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英國原來并不生產棉花,這從英文“棉花”(cotton)一詞含義的變化也反映出來,直到17世紀,cotton一詞還是指英格蘭北部的粗羊毛制成的呢絨。后來棉花從外國輸入后,它才有了現代的詞義。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棉花的國家,后來棉花從印度傳到了地中海各國。到14世紀又傳到了費蘭德斯。16世紀末,費蘭德斯的一些工人移居英國,才把棉紡織業(yè)傳到了英國。到17世紀中葉,英國人在曼徹斯特建立了自己的綿紡織工業(yè)。在此之前,英國人穿的棉織品都是從印度輸入的印花布。這時英國人已有了自己的棉紡織工業(yè),原棉也非來自東方,而是從新的棉花產地南美洲輸入。
材料二 1870~1900年,德國的重工業(yè)得到了迅速發(fā)展,煤的開采量從3400萬噸增至1.49億噸,鋼產量從17萬噸增至665萬噸,鐵產量從139萬噸增至852萬噸。從19世紀90年代起,機器制造業(yè)的發(fā)展特別迅速,其中電機制造業(yè)和造船業(yè)的發(fā)展尤為突出。
材料三 過去的工業(yè)區(qū)常常是集中在煤鐵資源較豐富的地方。如美國的五大湖區(qū),蘇聯的烏拉爾區(qū)、頓巴斯區(qū)等。而新興工業(yè)區(qū)則是按人才、交通、環(huán)境等條件來建設。如美國(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電子工業(yè)基地“硅谷”,位于舊金山以南斯坦福大學附近,在這長48公里、寬16公里的谷地內,集中了1700多家電腦、半導體的生產廠家,占美國同類工業(yè)產值的96%,其電器產品占世界產量的1/4。美國西部、南部的人口隨著新技術產業(yè)的興起而猛增,1980年第一次超過了原來經濟先進的北部和東部,美國計劃以“硅谷”為中心建立從加利福尼亞到德克薩斯、波士頓、紐約、芝加哥的技術帶。
(1)根據材料判斷,三次科技革命中產生了哪些新興產業(yè)部門?
(2)三次科技革命中分別出現了哪些典型的工業(yè)區(qū)?
(3)從哲學上講,科技革命為什么能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
(4)說明三次科技革命時中國處于什么歷史時期?
城市化是近代世界歷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卮鹨韵聠栴}。
材料一 美國的工業(yè)化程度越高,其城市化程度也越高。從1890年到1920年,城市居民增加了300%,而鄉(xiāng)村居民僅增加30%。在1860年,人口超過10萬的城市有9座,1910年增加到50座。城市的擴大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長和鄉(xiāng)村居民向城市的遷徙以及歐洲移民的大量到來。
――〔美〕沃爾特?拉斐德《美國世紀――一個超級大國的興盛與衰落》
材料二 表1.城市人口比重與人均GDP的關系
| 1970年 | 1992年 | ||
國家 |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 | 人均GDP(美元) |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 | 人均GDP(美元) |
埃塞俄比亞 | 9 | 69 | 13 | 114 |
韓國 | 41 | 282 | 74 | 6777 |
英國 | 89 | 1912 | 89 | 15625 |
美國 | 74 | 4861 | 76 | 23180 |
日本 | 71 | 1946 | 77 | 29486 |
材料三
現代學者研究認為,1895年后,中國城市現代化的進程加快。城市數量的增加與城市現代化的推進,主要受下列因素影響:國內外貿易的增加,在國內外貿易集中進行的地點,特別是各大通商口岸,如上海、廣州、漢口等,形成現代工商業(yè)城市,F代工業(yè)礦冶業(yè)的發(fā)展,在現代工礦業(yè)發(fā)達的地方,如太原、唐山、焦作等,形成工業(yè)城市或礦冶城市。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在交通樞紐地方興起新城市,如青島、石家莊、鄭州等。
――趙德馨《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材料四
(1)閱讀材料二,說明城市化水平與經濟發(fā)展水平之間關系。
(2)簡要分析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3)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要說明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城市高速發(fā)展的原因。
材料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會馬上要在上海市中心的濱江地區(qū)舉行了,其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屆時將有2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預計將有超過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前往!暗吞际啦笔巧虾J啦⿻岢龅囊豁椏谔枴
材料2:上海,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1990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1283.35萬人,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1888.46萬人。
材料3:上海市人口年齡構成的演變: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qū)是否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據此回答下面試題:
下列不屬于上海形成發(fā)展的自然地理區(qū)位因素的是( )
A.位于我國最長河流長江的入海口 B.區(qū)域內地勢平坦
C.交通便利,多條鐵路、公路在此交匯 D.氣候適宜,雨水充沛
下列各說法,正確的是( )
A.上海人口增長迅速是因為其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B.家住衡陽的李明去上海參觀世博會屬于人口遷移
C.根據中心地理論,上海是長江三角洲這一區(qū)域的中心地
D.隨著人口增多,上海的人口容量將逐漸變小
“低碳世博”反映了主辦方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注,下列符合近現代氣候變化影響的是( )
A.世界上許多物種的滅絕速度呈現減速的趨勢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積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各地降水量均呈增加趨勢
D.南極地區(qū)降水量增加,大陸冰川面積擴大
下列關于上海人口年齡構成的演變,說法正確的是( )
A.從1953年到1990年,0~15周歲的人口比例一直處于下降趨勢
B.從1953年到1990年,上海人口增長模式一直為傳統(tǒng)型模式
C.上海成為“老齡型”人口城市的時間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前后來
D.20世紀70年代<6周歲人口比例迅速降低是因為人們生育觀念的改變
材料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會馬上要在上海市中心的濱江地區(qū)舉行了,其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屆時將有2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預計將有超過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前往!暗吞际啦笔巧虾J啦⿻岢龅囊豁椏谔枴
材料2:上海,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1990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1283.35萬人,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1888.46萬人。
材料3:上海市人口年齡構成的演變: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qū)是否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據此回答1-4題:
1.下列不屬于上海形成發(fā)展的自然地理區(qū)位因素的是( )
A.位于我國最長河流長江的入? B.區(qū)域內地勢平坦
C.交通便利,多條鐵路、公路在此交匯 D.氣候適宜,雨水充沛
2.下列各說法,正確的是( )
A.上海人口增長迅速是因為其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B.家住衡陽的李明去上海參觀世博會屬于人口遷移
C.根據中心地理論,上海是長江三角洲這一區(qū)域的中心地
D.隨著人口增多,上海的人口容量將逐漸變小
3.“低碳世博”反映了主辦方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注,下列符合近現代氣候變化影響的是( )
A.世界上許多物種的滅絕速度呈現減速的趨勢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積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各地降水量均呈增加趨勢
D.南極地區(qū)降水量增加,大陸冰川面積擴大
4.下列關于上海人口年齡構成的演變,說法正確的是( )
A.從1953年到1990年,0~15周歲的人口比例一直處于下降趨勢
B.從1953年到1990年,上海人口增長模式一直為傳統(tǒng)型模式
C.上海成為“老齡型”人口城市的時間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前后來
D.20世紀70年代<6周歲人口比例迅速降低是因為人們生育觀念的改變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