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如圖.在12×12的正方形網(wǎng)格中.△TAB 的頂點坐標分別為T. 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3∶1在位似中心的同側將△TAB放大為△TA′B′.放大后點A.B的對應點分別為A′.B′.畫出△TA′B′.并寫出點A′.B′的坐標,為線段AB上任一點.寫出變化后點C的對應點C′的坐標.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題滿分12分)如圖甲,分別以兩個彼此相鄰的正方形?OABC與CDEF的邊OC、OA所在直線為x軸、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O、C、F三點在x軸正半軸上).若⊙P過A、B、E三點(圓心在x軸上),拋物線y=14x2+bx+c經(jīng)過A、C兩點,與x軸的另一交點為G,M是FG的中點,正方形CDEF的面積為1.

1.(1)求B點坐標;

2.(2)求證:ME是⊙P的切線;

3.(3)設直線AC與拋物線對稱軸交于N,Q點是此對稱軸上不與N點重合的一動點,①求△ACQ周長的最小值;

②若FQ=t,SACQ=S,直接寫出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題滿分12分)如圖,在邊長為2的正方形ABCD中,PAB的中點,Q為邊CD上一動點,設DQt(0≤t≤2),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邊AD、BC于點M、N,過QQEAB于點E,過MMFBC于點F

(1)當t≠1時,求證:△PEQ≌△NFM

(2)順次連接P、M、Q、N,設四邊形PMQN的面積為S,求出S與自變量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S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題滿分12分)如圖,在邊長為2的正方形ABCD中,PAB的中點,Q為邊CD上一動點,設DQt(0≤t≤2),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邊AD、BC于點MN,過QQEAB于點E,過MMFBC于點F

(1)當t≠1時,求證:△PEQ≌△NFM

(2)順次連接P、MQ、N,設四邊形PMQN的面積為S,求出S與自變量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S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題滿分12分)如圖1,拋物線與x軸交于A、C兩點,與y軸交于B點,與直線交于A、D兩點。

⑴直接寫出A、C兩點坐標和直線AD的解析式;

⑵如圖2,質地均勻的正四面體骰子的各個面上依次標有數(shù)字-1、1、3、4.隨機拋擲這枚骰子兩次,把第一次著地一面的數(shù)字m記做P點的橫坐標,第二次著地一面的數(shù)字n記做P點的縱坐標.則點落在圖1中拋物線與直線圍成區(qū)域內(圖中陰影部分,含邊界)的概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題滿分12分)
【小題1】(1)如圖1,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邊(不含端點B、C)上任意一點,P是BC延長線上一點,N是∠DCP的平分線上一點.若∠AMN=90°,求證:AM=MN.
下面給出一種證明的思路,你可以按這一思路證明,也可以選擇另外的方法證明.
證明:在邊AB上截取AE=MC,連ME.正方形ABCD中,∠B=∠BCD=90°,
AB=BC.∴∠NMC=180°—∠AMN­—∠AMB=180°—∠B—∠AMB=∠MAB
=∠MAE.
(下面請你完成余下的證明過程)

【小題2】(2)若將(1)中的“正方形ABCD”改為“正三角形ABC”(如圖2),N是∠ACP的平分線上一點,則當∠AMN=60°時,結論AM=MN是否還成立?請說明理由.

【小題3】(3)若將(1)中的“正方形ABCD”改為“正邊形ABCD…X”,請你作出猜想:當∠AMN=        °時,結論AM=MN仍然成立.(直接寫出答案,不需要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