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為艾菲爾鐵塔擬一條廣告詞.以吸引游客前去旅游.(二)靈魂的伊甸園音樂與我.是橫亙中天的明月.作此羨嘆.皆因自己沒有音樂細胞.話說回來.雖是這樣認定.卻難免悵然.仿佛一處奇麗輝煌的所在.已被很多人熟絡(luò).而自己.非但沒有一探底奧的可能.甚至連登門小游的條件也不具備.豈不令人抱憾?我缺乏音樂細胞是先天性的.并且我堅信自己在襁褓中也未曾聆聽過什么搖籃曲.因為我母親和那時的絕大多數(shù)婦女一樣.目不識丁且備嘗生活酸辛.她雖然性格豁朗并有一副八月金蟬似的高嗓門.卻絕無吟歌哼唱的心懷和本領(lǐng).因此.我所聆享的人間“第一樂章 .便只能是她哺養(yǎng)于我的豐醇乳汁和無度的疼愛.我總以為.在諸多藝術(shù)門類中.音樂尤其要誕生于特殊的土壤和氛圍.這土壤和氛圍于我是那樣匱乏.因此我對她最初的理解就異常簡單并極易滿足,因此.兒時.即便聽得有人將家鄉(xiāng)的民間小調(diào)哼得像牛嗥羊咩.我也不覺得是否粗嘎難聽,而每當小河畔高高低低的搗衣聲和著卷篷船的槳聲聲聲傳入我的耳鼓時.我更認定那有板有眼的節(jié)拍便是生活不斷的流水歡音.在我心目中.音樂典雅高潔如聳立雪峰的冰花玉樹.今生今世都難教我問津企及,但音樂又是那樣的可親可感.你或許說不出多少行話.卻決不妨礙你與她為友為伴.如煙往事中.有多少綿綿密密的記憶與她依依有關(guān)啊!小學時怎樣學唱歌.不太記得了.中學時.卻是每一堂每一節(jié)都如鐫入心屏的畫圖.至今形象翩然,之所以有這份真摯這份投入.全在于當年有那樣一位教過我們音樂課的老師.老師姓童.其人一如其姓童顏童心.不知從哪得來的概念.我原來對鑲金牙銀牙的人有種本能的反感.以為那是奸商壞蛋的象征.童老師開懷大笑或放聲高歌時.便總見幾顆金鑲銀嵌的槽牙亮燦燦.卻也怪.童老師嘴里閃金爍銀.我非但不認為有什么不好.反覺得那是他高亢清亮嗓子的極合適的襯托.童老師教音樂課.真是出神入化全心全意,那內(nèi)容.是層出不窮的新鮮,那教態(tài).卻又有“流水澹然去.青舟隨意還 的活波.于是.即便原先對簡譜五線譜斷無興趣的同學.也耳濡“聲 染.漸漸體會了音樂賦予人的難以言傳的況味.而我從童老師得到的啟蒙則是:音樂是蘭竹.品既雅.花亦香,音樂是炎夏清風寒冬火.既能傳遞人間溫馨.更能點燃人生活的熱情.音樂和詩是天然契合的藝術(shù).在生活完全沒了詩情的時代.在口不能言筆不能書的困頓年月中.我對文學百念俱灰.卻時時萌動著對音樂的渴求.自然.我決不能奢求自己突然被雅典娜點化而能作歌譜曲一抒胸臆.只能指望在生活的縫隙中僥幸地聆聽曾令我酩酊不已的某段旋律某首歌.以求心靈的些許撫慰.真正的音樂是詩品.家鄉(xiāng)的一位從解放軍文工團轉(zhuǎn)業(yè)的提琴手.曾是我少年時十分崇拜的人.他的住處離我家不遠.每遇閑暇.我與幾位小伙伴便去串門.盡管他并非每次見到我們一去便操琴.但在我.彼時哪怕只看著那斜斜掛在壁上的琴盒.心頭便一如春風拂面輕舟搖漾.而當晨昏間.忽地飄來娓娓如訴的琴音時.我更有一種靈魂出竅之感.在河南文聯(lián)大院居住的那幾年.竟然有幸與一對卓有成就的音樂家夫婦成了對門鄰居.自然.他們常常練琴.每當琴一響.我又總被牽引.有時則心甘情愿地索性停筆.靜靜諦聽.那溶溶漾漾入耳來的樂曲.又總令我生出“此間清味誰分得.只合高人入茗杯 的歡欣.音樂永遠是我靈魂的伊甸園.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