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學年度濱州市濱城區(qū)第一學期八年級教學質(zhì)量檢測

思想品德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關(guān)于青春發(fā)育期,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是人在生理、心理上發(fā)展最為顯著的時期

    ②心理學家稱之為心理上的“斷乳期”

    ③是心理發(fā)展半成熟、半幼稚的時期

    ④是與父母最易溝通的時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試題詳情

2.在戰(zhàn)火硝煙中,是愛國主義精神鼓舞著人們?yōu)榱俗鎳臉s譽而浴血奮戰(zhàn);在自然火災面前,是愛國主義精神號召人們?nèi)f眾一心,、眾志成城。對于我們今天正在學習的青少年學生來說,愛國就是要

    ①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xiàn)實,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時刻準備,赴湯蹈火為祖國犧牲生命

    ③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④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chuàng)造祖國更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試題詳情

3.2008年,是海峽兩岸交流頻繁的一年:大陸贈臺一對大熊貓成行;實現(xiàn)了“大三通”……這些事件都反映了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心愿。這個共同心愿就是

    C.結(jié)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                                           D.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guān)系

試題詳情

    A.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jié)、中華騰飛        B.建立兩岸利益共同體

4.小強是個性格開朗、喜歡交往的同學,在學校結(jié)交了許多朋友,在社會上也結(jié)識了不少社會青年,父母擔心他結(jié)交“壞朋友”,經(jīng)常詢問他的交友情況,小強很苦惱。下列說法,你同意

    A.小強積極交往的態(tài)度是對的,交往有助于完善自我

    B.父母的擔心沒有必要,小強已經(jīng)長大了

    C.社會人際關(guān)系復雜,小強不應該交友

    D.外圈交往人際關(guān)系復雜,小強只要和同學處好關(guān)系就行了

試題詳情

5.與他人交往,有利于我們

      ①更好地認識自我

    ②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

    ③更好地發(fā)展自我

    ④更好地適應社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6.關(guān)于交往,有這樣一條成功秘訣:“微笑打先鋒,傾聽第一招。贊美價連城,人品做后盾!睂Υ苏J識不正確的是

A.人品是最不重要的

B.一個好的傾聽者往往能與人很好地溝通

    C.交往中要投入感情,學會微笑

    D.適當?shù)馁澝缹θ穗H交往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試題詳情

7.小巧與小玲、小瓏分在同一個學習小組,因為她們談得來,彼此真誠,學習上互相幫助,生活上互相關(guān)心,還通過互相介紹都認識了各自的好朋友。現(xiàn)在他們學習成績都有所提高,生活上特別的愉快。小巧的媽媽高興地說,現(xiàn)在連小巧不愛洗腳、生活拖拉的毛病都改掉了。這說明

    A.她們的交往范圍擴大了                             B.她們享受了交往的快樂

    C.她們在交往中完善了自我                          D.交往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是必要的

試題詳情

8.在由交往的內(nèi)圈向外圈發(fā)展的過程中,下列同學的做法不正確的是

    A.小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公益活動和社會活動

    B.小海在網(wǎng)上結(jié)識了一批喜歡數(shù)學的同學,與他們定期交流學習經(jīng)驗

    C.喜歡乒乓球的小河參加了縣乒乓球協(xié)會

    D.小湖經(jīng)朋友介紹了一幫講“義氣”的朋友,他們承諾如果有人欺負小湖時可以找他們幫其出氣。

試題詳情

9.任何一種競爭,都應該是公平競爭,對每個競爭者來說,應本著公平的法則參與競爭,因此在競爭中我們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是

    A.道德、法律            B.風俗                      C.是否有利               D.習慣

試題詳情

10.下列對誠實守信認識正確的是

    ①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事的一種美德,是為人之本

    ②誠信是與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證,能贏得別人的信任

    ③在誠信做人方面,偶爾不守信關(guān)系不大,小節(jié)無害

    ④誠實守信要求我們信用承諾,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11.以下屬于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quán)益的做法有

①張某將偷盜自己耕牛的李某打傷

②孫某將不贍養(yǎng)自己的兒子告上法庭

    ③劉某為本村的工頭吳某打工,年底吳某不給土資,劉某找村委會協(xié)助催要自己的工資

    ④韓某將借自己1萬元錢不還的周某軟禁起來,讓其家屬送錢來才放人

    A.①②⑧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試題詳情

12.下列關(guān)于平等待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法律地位平等

B.不因金錢、權(quán)勢、地位差異而鄙視他人

    C.不但要人格上平等,還要經(jīng)濟上的平等

    D.平等并不意味著我們在體質(zhì)和智力的一致

試題詳情

13.下列關(guān)于法律的說法,錯誤的是

    A.法律是國家制定,并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B.法律規(guī)范就是道德規(guī)范

    C.法律對全體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D.法律通過規(guī)定公民的權(quán)利和義務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

試題詳情

14.“我們珍惜、愛護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同樣也要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币韵伦龇ㄕ_的是

