪向羊腸逶迤的小路,兩旁高峻處的萋萋綠草中點綴著些淡黃色的蒲公英,不時地對你頷首。坡上是順著青藤開著的金銀花,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潔白如雪,像撒在綠海中的白絨,微風徐來,宛如碧海中的帆影。巖邊還有那一叢叢紅艷艷的杜鵑花,有咧開紅唇兒的,有抿著鮮潤的小嘴兒的,偶爾還交頭接耳地私語一陣?茨怯陀偷木G草,灼灼的紅花,你一定會覺得“山青花欲燃”了?矗@一片綠毯織著各色花紋,有淡藍色的竹葉花,有瑩白的刺玫瑰,有藕荷色的“泡沫”花……還有我叫不出名兒的,說不上顏色的野花,真是花團錦簇,宛然一首歡快明麗的交響曲。這時,你抬頭仰望,頭頂上卻是怪石嶙峋,有的如蝸牛爬行,有的如駿馬飛奔,有的如巨人聳立,有的如雄獅怒吼,有的如苗條少女,亭亭玉立,有的呢,互相依靠著,擁抱著,儀態(tài)萬方。在這巨巖之間,挺立著那蒼勁的青松和翠柏,如果說,那色彩繽紛的山花增添了磊山的嫵媚婀娜,那么這剛強不屈的松柏不就給她增添了雄健英武嗎?那一彎叮咚的春泉又使她不缺乏靈性。磊山,真是一塊豐富而和諧的詩歌的園地!?
是的,磊山是可愛的。不僅這春的磊山充滿著生命的顏色,那夏的磊山更是生機勃勃。遇到山洪暴發(fā),這山溪變得異常兇猛,洪水隨著溪澗迂回激蕩,推搡著滾涌向前,瀑流從巨巖上沖下,濺起飛花碎玉般的水珠,這時的磊山顯得更加壯美靈秀了。暴雨過后,峰谷中山巒激蕩,有的裊裊娜娜,像被丫環(huán)簇擁著的古代仕女,有的追逐嬉戲,像調皮的頑童。要是你站在五里之外望去,只見白云纏繞山腰,抱住山腳,空中露出一段湛藍的峰尖,充滿了詩情畫意。?
如果遇上秋色遍地之時進入磊山,就立刻會使你想起“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絕句?刹皇菃?那一片被金風染得通紅的楓葉,不是一幅蘊含無限詩意的絕美的秋色圖嗎?那臉蛋被秋姑娘撫摸得紫瑩瑩的山葡萄,又猶如是音樂家給磊山譜寫的一串串音符吧!再看那一串串紅寶珠似的山楂果,難道不算是一首深情的詠秋詩!朋友,你也來采擷幾顆吧!那時,我和伙伴們常常背著背簍來采摘山珍,樹叢中,山坡上,撒滿了甜甜的笑語。?
倘若說春、夏、秋的磊山,給人以無窮的創(chuàng)作之源,那么冬的磊山又幫你完整地構筑了心中的樂章;如果說春的磊山使你的樂章柔美細膩,那么冬的磊山又給你的音調增添了壯麗瑰奇。那掛在樹枝上的根根冰條,像水晶凝成;那銀光閃閃的山峰,粉妝素扮;那傲然挺立
的雪松,砌玉堆銀。艷陽一照,立刻把你帶進了“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的意境。你再瞧,那些淘氣的山村少年,在雪地里奔跑嬉戲,好一幅“村童戲雪圖”啊!?
朋友,你喜愛磊山嗎?我愛她,因為她不僅是故鄉(xiāng)的驕傲和象征,她不僅哺育了家鄉(xiāng)勤勞的人民,她不僅僅留下了我童年歡樂美好的回憶,而且她激起了我對祖國壯麗河山深深的愛,她給了我無限的青春活力和蓬勃奮發(fā)的精神!?
(本文結構) 總寫:寫磊山之景
分寫:磊山之春
磊山之夏
磊山之秋
磊山之冬??
