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右表是“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實驗步驟.根據(jù)此表回答下列問題: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2?益陽)如圖是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實驗,其中的A、B、C、D表示四個實驗步驟.請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D步驟加碘液后的實驗現(xiàn)象:1號試管
變藍
變藍
;2號試管
不變藍
不變藍

(2)饅頭在口腔中變甜與
2
2
號試管的變化相似,即口腔中的
唾液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
能使部分淀粉轉變成麥芽糖.
(3)B步驟中的“攪拌”相當于口腔中
舌和牙齒
舌和牙齒
的作用.
(4)如再要探究“溫度對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響”,請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設計方案.
①將B步驟的兩支試管滴加等量的
唾液
唾液
;②將C步驟中的一支試管放在37℃的溫水中,另一支試管放在
0℃的冰水或80℃左右的熱水(溫度要過低或過高)
0℃的冰水或80℃左右的熱水(溫度要過低或過高)
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青山區(qū)二模)圖中甲、乙、丙三條曲線分別表示食物中三種營養(yǎng)物質在消化道中的變化情況.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曲線甲所示的營養(yǎng)物質最終被消化成
葡萄糖
葡萄糖
后在小腸處進入血液.
(2)曲線丙表示的營養(yǎng)物質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小腸
小腸

(3)參與消化“曲線乙所示的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腺是
胃腺、腸腺和胰腺
胃腺、腸腺和胰腺

(4)某同學為驗證“唾液淀粉的消化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法和步驟:
①取兩支試管分別編號為A、B各注入2毫升淀粉糊.
②漱口后收集唾液.
③A試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
④向兩支試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
⑤兩支試管震蕩后放入37℃水中保溫5-10分鐘.
⑥取出兩支試管,觀察顏色變化.
A、指出實驗步驟中的兩處錯誤并加以改正:
第一處錯誤
步驟③還應向B試管加入2毫升清水
步驟③還應向B試管加入2毫升清水

第二處錯誤
滴加碘液應在水浴后,因此步驟④應置于步驟⑤后
滴加碘液應在水浴后,因此步驟④應置于步驟⑤后

B、按改正后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通過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是
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5)下表是某人飯后約30分鐘時,取自不同部位液體中某些成分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

<dl id="rniju"><track id="rniju"><strong id="rniju"></strong></track></dl>

<mark id="rniju"></mark>
成分 蛋白質 葡萄糖 無機鹽 尿素
96 0.00 0.00 1.10 1.80
90 8.00 0.10 0.72 0.03
98 0.03 0.10 0.72 0.03①據(jù)表分析乙液體是
血漿
血漿
,它的主要功能是
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
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

②乙液體的蛋白質為8.00,丙液體的蛋白質為0.03,這說明
血液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
血液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

③甲液體中尿素含量為1.8,而丙液體為0.03,原因是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填生理作用)把大部的水吸收回了血液,使尿素的濃度變大.
④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維持在0.1%左右,是
胰島素
胰島素
調節(jié)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dfn id="rniju"></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