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反應后質量(g)待測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教材中“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做了改進,在密閉容器里進行磷的燃燒,以防止產生的白煙污染空氣.他們設計了如圖1所示實驗:選用容積為50mL的試管作反應容器,選用50mL的注射器(開始時活塞處于20mL刻度處)來測量磷燃燒時所消耗氧氣的體積.

I.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裝入藥品,連接好儀器.
③夾緊彈簧夾,加熱白磷,觀察現(xiàn)象.
④等燃燒結束,試管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現(xiàn)象.
II.實驗現(xiàn)象記錄:
在步驟③中加熱時觀察到白磷燃燒,產生
白煙
白煙
.活塞開始時向
移動(填“左”或“右”或“不”).
在步驟④中待裝置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活塞慢慢向
移動(填“左”或“右”),最終停在約
10
10
 mL刻度處(取整數值).
Ⅲ.實驗結論:氧氣占空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1
5
1
5

(二)另有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實驗室制備氧氣的條件進行探究.
Ⅰ.為探究不同催化劑對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影響,甲組設計了以下兩個對比實驗:在相同的溫度下,比較兩組實驗產生O2的快慢.
①將3.0g KClO3與1.0g MnO2均勻混合加熱.
②將x g KClO3與1.0g CuO均勻混合加熱.
(1)試寫出實驗①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
(2)實驗②中x的值應為
3.0
3.0

Ⅱ.為探究是否使用催化劑對雙氧水(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乙組采用如圖2裝置,進行有催化劑和無催化劑時的對比實驗.
實驗中應記錄的數據主要是反應時間和
電子天平示數
電子天平示數
,可以通過比較單位時間內在
錐形瓶
錐形瓶
  中(填儀器名稱)的物質質量變化的多與少,達到實驗目的.
Ⅲ.為探究的雙氧水(H2O2)濃度對其分解速率的影響,丙組設計了以下實驗.實驗
數據記錄如下:
序號 雙氧水的質量 雙氧水的濃度 MnO2的質量 相同時間內產生O2體積
50.0g 1% 0.1g 9mL
50.0g 2% 0.1g 16mL
50.0g 4% 0.1g 31mL
(1)丙組實驗中,測量O2體積的裝置應選用
c
c
(填如圖3中的字母編號).

(2)丙組實驗獲得的結論:在相同條件下,
雙氧水的濃度越大
雙氧水的濃度越大
,雙氧水分解得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教材中“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做了改進,在密閉容器里進行磷的燃燒,以防止產生的白煙污染空氣.他們設計了如圖1所示實驗:選用容積為50mL的試管作反應容器,選用50mL的注射器(開始時活塞處于20mL刻度處)來測量磷燃燒時所消耗氧氣的體積.

精英家教網

I.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裝入藥品,連接好儀器.
③夾緊彈簧夾,加熱白磷,觀察現(xiàn)象.
④等燃燒結束,試管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現(xiàn)象.
II.實驗現(xiàn)象記錄:
在步驟③中加熱時觀察到白磷燃燒,產生______.活塞開始時向______移動(填“左”或“右”或“不”).
在步驟④中待裝置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活塞慢慢向______移動(填“左”或“右”),最終停在約______ mL刻度處(取整數值).
Ⅲ.實驗結論:氧氣占空氣的體積分數約為______.
(二)另有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實驗室制備氧氣的條件進行探究.
Ⅰ.為探究不同催化劑對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影響,甲組設計了以下兩個對比實驗:在相同的溫度下,比較兩組實驗產生O2的快慢.
①將3.0g KClO3與1.0g MnO2均勻混合加熱.
②將x g KClO3與1.0g CuO均勻混合加熱.
(1)試寫出實驗①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實驗②中x的值應為______.
Ⅱ.為探究是否使用催化劑對雙氧水(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乙組采用如圖2裝置,進行有催化劑和無催化劑時的對比實驗.
實驗中應記錄的數據主要是反應時間和______,可以通過比較單位時間內在______  中(填儀器名稱)的物質質量變化的多與少,達到實驗目的.
Ⅲ.為探究的雙氧水(H2O2)濃度對其分解速率的影響,丙組設計了以下實驗.實驗
數據記錄如下:
序號 雙氧水的質量 雙氧水的濃度 MnO2的質量 相同時間內產生O2體積
50.0g 1% 0.1g 9mL
50.0g 2% 0.1g 16mL
50.0g 4% 0.1g 31mL
(1)丙組實驗中,測量O2體積的裝置應選用______(填如圖3中的字母編號).

