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興趣小組同學在《培養(yǎng)中學生基本科學素養(yǎng)的化學實驗研究》課題組老師的指導下,將課本“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圖甲)改進為新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改進后的實驗裝置相對于原裝置,以下評價不恰當的是( )
A、反應容積體積小,藥品消耗少
B、裝置簡潔,減少了甲裝置中導管引起的誤差
C、白磷比紅磷著火點高,使用安全
D、容器內徑相等,易準確推算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下圖回答問題。
A B C D E F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氧氣時,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下同)。如圖 E 所示,鐵絲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__。如圖 F 所示,將二氧化碳倒入燒杯中,觀察到燃燒的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
A.因為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所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B.因為蠟燭燃燒生成CO2和H2O,所以蠟燭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D.因為堿溶液呈堿性,所以呈堿性的溶液一定都是堿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古語道:“人要實,火要虛”.此話的意思是說:做人必須腳踏實地,事業(yè)才能有成;燃燒固體燃料需要架空,燃燒才能更旺.從燃燒的條件看,“火要虛”的實質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熱值 B. 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著火點 D. 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五樓寢室,學生熄燈就寢后,一同學違規(guī)點蠟燭看書,不小心引燃蚊帳,導致火災.就此事件回答下列問題:
(1)從物質燃燒的條件看,蚊帳是 .
(2)該同學慌忙打開房門,致使火勢迅速擴大,其原因是 .
(3)同寢室同學驚醒后,一邊撥打“l(fā) l 9”,一邊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確的是 (填序號).
A.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
B.跳樓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噴水將大火撲滅,水滅火的原理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的推理正確的是( )
| A. | 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酸與堿的反應 |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酚酞試液不變色,說明該項溶液一定顯酸性 |
| C. | 酸和堿的溶液能與指示劑反應,所以所有的酸和堿都能使指示劑變色 |
| D. | 鹽酸溶液、硫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試液變紅,所以硝酸溶液也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校課外活動小組,對本地化工廠排放廢水中的鹽酸含量進行了測定.取廢水50g,用2%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當溶液pH=7時,用去氫氧化鈉溶液20g.計算廢水中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測定時,有同學發(fā)現(xiàn)在反應過程中,溶液有溫度的變化,于是他們進一步進行了探究.
(1)配制100mL10%的鹽酸(密度為1.05g/cm3).他們應量取38%的鹽酸(密度為1.19g/cm3)多少毫升?
(2)在一定體積的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慢慢滴入上述配制的10%的鹽酸.有關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加入鹽酸的體積(V)/mL | 2 | 4 | 6 | 8 | 10 |
溶液溫度變化(△t)/℃ | 5.2 | 9.6 | 13.0 | 16.0 | 18.2 |
試在如圖坐標系中繪出溶液溫度變化與加入鹽酸體積之間的變化關系圖.
(3)根據(jù)(2)中關系圖,請你從能量變化的角度談談對中和反應的認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202 g硫酸銅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鐵粉恰好完全反應,經(jīng)過濾、烘干,得到干燥的固體物質16 g。試求:原加入的鐵粉質量是多少?最后得到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