    A.看某人不順眼,找來哥們兒揍他一頓

    B.背著家人約朋友到山洞里探險

    C.下課時候盡情打鬧,毫無顧及

    D.陪同桌去醫(yī)院檢查身體

試題詳情

15.近年來,我國司法機關(guān)查處的違法犯罪案件中,被繩之以法的既有普通老百姓,也有領(lǐng)導干部和社會名人等。這表明

    A.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我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行為規(guī)范

    C.我國法律是專門用來懲處違法犯罪的

    D.我國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不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試題詳情

16.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quán)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quán)利!边@就要求公民

    ①不得以非法手段謀取權(quán)利                        ②不得超越法律許可的范圍

    ③行使自己的自由權(quán)利可以采用任何方式    ④要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quán)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17.某校一同學在班內(nèi)丟了50元錢,班長認為是本班同學所為,在查無結(jié)果的情況下,便讓同學們投票“選小偷”。對這一做法,你認為

      A.保護了同學的合法的私有財產(chǎn)權(quán)

    B.是積極與違法犯罪作斗爭的有效手段

    C.侵犯了同學的人格尊嚴

    D.能夠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試題詳情

18.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quán)利包括

    ①人身、財產(chǎn)安全權(quán),知悉真實情況權(quán)

    ②自主選擇權(quán),公平交易權(quán),依法求償權(quán)

    ③依法結(jié)社權(quán),獲得知識權(quán),監(jiān)督批評權(quán)

    ④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受到尊重的權(quán)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重慶火鍋添石蠟,龍口粉絲摻假,金華火腿加敵敵畏……食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過程中存在的這些違規(guī)違法行為,導致部分地方特色產(chǎn)品成了“問題產(chǎn)品”。據(jù)此回答l9~20題。

試題詳情

19.生產(chǎn)這些“問題產(chǎn)品”的廠家侵犯了消費者的

    A人格尊嚴應受到尊重的權(quán)利                      B.依法求償權(quán)

    C.知悉真實情況權(quán)                                     D.人身、財產(chǎn)安全權(quán)

試題詳情

20.“問題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及其后果警示人們,生產(chǎn)者和經(jīng)營者必須

①提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

②要做的更加隱蔽和小心

    ③增強守法意識,依法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④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試題詳情

21.2008年8月8日 一24日在奧林匹克運動史上留下輝煌一頁的體育盛會,第_____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體育代表團取得了51枚金牌、l00枚獎牌的優(yōu)秀成績,位列奧運會金牌第______位。

    A.26    一            B.27    二               C.28    二            D.29    ―

試題詳情

22.2008年9月28日,神舟____號返回艙安全著陸,三位航天員順利出艙,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____個獨立掌握太空出艙關(guān)鍵技術(shù)的國家。

A.五    一            B.六    二               C.七    三            D.四    四

試題詳情

23.2008年l0月9日至l2日,中國共產(chǎn)黨十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guān)于推進_____改革發(fā)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A.教育                   B.農(nóng)業(yè)                   C.農(nóng)村                   D.科技

試題詳情

24.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____周年。

    A.59                       B.52                       C.88                       D.30

試題詳情

25.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包括美籍華裔科學家_____在內(nèi)的3名科學家獲得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A.錢學森                B.丁肇中                C.楊振寧                D.錢永健

試題詳情

二、我來回答(第26題9分,第27題11分,第28題8分,第29題10分,共38分)

26.2008年6月26日,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婦聯(lián)聯(lián)合下發(fā)通知,決定在未成年人中開展向“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災優(yōu)秀少年”學習活動。你認為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什么?

試題詳情

27.小麗是個熱情、開朗的女孩,心直口快,發(fā)現(xiàn)同學有了過錯總是立即指出。因此大家都有點怕她,漸漸疏遠了她。小麗意識到這一點后心想:從今天開始,我要做一個“好好先生”,對同學們只贊美,不批評,這樣才能擁有融洽、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小麗的這種想法對嗎?如果你是心理醫(yī)生,你會怎樣勸她?

試題詳情

28.18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孟德斯鳩說:“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quán)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人同樣會有這些權(quán)利!蔽覍@一觀點的理解是:

試題詳情

29.小柱在省城一家玻璃廠打工時,被因上班遲到被老板毆打致眼睛晶狀體受傷,狠心的老板不但不給他治療,還不允許他告訴父母,小柱只能默默忍受痛苦,最后因感染導致右眼失明。小柱非常痛苦。請根據(jù)思想品德課的學習,指出小柱遇到的問題并幫助他拿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小柱遇到的問題是:

      解決問題的方案是:

試題詳情

三、我來觀察分析說明(共12分)

30.一位曾經(jīng)因與父親發(fā)生矛盾而離家出走的男孩,在長大后寫出以下感想:在那個大雨滂沱的晚上,我在父親的怒吼中拎著包開始流浪。后來才知道在我離家的日子里,他在路口夜夜徘徊,頭發(fā)全部變白。我們總以青春的叛逆默默反抗,也曾不屑父母的叮嚀,卻不曾看見父母用血汗為我們撐起的那片天。直到自己走進一個陌生的世界,才發(fā)覺自己拒絕的是最崇高的愛。

    (1)為什么說父母的愛是最崇高的愛?

(2)這位男孩對自己在年少時曾經(jīng)犯下的錯誤后悔不已,那么,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我們應怎樣與父母溝通才是正確的?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