精英家教網

(2)丙組實驗獲得的結論:在相同條件下,______,雙氧水分解得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下列實驗操作或對實驗事實的敘述中存在錯誤的是__    ____(填序號)

A、用50 mL酸式滴定管準確量取25.00 mL 酸性KMnO4溶液,放入錐形瓶中待用

B、在測定硫酸銅晶體的結晶水時,將灼燒硫酸銅晶體的坩堝放在空氣中冷卻,然后稱量

C、中和熱的測定所需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溫度計、量筒

D、實驗室中進行的下列實驗需水浴加熱:①乙酸乙酯的制備②葡萄糖的銀鏡反應

E、配制1 mol?L1的NaOH溶液時,下列操作會造成所配濃度偏低:①溶解后燒杯未多次洗滌 ②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③容量瓶中原有少許蒸餾水

F、實驗室配制氯化亞鐵溶液時,將氯化亞鐵先溶解在鹽酸中,然后用蒸餾水稀釋并加入少量鐵粉

G、容量瓶檢漏:在容量瓶中注入適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頂住瓶塞,反復倒置數次,觀察是否漏水

H、不用其他試劑無法鑒別下列四種溶液:Na2CO3、Al2(SO4)3、NaCl、NaHSO4

I、可以用分液漏斗分離下列三組液態(tài)混合物:硝基苯和水、油酸和水、乙酸乙酯和乙醇

J、實驗室保存少量液溴和白磷常用水封

(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擬用明礬制取Al2(SO4)3晶體和K2SO4晶體。

①實驗室除明礬外,已備好的用品有蒸餾水、氨水、pH試紙,還缺少的試劑有         

②制得Al2(SO4)3與K2SO4物質的量之比小于            。

(3)“磨砂”是增加玻璃儀器密封性的一種處理工藝 ,可使儀器不漏液或不漏氣。在下列儀器中:①試管;②分液漏斗;③細口試劑瓶;④廣口試劑瓶;⑤集氣瓶;⑥滴瓶;⑦酸式滴定管;⑧堿式滴定管,肯定用不到“磨砂” 處理的有           (填序號)。

(4)堿式氯化銅 (不溶于水的綠色結晶)是一種農藥,化學式為:CuCl2·3Cu(OH)2·xH2 O。為驗證其組成并確定X值,某學生設計了以下幾步實驗

①取a g堿式氯化銅的晶體制成粉末。

②將晶體加熱至確認質量不再變化為止(銅仍為二價),冷卻后稱其質量為b g。

③另取a g堿式氯化銅的晶體,溶于足量硝酸中,得到溶液。

④向③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最后得到純凈固體,稱量為c g。

若以上操作均正確,試回答下列問題:

A.將晶體制成粉末,所用的主要化學儀器是               (填儀器名稱)。以上四步中,用到玻璃棒的步驟有                    (填序號)

B.步驟②灼燒后得到的固體應為:                                   

C.步驟④主要包括:加入足量硝酸銀溶液→          →        → 晾干→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生活處處皆化學.
(1)生活中的燃燒
①著火點比較:蜂窩煤
小木條(填“>”、“<”或“=”).生煤爐過程中,不斷扇入空氣目的是
與氧氣充分接觸
與氧氣充分接觸
,煤不完全燃燒產生一種有毒氣體的化學式是
CO
CO

②用水滅火的原理是
水蒸發(fā)吸熱,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水蒸發(fā)吸熱,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新型水成膜泡沫滅火劑撲滅油類火災時,析出的液體和泡沫在油面上鋪展形成一層水膜,進而滅火,原理是
隔絕氧氣
隔絕氧氣

