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學力提升指導叢書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 2006年初中語文總復習(下冊)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1.指出與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 。
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B.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C.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
D.宮中府中……使內(nèi)外異法也
2.“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二者”指的是 (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喜”、“悲”問題。
B.“古仁人”與“遷客騷人”這兩種不同的人。
C.“遷客騷人”的“感極而悲”和“其喜洋洋”這兩種“覽物之情”。
D.“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進”、“退”問題。
3.《岳陽樓記》旨在表達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見解,對這一見解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文句中的“天下”是指朝廷,文句表達了作者雖受貶謫仍忠于朝廷的思想情感。
B.文句中的“天下”是指普天下的百姓,文句表達了作者對天下的百姓同情關心的思想情感。
C.表達了作者積極進取、奮發(fā)有為的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D.表達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奮發(fā)有為精神,內(nèi)含“忠君”的一面。
4.寫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現(xiàn)代漢語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進亦憂,退亦憂”中“是”指代什么?“進”和“退”分別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21.與“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中的“之”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A.屬予作文以記之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D.或異二者之為
22.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4分)
喜—— 民——
進—— 憂——
23.文段中“進”照應 ,“退”照應 。(2分)
24.文段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是 ;表達作者政治抱負的句子是 。(2分)
25.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微斯人,吾誰與歸?
26.作者認為,一個人應具備怎樣的抱負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江蘇省泰州市永安初級中學九年級12月練習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13分)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吳蚧①素服飛②,愿與交歡③,飾名姝④遺之。飛曰:“主上宵旰⑤,豈大將安樂時?”卻⑥不受。蚧益敬服!鄢酡邽轱w營第⑧,飛辭曰:“敵未滅,何以家為⑨?”或⑩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選自《宋史》)
(注釋) ①吳蚧:南宋抗金名將。②飛:南宋抗金名將岳飛。③交歡;結(jié)為友好。交,結(jié)交。歡,友好關系。④姝:美女。⑤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主上,皇帝。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語。宵衣,天不亮就穿衣起身,旰食,延遲到晚上才吃飯。比喻勤于政事。⑥卻:推辭。⑦初:當初。⑧第:府第;住宅。⑨何以家為:為什么要安家呢?“何以……為”,表示反問的固定句式,意思是:“為什么用……呢?”⑩或:有人。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4分)
(1)或異二者之為 (2)吳蚧素服飛
(3)飾名姝遺之 (4)蚧益敬服
【小題2】翻譯文中畫線的兩個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比較上面兩個文段,甲文作者提出的觀點和乙文所記岳飛的品質(zhì)有什么共同點?乙文所記的幾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沒有論及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范仲淹認為,一個人應當具有怎樣的抱負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山東德州卷)語文(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
1.解釋下面劃線的詞。(2分)
①不以物喜 ②先天下之憂而憂
2.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微斯人,吾誰與歸?
3.“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古往今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的先輝寫照,請寫出一個具體事例。(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文言文閱讀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小題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求:
②先天下之憂而憂 先: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小題3】選段主要運用了 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