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學年度德州市樂陵第一學期期中檢測

九年級政治試題

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每小題1分,共10分。)

1、公平、正義是人們永恒的追求。為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近年來黨和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能體現(xiàn)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正義的措施有:

  ①2007年3月16日,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物權法》;

  ②從2007年1月1日起,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將全部免收學雜費;

  ③2007年5月9日國務院第176次常務會議討論并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

  ④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各級政府要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yè)發(fā)展的重點轉向農村,逐步建立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yè)相銜接的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試題詳情

2、讀大學的時候,小張就是某環(huán)保組織的志愿者,雖然畢業(yè)已經幾年了,工作換了好幾份,但這份“兼職工作”始終沒有換過。他堅持的理由很簡單――“沒有人不喜歡蔚藍的天,碧綠的水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雖然工作很忙,志愿者的工作也不輕松,要組織各種論壇、做會務、當翻譯,別說雙休日,就連節(jié)假日也沒休息過,可是小張并不覺得做志愿者有多苦,而認為只不過是多付出一些時間而已。對所從事的環(huán)保志愿者工作,小張不覺得苦的原因是:

  A、他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B、保護環(huán)境是他的本職工作

  C、他在志愿者行動中付出的少,得到的多

  D、參加這項工作雖然對他沒有任何益處,但對社會有好處

試題詳情

3、公務員錄用考試制度、實施下崗工人再就業(yè)工程、希望工程、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等,這是近年來我國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這些措施的實施:

  ①消除了社會上的一切矛盾,從根本上滿足了人們的和諧發(fā)展;

  ②能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③能協(xié)調社會各個方面的利益關系,有利于社會的長治久安;

  ④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合作取得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試題詳情

4、2005是新疆維吾兒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5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援和幫助下,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艱苦創(chuàng)業(yè),使新疆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一材料表明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

  A、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B、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C、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D、當前我們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試題詳情

6、從塞外北國到美麗的南疆,從東海之濱到天山腳下,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億萬中國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行使國家權利,參與國家管理。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

  ①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利機關;

  ③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有利保障;

  ④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試題詳情

7、2007年2月12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德銘指出:要作好六方面的工作,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fā)展。下列對非公有制經濟理解正確的有:

  ①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fā)展,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水平決定的;

  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從小到大,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fā)展,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

  ④非公有制經濟能擴大就業(yè)、增加財政收入。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試題詳情

8、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這些輝煌成就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的。實踐證明:

  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

  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③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

   ④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⑤對外開放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直接動力。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

試題詳情

9、我國從2000年起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以來,每年召開獎勵大會,獎勵為我國科技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工作者。這表明

  ①我國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

  ②黨和國家重視人才,鼓勵創(chuàng)新;

  ③人才是指受到國家獎勵的人;

  ④發(fā)展科學技術是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中心任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試題詳情

10、下列觀點中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相符合的有:

  ①“圍湖造田,毀林開荒”;      ②“經濟要上,人口要降”;

  ③“我國地大物博,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④“但留方寸土,傳與子孫耕”;

  ⑤先污染,后治理;       ⑥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②③⑥

二、請你回答。

試題詳情

11、辨析言行。

    張俊的爸爸是個個體老板,收入很高。一天,他對張俊說:“不是說多勞多得嗎?為什么收入越多扣的稅越多?我自己辛辛苦苦掙的錢要交給國家,憑什么啊?”

    小江新買的自行車被偷了,他心理很不平衡,看到路邊有輛新自行車,于是撬鎖把車偷走,被人發(fā)現(xiàn)后扭送到派出所。小江想不通:“為什么別人偷我的自行車你們不抓,就抓我一個?”

他們受到的對待是正義的嗎?為什么?(4分)

試題詳情

12、謝延信是河南省焦作市焦煤集團一名普通的采煤工人。早在1974年,剛剛結婚一年的妻子患上了重病,謝延信向妻子承諾要好好照顧妻子一家人。就是這句承諾,讓他侍候長期臥床的岳父、年邁的岳母,還要照顧有智力障礙的內弟。生活的重擔使他患上了高血壓病,但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卻從沒有后悔過。中央電視臺、央視國際網絡、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先后報道了他的感人事跡。近日全國各地紛紛展開了學習謝延信的系列活動。

(1)謝延信向妻子的承諾,讓他在妻子去世后一直信守了32年,說明了什么?(2分)

(2)你從中獲得了哪些啟示?(4分)

試題詳情

13、材料一:2007年6月24日,李建國在山東省第九次代表大會上指出:今后我們要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調節(jié)過高收入,堅決取締非法收入。

材料二:我國居民基尼系數(shù)的變化(單位:%)

1978年

1978年

2007年上半年

城市

農村

城鄉(xiāng)居民綜合

試題詳情

0.16―0.l8

試題詳情

0.21―0.24

試題詳情

0.45

試題詳情

注:基尼系數(shù)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個重要指標。按照國際標準,基尼系數(shù)低于0.3屬于均等分配的區(qū)間,0.3―0.44屬于合理區(qū)間,0.4一0.5表明收入差距過大,超過0.5說明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

材料三:2006年東、中、西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單位-:元)

城鎮(zhèn)居民

農村居民

東部

中部

西部

東部

中部

西部

10366

7235

4160

4160

2407

1921

(1)材料一中作出的這一重大決定的最終目的是什么?(2分)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如何加大收入分配調節(jié)力度,解決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4分)

試題詳情

(2)材料二、材料三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4分)

14、2006年5月15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技術科學部以及山東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科協(xié)等部門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科學部辦公室、泰安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科協(xié)承辦的“2006年山東科技活動周暨中科院院士泰安科技咨詢活動”在泰安廣場隆重開幕。今年是全省舉辦科技活動周的第六年,本次科技活動周的主題是“攜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

(1)請你為該系列活動設計幾個活動內容。(2分)

(2)請你為這次科技活動設計兩條宣傳標語。(2分)

(3)通過這些活動你的體會是什么?(4分)

(4)為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青少年怎樣才能把自己培養(yǎng)成創(chuàng)新型人才?(4分)

試題詳情

15、問題探究。

(1)出問題:根據(jù)下列事實,結合所學知識,提出問題  (2分)

    我市某鎮(zhèn)近年來大力發(fā)展廢舊塑料加工業(yè),經濟迅速增長,財政收入不斷提高,但同時水資源和環(huán)境也遭到嚴重的污染。出現(xiàn)了農民買水喝,企業(yè)老板和鄉(xiāng)鎮(zhèn)干部外遷城里居住的現(xiàn)象,農業(yè)發(fā)展受到嚴重的影響。對此,當?shù)剞r民十分不滿。

問題:

(2)分析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對你所提出的個問題進行分析。(3分)

   ①問題產生的原因:

②問題帶來的影響(產生后果或意義):

(3)解決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對你所提出的問題的解決辦法。(3分)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