(2)金屬在生活中用途廣泛
①如圖1下列生活用品,主要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
AC
AC

品名:504雙吸劑
成分:鐵粉、NaCl、炭粉CaO等
圖3

②用鐵鍋烹飪食物時,會有少量鐵屑在胃部轉化為可被吸收的Fe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Fe+2HCl═FeCl2+H2
Fe+2HCl═FeCl2+H2
,是
置換
置換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③用鋁箔包裝藥物,主要利用了鋁的
延展
延展
性;
④銅具有很好的
導電
導電
性,故可作導線.近代濕法冶金的先驅是指
Fe+CuSO4═FeSO4+Cu
Fe+CuSO4═FeSO4+Cu
(填化學方程式),銅和空氣中的O2、H2O及
CO2
CO2
會生成銅銹[Cu2(OH)2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Cu+O2+H2O+CO2═Cu2(OH)2CO3
2Cu+O2+H2O+CO2═Cu2(OH)2CO3

(3)生活中的水和溶液
①處理自然水時,常用的混凝劑是
明礬
明礬
(填名稱).二氧化氯是一種新型的消毒劑,其化學式為
ClO2
ClO2
;
②欲配制500mL 0.9%的生理鹽水(密度為1.0g/mL),需要NaCl的質量為
4.5
4.5
g;配制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攪拌,加快溶解
攪拌,加快溶解
,稱量NaCl時,若將砝碼放在左盤(1g以下用游碼),其他操作均正確,則所配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將
0.9%(填“>”、“<”或“=”)
③圖2是凈化河水的簡易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D

A.凈化后的水是純凈物       B.此裝置能對水殺菌消毒
C.此裝置能把硬水變?yōu)檐浰?nbsp;  D.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及異味
④KNO3可用作配制無土栽培營養(yǎng)液,下表提供了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a.從上表可總結出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是
隨溫度升高而增加
隨溫度升高而增加
;
b.20℃時,將20g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65.8
65.8
g;
c.現(xiàn)有60℃時的KNO3飽和溶液210g,降溫至20℃,會析出KNO3
78.4
78.4
g;
(4)食品包裝學問大
①我區(qū)特產--嘶馬羊耳采用真空包裝,延長了食品的保質期,原理是
隔絕氧氣,杜絕緩慢氧化
隔絕氧氣,杜絕緩慢氧化

②將N2充入包裝袋內做保護氣,是因為N2的化學性質
穩(wěn)定
穩(wěn)定
(填“活潑”或“穩(wěn)定”);
③圖3是“504雙吸劑”的標簽,請問答下列問題:
a.其中至少含有
2
2
種單質;
b.取少量雙吸劑加入蒸餾水中,振蕩后靜置,測得上層清液的pH=9,若用pH試紙測定,具體操作是
用玻璃棒蘸取一滴上層清液,滴在pH試紙上,待顏色不再變化時和標準比色卡對照,讀數
用玻璃棒蘸取一滴上層清液,滴在pH試紙上,待顏色不再變化時和標準比色卡對照,讀數
.通入CO2后,上層清液變渾濁,寫出上述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H2O+CaO═Ca(OH)2
H2O+CaO═Ca(OH)2
、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
c.為測定此雙吸劑的使用效果,取足量雙吸劑做了如圖4所示的實驗,一段時間后,進入試管中水的體積
21%(填“>”、“<”或“=”),理由是
此雙吸劑能同時吸收空氣中的O2和CO2,也可吸收H2O
此雙吸劑能同時吸收空氣中的O2和CO2,也可吸收H2O

d.部分失效的雙吸劑中,有紅棕色固體,其主要是
氧化鐵
氧化鐵
;
e.此雙吸劑中,NaCl的作用可能是
加快雙吸劑中鐵粉吸收O2的速率
加快雙吸劑中鐵粉吸收O2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物質 A  B C D
反應前質量/g 4 6 111 4
反應后質量/g 待測 15 0 84
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A、B、C、D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