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④減速向上運動3⑤加速向下運動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電動自行車已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如圖).
(1)電動車騎行時,蓄電池給車上的電動機供電,為車提供動力.從環(huán)保角度分析電動自行車相對摩托車的優(yōu)點(寫出1點即可):
噪聲小、沒有尾氣排放.
噪聲小、沒有尾氣排放.
;
(2)電動自行車運用了許多物理知識,觀察下圖所示電動自行車的結構,填下表.
結構或構件
名稱
結構或構件中采取的有效措施 所能達到的目標或實用價值
尾燈 反射面呈角反射器 能使入射光線平行反向射回增強反射效果,消除安全隱患
車座 設計制成馬鞍狀
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乘坐舒適
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乘坐舒適
輪胎 凹凸不平的花紋
增加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增加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3)下表是某品牌電動自行車的部分技術參數(shù).從物理學的角度看,表中有一個物理量的名稱與單位不一致,請你在表中指出并改正.
X X 牌電動自行車
型       號     TDE082              整  車  質  量         80kg
最大儲存電能    3.5×106J            輪胎承受最大壓強      2×105P
輸 出 電 壓     DC48V               最  高  車  速         20km/h
噪       聲≤62dB              出  廠  日  期          年    月
中國X X 市車輛有限公司?山東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湛江)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四川汶川發(fā)生了里氏8.0級強烈地震,地震引發(fā)了破壞性極大的崩塌、滾石和滑坡等,受災面積達10萬平方公里,造成慘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
(1)強烈地震引發(fā)山體滑坡,具有巨大的能量,對當?shù)厝罕姷纳拓敭a(chǎn)造成嚴重傷害,這種能量是
機械能
機械能
(填“化學能”、“機械能”或“內能”);地震后形成許多堰塞湖,庫內水位迅速上升,由于水的壓強隨深度增大而
增加
增加
(填“增加”、“減小”或“不變”),儲存了巨大的能量,堤壩一旦決口隨時可發(fā)生重大洪災,嚴重威脅著下游居民.
(2)地震發(fā)生后,我國政府做出快速反應,抗震救災,眾志成城.在運用飛機空投救災物資時,因為投下的物資具有慣性,所以必須在目標的
正前方
正前方
(填“正前方”、“正下方”或“正后方”)投放;由于電視、電訊、電力等設施在地震中受損嚴重,無線電收音機成為災區(qū)大多數(shù)鄉(xiāng)鎮(zhèn)農村了解外界情況的唯一途徑.無線電收音機是通過
電磁波
電磁波
把各種信息傳播給高度分散的救災部隊的.
(3)地震發(fā)生后,人們在清理現(xiàn)場時很少發(fā)現(xiàn)有貓、狗、老鼠等動物的尸體,人們猜測可能是地震時產(chǎn)生的
(填“次”或“超”)聲波,動物可以聽到,而人聽不到.假如發(fā)生地震時,你在街道上或在教室里應該采用什么安全防范措施?(寫出一種逃生方法)
在街上行走時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qū)(或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在教室時迅速抱頭、閉眼、蹲到各自的課桌下(或躲在墻角處或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空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等).
在街上行走時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qū)(或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在教室時迅速抱頭、閉眼、蹲到各自的課桌下(或躲在墻角處或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空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通過實驗探究“物體運動狀態(tài)與受力情況之間的關系”,他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3牛的鉤碼(如圖所示),鉤碼的運動狀態(tài)與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記錄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shù)鉤碼的運動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N)
靜止3.0
勻速向上運動3.0
勻速向下運動3.0
加速向上運動4.5
加速向下運動2.3
減速向上運動2.4
減速向下運動3.8
(1)由①②③可知:______;
(2)由④⑤⑥⑦可知: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通過實驗探究“物體運動狀態(tài)與受力情況之間的關系”,他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3牛的鉤碼(如圖所示),鉤碼的運動狀態(tài)與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記錄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shù)鉤碼的運動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N)
靜止3.0
勻速向上運動3.0
勻速向下運動3.0
加速向上運動4.5
加速向下運動2.3
減速向上運動2.4
減速向下運動3.8
(1)由①②③可知:    ;
(2)由④⑤⑥⑦可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探究“物體受力情況與運動狀態(tài)之間的關系”,他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3N的鉤碼(如圖所示),鉤碼的運動狀態(tài)與測力計的讀數(shù)記錄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shù)鉤碼的運動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
1勻速向上3.0
2勻速向下3.0
3加速向上4.5
4加速向下2.3
5減速向上2.4
6減速向下3.8
實驗次數(shù)鉤碼的運動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N):①勻速向上運動3.0,②勻速向下運動3.0,③加速向上運動4.5,④加速向下運動2.3,⑤減速向上運動2.4,⑥減速向下運動3.8.
(1)由①②可知,鉤碼在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______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由③⑥可知,鉤碼在加速向上或減速向下運動時,彈簧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______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由④⑤可知,鉤碼在加速向下或減速向上運動時,彈簧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______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明站在體重計上靜止時,體重計的示數(shù)為550N.當小明從站立到迅速蹲下的過程中可看成先加速向下運動,然后減速向下運動,最后靜止.據(jù)(1)中結論可知體重計的示數(shù)變化是:______.
A.一直小于550N,但最后等于550N
B.一直大于550N,但最后等于550N
C.先小于550N,后大于550N,但最后等于550N
D.先大于550N,后小于550N,但最后等于55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