總寫:抒磊山之情
2、議論抒情式
標題:論題式
開頭 提出論題,論點,如作用
中間:正面論證
分出層次
以論題為線索,串連各層次
結尾:強調
(范文)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研究表明,進入大腦的信息儲存在一種化學物質里,轉移這種物質,記憶也隨之轉移。有科學家相信將來人的記憶是能移植的。這些,引發(fā)了我一系列的遐思邇想……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會先“盜取”歷史學家的記憶,讓它領著我去看看孔子的為人師表的言傳身教,去聽聽潯陽江頭那悲涼和琵琶聲,去體會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會帶著戰(zhàn)地記的記憶,去到那飽受炮火的戰(zhàn)場,安慰為正義而戰(zhàn)的士兵,幫助愛好和平的人民,抗議侵略者的暴行,與保家衛(wèi)國的人產并肩作戰(zhàn)。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會換上索馬里孩子的記憶,和他一同去體驗貧窮與饑餓的滋味,一同走上幾里路去抓晰蜴填肚子,一同張開嘴去接受上天恩賜的滴滴雨露,一同……那些生活一定會讓我更加珍惜擁有的一切,更加熱愛生活。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會讓探險家的記憶鉆進腦子,拉著我到遙遠的美洲峽谷去領略“絕洞”的壯觀,到炎熱的熱帶雨林去享受森林浴,到荒涼的撒哈拉大沙漠去感受“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悲壯……認識大自然,會讓我更愛護我們的家――美麗的地球。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會請宇航員借他的記憶給我,讓我坐著宇宙飛船去翱游太空,穿著宇航服球上漫步,回望藍色的家園,觀察繞著地球的衛(wèi)星……浩翰的宇宙能滿足我的求知欲,讓我在蒼茫的星際不斷探索。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讓所有的孩子都擁有這種種的記憶,讓我們更熱愛家園,熱愛地球,熱愛和平,熱愛生活!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會有更多的夢,更多的幻想。而我相信,只要有信心和毅力,這此夢,這些幻想,都會成真!
點評:此文是議論散文。特點是抒情性議論為主,以線穿珠――線是感情化的議論即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珠是各部分的聯(lián)想。立意較高,胸懷寬廣――熱愛和平生活。語言表達較好:引用詩詞典故,排比等。
(本文結構)標題:命題式
開頭:總述。
中間:并列反復五次
1盜取――歷史;
2帶著――戰(zhàn)場;
3換上――索馬里;
4拉著――自然;
5翱游――宇宙;
五次反復移植但有變化!
結尾:總結,照應強化題旨。
(三)、議論文常用模式:
1、橫式結構:
(1)、模式一:
標題:命題或自擬
引論:提出論點
本論:證明論點
論據(jù)一+分析論證
論據(jù)二+分析論證 (三層并列)
論據(jù)三+分析論證
結論:照應全文
(2)、模式二:
標題:命題或自擬
引論:提出論點
分論點
本論:證明論點
論證分論點一:論據(jù)+分析論證
論證分論點二:論據(jù)+分析論證
(三層并列)
論證分論點三:論據(jù)+分析論證
結論:回應全文
(范文)
“?” 的 聯(lián) 想
“?”像那科學天空的北斗七星,“?”像一把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更像是人生道路上的方向盤!?”引導著千千萬萬的人為追求真理而奮斗不息,為獲得答案而冥思苦想。
“?”能引發(fā)人們對自然現(xiàn)象的思考,從而推動科學的進步。身為天主教神職人員的哥白尼對地心說大膽地提出了懷疑,終于成為日心地動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沉重地動搖了封建神學的統(tǒng)治地位。牛頓由蘋果落地而提出疑問,終于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更是傳為科學史上一段佳話。愛因斯坦在介紹他成功的經驗時說:“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闭沁@樣大膽質疑,對任何事情都要問為什么的精神才使科學有了今天這樣的長足發(fā)展。?
“?”能啟發(fā)人們對社會、對世界的思考!短K菲的世界》這本書里,一個小女孩面對“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的問題開始了對生命對世界的哲理思考。托馬斯?莫爾面對羊吃人的社會現(xiàn)象,思量著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形態(tài),從而為我們描繪了《烏托邦》。馬克思更是無數(shù)次地問自己:“資本主義制度怎樣才能滅亡?”通過對大量工人運動經驗的總結,他終于使“一個幽靈在歐洲上空盤旋”。正是一個又一個問號盤旋在哲學家的心中,使人類智慧的花園里百花競放,爭奇斗妍。?
