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隆中對(節(jié)選)
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1.下面各組句中加點的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此誠不可與爭鋒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B.國險而民附 益州險塞
C.利盡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將軍豈有意乎 將軍豈愿見之乎
2.下面語句用現(xiàn)代漢語表達,不準確的一項是
A.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不僅是時機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
B.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這方面可把他結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
C.此殆天所以資將軍——這完全是上天拿它來資助將軍的。
D.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百姓誰能不用簞盛飯,用壺裝酒來迎接您呢?
3.對選段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選段隆中對策,層次清晰。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最后寫“爭”與“圖”的步驟和規(guī)劃,層層闡述自己的見解。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緊承論述占據(jù)兩州的可能性,條分縷析,論證嚴密。
C.作為人物傳記,選文是對主人公的正面描寫,與隆中對前、隆中對后的側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豐滿突出。
D.選段語言“言簡而意豐,文省而深刻”,具有鮮明的史書特點。
4.“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現(xiàn)實的一面鏡子。結合選段內容,說說隆中對策中哪些策略對治國仍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簡要概括三點即可。
評卷人 |
得分 |
|
|
五、作文
(每空? 分,共? 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0年浙江省東陽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專項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浙江省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隆中對(節(jié)選)
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1.下面各組句中加點的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此誠不可與爭鋒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B.國險而民附 益州險塞
C.利盡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將軍豈有意乎 將軍豈愿見之乎
2.下面語句用現(xiàn)代漢語表達,不準確的一項是
A.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不僅是時機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
B.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這方面可把他結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
C.此殆天所以資將軍——這完全是上天拿它來資助將軍的。
D.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百姓誰能不用簞盛飯,用壺裝酒來迎接您呢?
3.對選段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選段隆中對策,層次清晰。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最后寫“爭”與“圖”的步驟和規(guī)劃,層層闡述自己的見解。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緊承論述占據(jù)兩州的可能性,條分縷析,論證嚴密。
C.作為人物傳記,選文是對主人公的正面描寫,與隆中對前、隆中對后的側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豐滿突出。
D.選段語言“言簡而意豐,文省而深刻”,具有鮮明的史書特點。
4.“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現(xiàn)實的一面鏡子。結合選段內容,說說隆中對策中哪些策略對治國仍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簡要概括三點即可。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隆中對(節(jié)選)
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10、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抑亦人謀 : 而且 B. 挾天子而令諸侯:挾持
C.總攬英雄 :招致 D.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 :身體
11.下面各組句中加點的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A.此誠不可與爭鋒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B.國險而民附 益州險塞
C.利盡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將軍豈有意乎 將軍豈愿見之乎
12.對選段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選段隆中對策,層次清晰。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最后寫“爭”與“圖”的步驟和規(guī)劃,層層闡述自己的見解。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緊承論述占據(jù)兩州的可能性,條分縷析,論證嚴密。
C.作為人物傳記,選文是對主人公的正面描寫,與隆中對前、隆中對后的側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豐滿突出。
D.選段語言“言簡而意豐,文省而深刻”,具有鮮明的史書特點。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每小題2分)
①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②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09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浙江省東陽市2010屆九年級5月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文言文閱讀。(12分)
隆中對(節(jié)選)
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1.解釋劃線詞語在句中的意思。(3分)
(1)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2)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3)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2.句子翻譯(2分)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3.在諸葛亮的對策里,對不同的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同。說說對下列對象所采取的對策分別是什么?用精煉的語言加以概括。(4分)
①曹操: ②孫權:
③荊州、益州: ④諸戎、夷越:
4.“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現(xiàn)實的一面鏡子。結合選段內容,說說隆中對策中哪些策略對治國仍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簡要概括三點即可。(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屆浙江省臺州市八校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12分)
隆中對(節(jié)選)
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小題1】解釋劃線詞語在句中的意思。(3分)
(1)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2)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3)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小題2】句子翻譯(2分)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小題3】在諸葛亮的對策里,對不同的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同。說說對下列對象所采取的對策分別是什么?用精煉的語言加以概括。(4分)
①曹操: ②孫權:
③荊州、益州: ④諸戎、夷越:
【小題4】“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現(xiàn)實的一面鏡子。結合選段內容,說說隆中對策中哪些策略對治國仍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簡要概括三點即可。(3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