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學年度濱州市濱城區(qū)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學業(yè)水平測試

歷史試卷

一、單項選擇(每題2分,共4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所選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題卡)

1.下列表述,符合下圖名畫作者的是(    )。

試題詳情

A.他是文藝復興的先驅(qū)

B.他的作品代表了當時文學的最高成就

C.他是歷史上罕見的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

D.他提出“知識就是力量”

試題詳情

2.今天,有的國家實行君主立憲制,這一政體的最早出現(xiàn)與哪部歷史文獻有關?(    )。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漢謨拉比法典》

試題詳情

3.“當革命的風暴橫掃整個法國的時候,英國正在進行一場比較平靜、但是并不因此就顯得缺乏力量的變革!边@句話中的“變革”是指(    )。

A.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                B.光榮革命  

C.英國組織的“反法同盟”              D.工業(yè)革命

試題詳情

4.解放“手”的最早發(fā)明是(    )。

A.珍妮機                      B.蒸汽機         C.內(nèi)燃機             D.飛梭

試題詳情

5.學習世界近代史時,某同學發(fā)現(xiàn)1804―1814年間歐洲國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     B.法國大革命     C.美國獨立戰(zhàn)爭   D.拿破侖戰(zhàn)爭

試題詳情

6.“在歐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這是對哪種罪惡的揭露(    )。

A.封建制度        B.奴隸制度        C.資本主義        D.殖民擴張

試題詳情

7.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

A.歐洲三大工人運動        B.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的成立

C.《共產(chǎn)黨宣言》的發(fā)表     D.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會晤

試題詳情

8.假如你生活在19世紀初期的英國,你無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

A.穿印度的棉衣              B.打電話聊天

C.吃美洲產(chǎn)的玉米            D.喝中國產(chǎn)的茶葉

試題詳情

9.“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xiàn)!”這些歌詞引自(    )。

A.《國際歌》       B.《宅地法》       C.《復活》        D.《英雄交響曲》

試題詳情

10.19世紀中期,美國南北矛盾無法調(diào)和,主要是圍繞下列哪一問題?(    )。

A.工業(yè)品進出口問題            B.是否開放國內(nèi)市場問題

C.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D.是否提高關稅問題

試題詳情

11.被譽為“時代風云中的兩顆巨星”的人物是(   )。

試題詳情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試題詳情

12.“農(nóng)民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jīng)被剝奪得一干二凈!边@句話反映了(    )。

A.英國圈地運動中出現(xiàn)了“羊吃人”的悲劇  B.俄國廢除農(nóng)奴制后農(nóng)民一貧如洗

C.日本明治維新后農(nóng)民紛紛破產(chǎn)            D.美國內(nèi)戰(zhàn)后解放的黑奴的處境

試題詳情

13.歷史上第一個圓了人類飛上藍天的夢想而被稱為“航天飛行器的先驅(qū)”的是(  )。

A.奧托     B.萊特兄弟    C.富蘭克林   D.蒙特哥菲爾兄弟

試題詳情

14.現(xiàn)代工業(yè)崛起的標志是(    )。

A.電力的廣泛使用          B.蒸汽成為工業(yè)生產(chǎn)和社會生活的主要能源

C.棉花時代的到來          D.“電氣時代”和“鋼鐵時代”的到來

試題詳情

15.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給英國社會生活帶來了重大變化,下列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汽車在馬路上奔馳                   B.人們可以坐火車外出

C.電燈照亮了千家萬戶                 D.手機成為重要的通訊工具

試題詳情

16.歷史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辦一期黑板報,宣傳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下列適合的標題是(    )。

       A.開辟新時代的“宣言”          B.引領時代的思考

     C.叩響現(xiàn)代文明的大門            D.改變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試題詳情

17.意大利作為德奧戰(zhàn)前的盟友,在一戰(zhàn)爆發(fā)后沒有參加德奧集團,反而參加了協(xié)約國對原來的“盟友”作戰(zhàn),這最能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    )。

A.原因        B.性質(zhì)         C.特征        D.結果

試題詳情

18.下圖武器最可能首先出現(xiàn)在哪一次戰(zhàn)爭?(     )。

試題詳情

A.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         B.美國獨立戰(zhàn)爭                       

C.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D.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試題詳情

19.“生物是神創(chuàng)造的,是一成不變的”。這種18世紀中期以前的傳統(tǒng)看法,被下面哪一位著名科學家創(chuàng)立的偉大理論打破?(    )。

A.牛頓      B.達爾文     C.托爾斯泰      D.愛因斯坦

試題詳情

20.下列說法,符合下圖人物的是(    )。

試題詳情

A.他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開拓者

B.他主張以人權反對神權

C.他最重要的思想是“三權分立”學說

D.他提出了社會契約論

試題詳情

二、辨析說理(本大題有4小題,共18分。其中,第21、24小題各6分,第22、23小題各3分。請寫出試題中錯誤的史實或觀點,并簡要說明理由)

21.英語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最直接的原因是英國最早進行工業(yè)革命。(3分)

錯誤

理由

試題詳情

22.1773年,美國青年約翰看到英國對家鄉(xiāng)殘酷的殖民統(tǒng)治,激起了他反抗英國統(tǒng)治的決心。幾年后他參加了戰(zhàn)爭,并跟隨后來的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林肯南征北戰(zhàn),取得了赫赫戰(zhàn)功。(6分)

(1)錯誤

理由

(2)錯誤

理由

試題詳情

23.17世紀80年代末,一位法國人坐飛機到英國旅游。在英國期間,他觀賞了但丁的悲劇《哈姆雷特》,并對最近發(fā)生的光榮革命贊嘆不已。(6分)

(1)錯誤

理由:

(2)錯誤

理由

試題詳情

24.14―17世紀的啟蒙運動是資產(chǎn)階級叩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3分)

錯誤

理由

試題詳情

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四、問題探究(本大題共2小題,第27小題12分,第28小題10分,共22分)

27.回答下列有關新航路開辟的問題。

   15―17世紀,歐洲許多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

(1)下列哪一項是當時探險者的夢想?(    )。(2分)

A.尋找刺激      B.挑戰(zhàn)世界     C.追逐金錢     D.擴張領土

(2)美洲長期以來與世隔絕。把它與世界開始聯(lián)系起來的轉折性歷史事件是(    )。(2分)

A.迪亞士遠航    B.哥倫布遠航   C.達伽馬遠航   D.麥哲倫船隊的遠航

(3)寫出因哥倫布的發(fā)現(xiàn)而命名的土著居民的名稱。(2分)

(4)有人把新航路的開辟稱為“世界的發(fā)現(xiàn)”。你認同此觀點嗎?請說明理由。(6分)

試題詳情

28.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參加指揮一次軍事演習。演習在奧匈帝國控制的波斯尼亞舉行,并以鄰近的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年僅17歲的普林西普立刻沖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婦開槍射擊。結果斐迪南夫婦斃命,普林西普被捕。

      ――摘自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04頁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2分)

(2)這一歷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響是什么?(2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共有33個國家,15億人口卷入了戰(zhàn)爭,大戰(zhàn)涉及歐、亞、非三洲,雙方陣亡840萬人,傷2100萬人,戰(zhàn)爭中共支出戰(zhàn)費2084億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學習本課以后,你得到了哪些啟示?(6分)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