“?”引發(fā)著人們對人生的無盡思索。從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天問》,到稱霸中原成為一代豪雄的曹操的名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從東坡居士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到毛澤東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從車爾尼雪夫斯基的長篇小說《怎么辦》,到張海迪的《生命的追問》,古今中外的人們通過小小的“?”表達了無限的意念、無窮的思緒。?
“?”的確是一個神奇的符號,無比智慧的人類發(fā)明了它,它又促進了人類智慧的增長。對于“?”的無窮魅力,您是不是也該多問幾個問號呢??
(本文結構) 標題:“?”的聯(lián)想
引論:比喻兼排比引論?
本論:分論點一:“?”能引發(fā)人們對自然現(xiàn)象的思考,從而推動科學的進步。?
分論點二:“?”能啟發(fā)人們對社會、對世界的思考。?
(三層并列)
分論點三:“?”引發(fā)著人們對人生的無盡思索。?
結論:“?”的確是一個神奇的符號。
(范文)
選 擇 誠 信
人生,漫漫長路遠,紛繁誘惑多。人,作為微小而孤獨的個體,在人生的選擇題前,無可避免地徘徊起來。在一個又一個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險象中,人,究竟能選擇什么,該選擇什么?
選擇誠信。因為它比美貌來得可靠。沒有美貌的人生或許是沒有足夠亮點的人生;但若沒有誠信的人生則足以是沒有一絲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別人對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誠為本,以信為天!睕]有誠信,生存世間的你可要作一粒懸浮其中的塵粒??
選擇誠信。因為它比機敏來得憨實。誠信好比一個鄉(xiāng)間小伙,他每日只知弓著黝黑寬闊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機敏則更像一個電腦黑客,他總是那樣才思敏捷頭腦靈活,卻總是不露真相叫人緊張。在人生的劇本里,一位老實踏實的演員總要比一個奸詐精怪的角兒更受觀眾青睞。?
選擇誠信。因為它比金錢更具內蘊。舉著“金錢萬能”旗號東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滿身的銅臭最終帶來的也不過是金錢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誠信,能給人生打底潤色,讓人生高大起來,豐滿起來,它給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澤與豐富含蘊,讓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潤注目,善始善終。
選擇誠信。因為它比榮譽更具時效性。沒有一蹴而就的業(yè)績,沒有一成不變的江山。沒有人可以頂著榮譽的光環(huán)過一輩子。榮譽是短暫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麗的風景,它再美麗,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誠信是培植人生靚麗風景的種子,你一直耕耘,就會一直美麗,你將誠信的種子撒滿大地,你的人生將會美麗到天長地久。?
選擇誠信,是正確之選。在你一一權衡之后,在你層層過濾之后,你會猛然發(fā)現(xiàn),在人生面紗下最迷人的,原來是那最沒有矯飾、最樸實不花哨的誠信!你會發(fā)現(xiàn),沒有了誠信,生活原來是那樣的索然無味!
在人生與風浪的洗禮中,有了誠信,你就用最陽光的心情高唱吧。若為人生故,誠信不可拋!
2、縱式結構:
標題:命題或自擬
引論:提出論點或論據(jù)
本論:論證分論點一:分論點+分析論證+小結
論證分論點二:分論點+分析論證+小結
(三層層進)
論證分論點三:分論點+分析論證+小結
結論:照應全文
(范文)
敢 為 天 下 先?
寫下這個題目,便覺得有些唐突古人的味道,先圣老子以“不敢為天下先”為三寶之一,去掉一個“不”字,豈不成了對臺戲??
筆者實在沒有褒貶古人的閑情,因為古人自有他們的處境。我這里說的只是正在建設新生活的人們,應該以何為“寶”的問題。?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除舊布新的歷史時期。許多新的情況需要我們去研究,新的路子需要我們去探索,新的局面需要我們去開創(chuàng),新的經驗需要我們去總結。這一連串的新不跟“先”聯(lián)系在一起,新的形勢時刻都在召喚著立志改革的人們先想、先說、先干、先攀上高峰,在我們英雄的國度,這樣的人物已經和正在不斷地涌現(xiàn),他們執(zhí)著地堅持革新、創(chuàng)造、前進,在自己生活的詞典里莊嚴地寫上:“敢為天下先!”?
“先”的一端孕育著成功與勝利,另一端則又潛伏著失敗與挫折。“先”與“險”往往是毗鄰的,且不說歷史上多少天才的創(chuàng)見、勇敢的改革,曾被視為異端邪說,因而厄運連綿;即使是今天,改革者的道路,也絕非平坦大道。?
首先,是要擔風險的,老子的那個“寶”至今仍為一些人所賞識,恐怕多半是被這個“險”
嚇出來的。別人沒有說過的話,不說;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不走;“險峰任人占,我自保平安”――這就是他們的生活邏輯,以致在他們主管的地方和單位,有如一潭死水,很難見一些波瀾和生氣。?
然而,歷史總喜歡捉弄人,一味求平安反而不見得平安,因為歷史的潮流總是在沖擊著那些安于現(xiàn)狀者的地盤,或者把他們卷向波峰,或者把他們拋進波谷,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而險呢,則恰恰是通往平安的大道。改革家王安石的名言:“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哲人睿語,頗堪深思。?
那些敢為天下先的改革者形象實在是可歌可泣的,這不僅是在他們昂首奮進的時候,也是在他們遇阻絆倒的時候,因為即便是絆倒,那身軀也是向前的。?
(本文結構)引論:借老子的話反襯引論?
本論:論證分論點一:因為“新”,所以要“先”
論證分論點二:因為“先”,必然有“險”
論證分論點三:因為“先”,而有“安”?
結論:那些敢為天下先的改革者形象實在是可歌可泣的
3、對照式結構:
標題:命題或制擬
引論:提出論點
本論:證明論點
正面論證:論點+論據(jù)+小結? (三層對照)
反面論證:論點+論據(jù)+小結?
結論:簡評照應
?
(范文)
學 然 后 知 不 足
河水來到浩瀚的大海,就會望洋興嘆,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井底之蛙跳出井底,看到無垠的天宇,就會自慚孤陋寡聞;我們通過學習,就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加謙虛、更加努力地去學習。?
學習能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使我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更加謙虛地去學習。不斷的學習過程就是對知識領域不斷開拓的過程,每開拓出一片知識的荒地,就可以種下一片智慧的種子,以努力作陽光,把汗水作基肥,智慧的種子就會生出智慧之芽,開出智慧之花,結出智慧之果。隨著知識的逐漸積累、增多,就會發(fā)生從量到質的變化,從狹小的知識境界到更廣闊的知識境界的升華。人們常說,“登高”便可以“遠望”,遠望才能夠開闊視野。在知識的海洋里,知識境界愈高,視野就愈開闊;視野愈開闊,就愈覺得自己掌握的知識不過“大海之一滴”而已,于是便愈知己之不足;愈知己之不足,便愈是謙遜虛心,學習起來便愈是勤苦,所以他達到的知識境界就愈高。?
不學習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總是自高自大,不可一世。其實,這種人的知識太淺薄不過了,任何博學多才的人都不會自滿自足。學習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此,這種人即便有滿腹的才學,也會像高空中洋洋自得、自做美夢的云雀一樣,從虛幻的云霧中墜落下來,摔在現(xiàn)實的巖石上。不是嗎?夜郎自大的清王朝,以“天朝”自居,不愿意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閉關自守,結果使中國變成一個匍匐在洋人鐵蹄之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
不學無術,自高自大,同樣是我們做學問的勁敵。由此看來,我們只有通過學習,在學習中不斷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自謙自勵,才能在探求知識的道路上永不知足,永遠進取。?
( 本文結構) 標題:學然后知不足
引論:類比引論法 類比體 河水望洋興嘆?井蛙自慚孤陋?
本論:正面論證 正面提出論點――學習能使我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
正面說理 比喻論證――以拓荒比學習?
層進論證――八個“愈”字
?
正面舉例(無)?
反面論證 反面提出論點――不學習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而自高自大
?
反面說理――比喻論證――云雀之喻?
反面舉例――清王朝閉關自守?
結論:我們只有在學習中不斷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自謙自勵,永遠進取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